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他们一直“活着”

2018-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A辰逸

    之前看过一段话大致是这样。“人有三次死亡。一种是你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写在生物学上证明他死了。第二次是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从此社会中不再有他的位置。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这时候他才是真的死了。”

    为什么有的人在千百年后他的名字在被人提起时还是如此响亮?在这里要提到一个作者,他叫蒲松龄。他的《聊斋志异》系列可以说伴随了几代人的回忆。曾被无数次翻拍成电视剧和电影,也塑造了很多我们熟知的故事人物,比如“宁采臣、聂小倩”。这些都是出自他的笔下。他生于清代1640年,19岁应童子试考的县、府、道,三个第一后就屡试不第,再也没有考过另自己满意的成绩。 但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应该就是在四十岁前完成了《聊斋志异》并流传至今,可以说通过这个作品,他的精神已然活在了人们心中。

      肉体终会消亡,精神得以永存。一个人的生命绝不是在肉体消失后就结束了,那些有才华的人会以另一种形式把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社会中一直流传下去。前段时间刚刚离世的武侠小说家-金庸。他的一生同样创造了很多经典。我们所熟知的武侠剧比如《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都出自金庸,可以说他的作品让我的童年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幻想。如今他虽然已经离去,但是他的作品会在世间永远流传下去,他以另一种形式永远在这世间“活着”。

        诗人臧克家有过一句话“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可见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世间苟且的活着,也许是当你离开了还有人会因为你或你的思想曾帮助过他们,他们依然记得你。或许我们都该像大树一样活着是栋梁之才,死了依然有用。而不是像小草一样,活着的时候没有存在感,死了也没有人在乎。生命就此一次,我们应该努力在世间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思想我们帮助过的人,决定我们能“活”多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