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健全

2021-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EmilyYan8082

如何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3岁前的孩子需要依恋,家长应该及时地满足其生理需要;

3-12岁的孩子需要规矩,家长应该坚定地对其说“不”;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选择权,家长应该耐心地将其当作朋友......

人在成年后的行为和心理,都是过去经历中的一个表现、一种折射。

与幼时的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

父母们如何才能让孩子眼里充满快乐、温暖呢?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

0-3岁  情感抚养

0-3岁是孩子与家人一对一依恋关系的建立时期,这种依恋不断积累直至12岁。

依恋是情感的起源,当幼儿与某人形成依恋关系后,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他会感到愉悦。

依恋得到满足时会非常快乐和放松,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看外界的事物就会非常快乐。

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伤害家长的行为,一般这样的孩子在小的时候,缺少家长的陪伴和耐心……

长期哭闹得不到安抚的孩子,他们内脏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形成过度紧张的记忆,影响孩子的脾气秉性。

比如,生活中有不少“路怒族”、“键盘侠”,殊不知,他们“一点就着”的火爆脾气,恰恰源于父母的粗放式养育,在一岁以内自己的各种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3岁-12岁  性格抚养

爱是一种营养,但不是全部,孩子从3岁开始,逐渐具有了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三岁时,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四岁时,家长要教会孩子等待和自律;

五岁时,家长要在诱惑训练中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并身体力行地示范给孩子如何与他人分享;

六岁时,孩子要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3岁以后,孩子的哭闹已不是生理需要,而是心理需求。

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有什么需求可以说出来,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特别要做到“四个不要”:

不要骂孩子,

不要打孩子,

不要跟哭闹中的孩子讲道理;

不要离开孩子。

鼓励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父母的想法,与孩子建立民主的沟通模式。

孩子的专注力是从小就要去培养的,阅读就是培养孩子专注力很好的一种方式。

再有,孩子小时候做什么事的时候,大人不要随便,打破他的节奏和规律。

比如:孩子写作业,你一会去送个水,一会去送个水果,一会又去问孩子的问题……

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变得特别分散。

还是小时候没有节奏的养育,会让他在成年后对自己也缺乏控制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