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里的星星
1.一个人的成就超不过他的见识
情景:劳峰,一位老师,在他眼里,教师职业更倾向于一种匠工……生活在他单元的邻居大妈,每天忙里忙外拾掇楼下的各种小部件,就如同动物园里被圈养起来的动物,她有着自己的生活范围,在这个圈里,她才会感到安心,她没见过更大的世界,也没有更大的壮志与野心,就是平凡的生活。
而我们说的不甘于平庸,之于大妈,根本不存在,因为所谓的不甘于,它有一个张力,即理想状态下的美好人生与现实中样子,产生明显反差,且她本人还要有一种求取更加境况的心向。大妈一辈子没念过书,在劳峰看来,这是一种和谐,一种个人能力、学识与生活状态的协调一致。
谁又不是这样呢?劳峰每次备课,无论他有着多大的生活范围,都要浓缩到一个本子里,展示在几十人的一间教室中。如同动物园里被圈养的动物的生活状态。在劳峰看来,他也是一种和谐,一种个人学识与境况的匹配。不过,他却认为自己更加痛苦。就是因为他见过世面,见过浮华,见过排场,有能力去支撑那样的生活方式。
而现实是他选择了一个有着且必须要有着更广阔的视野和深刻洞见的敏锐眼光,却选择了一个又必须坚守的职业。这并不是劳峰认为的,而且他所生活的时代也这么认为,比如,很多主流、权威媒体报道他所属的职业是,都会提到乐于奉献、甘于清贫……这显然除了有职业态度的价值导向外,也在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劳峰这个职业的现状。
很多职业成就的差别,不是因为个人能力,而是因为见识不同而造成的。或者说是圈子不同造就的。当然有些人钻营进圈子,获得平台的增益,也有些人被选择进入圈子,成就了某项事业。劳峰的妈妈也是没读过书的,实际的社交能力和办事能力就很强。
劳峰的姑父,在职业经理人岗位上工作几十年,说劳峰的妈妈如果念书了,那就厉害了,现在也绝对是被埋没的人才,因为没上学,没有敲门砖,可惜了。能力是能不能做好,而观念是你有没有想到。前者是从一到正无穷的变化,是量变;后者是零到一的变化,从无到有的质变。所以,在劳峰看来,观念、见识的差异决定了人的差异。当然,其中不排除冒险精神、抗挫能力、社交能力的差异。
2.克制是一种美德
情景:劳峰昨晚吃完,家里做的煎饺,吃得上瘾。突然家人说了句要克制。这时劳峰突然想到一句古希腊的名言:知识即美德。改一下就是:克制即美德。比如我们想在高铁上或其他公共场所吸烟,克制住了,就是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美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克制的另一个角度,是这个人做事情要有边界意识,掌握一个度,不能越过“度”做事情。
3.音乐是一位解不开面纱的新娘
同时也像狗尾巴草在轻扫你的鼻尖。总是和你擦肩而过,却始终无法捕捉到,拿得到手。你只能用感受去勾画音乐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