“菩提本无树”的全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蕴含什么人生道理
2019-07-13 本文已影响63人
路寻写作创富
“菩提本无树”出自六祖惠能的一首偈子,全文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因为这四句偈,五祖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了惠能。与这四句偈相对应的,是神秀大师的另外四句偈。
根据《坛经》记载,当时五祖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大师兄神秀写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四句偈,弘忍看到后,说神秀“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把神秀的偈语读给他听,然后作了以上四句歌偈。最终惠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传授,称为禅宗第六代法脉传承。
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而惠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菩提树不是菩提树,而是原本比喻智慧的,明亮的镜子本来就不是镜子,而是比喻清静的心的。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静的,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二者的差异在于“渐悟”和“顿悟”,神秀要通过自己逐渐的修行取得成就,而惠能则明心见性,直接达本质。
固然惠能的偈很高明,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还是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一步步修行的。
渐悟和顿悟本来就没有高下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是么?
喜欢请转发支持,更多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