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外委施工队面临的问题、技术方案及趋势

2020-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e22d0d185a43

十四亿神州尽尧舜,电网施工队也逢春。

事物具有两面性。随着电力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技术等均发生较大变化,对有志于扩大工程市场份额的电网公司外委施工队、电力工程公司的技术能力以及组织、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一方面,得益于云大物智移等技术的成熟和融合,市面上贴合电网公司外委业务应用场景的电力智能工程运维管理系统也在不断进化,茁壮成长。

借助于不断迭代的电力智能工程运管系统,电网外委施工队和工程公司对自身的组织和管理痛点,以及电网公司对电力外委施工队的监管难点,能够被最大程度对冲和解决;且该智能工程运管系统可对电网外委施工队、工程公司提供技术赋能,使其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外委施工队、工程公司与电网公司的客户粘连度,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一、电力外委施工队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一)人员流动性所导致的队伍技术、管理储备波动

电网的发展趋势是系统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越来越精密。相对地,对工程支撑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电力外委工程业务中,技术、管理素质优良,施工、运维和协调经验丰富的人员通常能够独立撑起一个区域或一个项目,也能得到电网公司的认可和好评,因此这个层级的人员大多数是处于供不应求,相对流动性大的状态。

而由于电网外委工程的任务重、要求急、指标严,且存在人员流动,导致外委施工队、工程公司内部的人员培训时间和培养周期被大大缩短。进而对相关技术、管理人才的储备措施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应对不当,则很可能因人员流动而导致对相关工程进度和质量、考核指标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项目收益和电网客户评价。

由于电网公司总体营收下降、电力投资规模放缓、投标企业相互竞争等诸多原因,电网公司外委施工项目的利润实际上越来越小。在有限的利润空间内,如何降本增效,如何最大程度的维持和调动公司内部技术和管理资源,以便让人员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在公司技术和管理资资源(如工程总监、项目经理、技术、安全、管理等培训人员等)、受训人员(也是现场施工人员)素质、以及相关人员薪资收入之间获取一个平衡,则越来越考验微操水平。

(二)内部管理和考核缺乏系统性的技术手段支撑,全面性和公平性有待加强

1、缺乏对人员过程管理监管工具,导致评判和衡量人员工作效率、工作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

具体表现在,对施工时间(when)、施工地点(where)、工作人员(who)、工作内容(what)、处理方式(how)缺乏精细化、颗粒度的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电网的建设工程(如立杆架线等),电网的维护工程(如配网设备的安装调试运维、台区消缺、营配贯通等)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维护工作量相比较更大,如果缺乏上述4w1h等具备参考价值的信息,则不利于降低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人员工作评判有滞后性。如果工程人员的收入无法匹配其付出,则可能导致被动吃“大锅饭”,这实际上也是对其工作积极性的打击。

2、缺乏对人员系统、全面考核的技术手段。

从人员考核全面性角度上讲,考核维度大致包括业务能力、工作态度、业绩贡献三方面。其中的贡献,除了对工程进行施工、运维等直接贡献外,大致还包括对运维施工队伍的培训、组织管理等间接贡献。

就培训方面来说,电网外委工程中,存在隐性知识和经验和信息,以及相关的协调组织注意事项等。这些知识、信息很多都不复杂,但琐碎、不系统,且在电网公司、系统厂家、设备厂家等第三方的相关支持文档里没有记录,很多时候只是靠一线工作人员的口耳相传,碎片记载。同时,随着电网智能化程度的推进,设施设备更替,这些隐性的工程安装运维经验、知识、注意事项等,也在不断更新,时效性相对更短。如不了解则会给施工、运维带来较大困扰。

传统情况下,施工队伍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口述或实操。这种方式不是不好,但是受限于电网工程急、任务重、考核严,特别当面临外委施工队或电力工程公司还涉及到不同区域派工、人员流转更替、不同区域电力设施设备、施工环境不同等因素叠加后,上述培训和考核方式已经不太适应电网外委工程环节下的培训:

(1)首先因人员流转,培训可能导致中断。

(2)其次如果对培训人没有可量化的管理考核办法,导致培训人员虽然有时间、精力上的付出,但没有相应机制进行考核量化的话,长期以往,培训人是不愿意持续来付出的,而队伍内一旦形成这种风气,极有可能在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隐性知识和经验的“信息孤岛”,不利于队伍整体施工运维水平提升。从人力资源储备上讲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另外,一些细节没有注意到的话,可能为安全施工埋下隐患,也可能导致工程纠纷、工程意外事件等。

综上,电网外委施工队、电力工程公司需要更加柔性化和经济的培训方式(远程培训、线上培训),来适应高强度施工运维和人员轮转条件下的工作环境,并从传统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变为整体自组织学习,并利用好碎片时间,从而施工队伍能安全、经济、快速、有效地进行工程施工和运维,而不是凭经验和感觉行事以致出现工程风险。对应的,如果有接地气的技术手段来支持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量化的话,是可以降低施工队伍管理成本和辅助其提升管理质量的。

二、电网公司对电力外委施工队的事中监管成本

电网公司除了对安全格外重视之外,也对外委施工队和电力工程公司的人员管理情况也非常关注,比如施工队人员有无到岗,工作过程情况怎么样等,潜在地,也会对施工队和电力工程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估和考核,以便做到业务外委,管理不外委。多年来各地电网公司及已经尽可能在事前监督和事后考核两个环节开展了很多措施,如事前资质审核,法规、安规培训,持证上岗;事后奖惩评估、升降机评级、业绩档案等。但对于事中监管(过程督导),特别是对实施周期较长的工程,缺乏系统性的技术工具作为抓手,其管理督导成本较高。

目前网上能查询到的是,有电网公司采用某信、某钉掌握施工队伍的到岗情况、人员身体状态等。何小胖个人认为上述工具能起到部分监管作用,但不能系统性的解决大部分问题。另外人员过程管理如何和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运维相互关联以确保施工和安装运维的工作真实性,能后续备查,同时避免数据信息孤岛,采用上述工具是无法解决的。

三、电力物联网时代对电力外委工程的工具属性要求

    随着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智能化设施设备的安装和部署,客观上也对电网公司委外工程相关场景下的设施设备安装、调试、运维、管理等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电网外委施队伍需要更强更专业的移动端工具(以工业手持终端、手机APP、小程序等表现形式),以便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完成相关设施设备的交互和管理工作。

四、电网外委智能工程运管系统解决方案

综合上述三大点问题,我们实际上可以能想象到贴合电网外委工程的电力智能工程运管系统的大致功能板块,即在电力业务场景下,移动端加电脑端的外勤人员管理系统+学习系统+电力智能工具(调试+管理)系统。

(一) 学习系统的相关特征

1、具备移动端和电脑端,同时适应工程人员碎片时间的学习。

2、具备知识库,工程相关技术和管理的知识、资料等能快速更新,除了自上而下由相关技术、管理、培训人员进行下发外,一线工程人员的工程总结经验经审核后也能被系统留存和分享。这样做可以让实用的信息和知识被记载和量化。虽然导致信息具备一定的冗余性,但有助于激发团队的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对人员对内部培训贡献的量化考评,有助于队伍各种能力的自我提升。

3、永久备查,这样施工团队的工程经验、技能能被最大程度的记载和保留。

(二)外勤人员管理系统的相关特征

除了具备公告管理、考勤管理、工作任务、轨迹、工作日报、意见反馈等常见功能外,和市面上外勤人员管理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够对和电力场景下的业务数据相关联,通过系统可以直观的了解和判断人员的工作地点、内容是否和工程内容向吻合,设施设备的设备施工、安装、调试和运维、管理记录是否和工作内容相互印证。

(三)电力智能工具(调试+管理)系统的相关特征

主要是贴合电力外委业务场景下,对相关场景和设施设备、资产、工具等的定制化交互和管理。

以何小胖所在企业为例,由于从事10KV及以下配网采集设备和表计的新装、调试、运维业务以及营配贯通、线损管理等工程,针对相关业务及场景,专门开发了一款电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并长期供企业内部、电网公司和外委施工队、工程公司使用。该系统除了具备学习系统板块和外勤人员管理功能板块外,也具备电力业务功能板块,以便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包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内的设备的安装调试管理,同时还可以电表换装、营配贯通、线路维护、线路巡检等电网公司相关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还可以对工程车辆等载具进行实时管控。针对电网公司营销、运检部门新的外委业务需求,目前系统还在进一步适配和完善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功能板块其数据和信息不是并不是相互孤立的,由于可以相互印证。这三大功能板块有机糅合在一个系统更有利于对施工队伍的整体管理。

五、系统发展趋势展望

何小胖个人认为,上述学习系统板块和外勤人员管理板块,本质上是对施工队伍人员(也包含管理人员)的时间、精力、注意力管理的辅助技术工具,也是自身组织管理的辅助技术工具,隐藏地,还是长期驻扎在外的工程人员的心理辅助疏导和管理工具,让其具有组织感和归属感。这些管理行为最后产生的效果都会对电网外委工程的安全管理有极大的正反馈。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纪律严明,自我约束和学习能力强的施工队伍,出现安全施工事故的概率是比管理水平相对低的队伍低很多的,同时其承接的工程类型和范围的上限也会高很多。同时也可以降低电网公司的过程监管成本,因此,市面上的电网智能工程运管系统迭代后大概率会有这两大功能板块。

变数在于电力智能工具(调试+管理)系统功能板块。随着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模组化终端等新一代配用电终端的规模部署,台区低压配用电系统从“云-管-端”变为“云-管-边-端”,现有的市面上的电力手持端不仅仅会和主站联系,还会和边缘设备联系,同时有可能会和更加多的传感器进行交互,因此其手持端的软硬件可能会有较大调整。

另外随着各地电网公司委外业务的变化和电网公司自身管理考虑,会新增更多的电力工程运维调试场景,所以系统电力业务板块的相关定制化功能和软硬件也会做新增,如无人机巡检,电线塔杆倾斜监测、电网资产及运检部门工具管理,以及老旧小区配电系统托管等等。各地的电力公司会有不同的定制化需求。因此这部分软硬件功能板块尚未定型,仍然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存在即合理,何小胖相信市面上的电网智能工程运管系统,总是会给电网公司、电网外委施工队、电力工程公司带来价值并促进电力物联网产业链发展。

Always believe that something wonderful is about to happen。如果您对文章,或电网智能工程运管系统、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配电自动化台区智能终端)或者其他配用电物联网产品和方案感兴趣的,欢迎私聊何小胖(联系方式见站内个人介绍或百度搜索“物联网何小胖”),万一有惊喜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