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怕!”孩子害怕时,父母的应急反应非常重要!
在小说《偷影子的人》里,作者转学之后认识了一个叫伊凡的警卫。
他们初次见面,是在校园的操场上,两人没聊几句,当时还是小学生的他,就一言道出了伊凡的秘密:“你害怕黑夜。”
谁能想到,看起来高高大大,保护着学生的警卫,小时候居然会在每个夜晚来临时,被发黄的壁纸和踩起来吱吱作响的地板吓得脸色发青;他甚至会请求大人把房间的窗户关上,以确保“夜晚”不会溜进来……
性格的不同,导致每一个孩子对于世界的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黑暗、高处、人群、凶猛的动物、奇怪的装扮、突然的声响等等,都会让他们产生恐惧。
不过,有些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胆小怕事,是一件不正常的事。他们忽略了“恐惧”是一种和生气、难过等一样的正常情绪。
每个人都会出现害怕的情绪,尤其是孩子,在他们说出“我怕”时,作为孩子信任的依靠,父母的反应至关重要。
壹、接纳恐惧,才无畏恐惧
当孩子说出“我害怕”时,父母一般的反应都是“别怕,有什么好怕的”。
可是,这句话不仅起不到安抚孩子的作用,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被理解的,甚至被贴上胆小的标签。
作为父母,不能因为自己不怕,就断定孩子也不应该怕。
曾经看过这样一本书:
孩子不敢一个人睡觉,说床下有怪物。
父母问他:“怪物长什么样子的?”
他回答说:“粉红色的,还有长长的手臂,长长的腿。”孩子描述得非常详细。
后来,父母问:“那我们怎么样才能赶走它呢?”
孩子表示:“用扫帚可以扫出去。”
于是,妈妈帮助孩子,用扫帚把房间打扫了一遍,孩子这才说,怪物已经走了,他可以一个人睡觉了。
对孩子来说,“恐惧”是有形象的,是真实存在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对世界有新的认识和联想。比如,有可怕的物件藏在角落;白天的玩具会在夜里变成怪物;马桶里会有手伸出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人天生是会趋利避害的。害怕未知、在无法确认是否安全时,用躲避作为初选反应来保护自己,其实并非坏事。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孩子,胆子特别大,他们家人也引以为豪,觉得男孩子就该如此。
除夕晚上接年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放那种特别大的烟花;胆小一点的孩子,都会乖乖待在家里。这个孩子很特殊,他会等别人家的烟火放完后,跑过去捡烟花筒,用脚踢散才过瘾!
结果,有一个烟花静止的时间有些久,他以为放完了,便过去捡,没想到烟花突然炸开。孩子的右手和耳朵都被炸伤,被家人连夜送去了医院。
有些时候,胆大会滋生鲁莽,胆小会加固谨慎。“害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对危险的思考、对自身的重视,这是一种思维的发展,值得父母们保护和引导。
因此,当孩子说出“我怕”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把自己害怕的东西确确实实地表达出来,这样既能明白孩子害怕的是什么,也能知道如何更好地解释和应对“恐惧”。
贰、强迫面对,只会更恐惧
孩子都是单纯而脆弱的,有的孩子之所以会胆小害怕,就是因为一些恐吓的话语,或是一些恐怖的故事,让他们留下了心理阴影。
生活中,当孩子感到害怕时,有些父母会逼迫孩子直面这些恐惧。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就曾分享过自己的童年经历:
小时候我和爸爸逛公园,池塘里的青蛙叫得震天响,于是我就随口问爸爸:“这是什么声音?好恐怖啊。”
我爸认为女儿胆子太小了很不好,就说:“青蛙叫怕什么?我去抓一只,把它白肚皮贴你脸上,你就不害怕了!”说罢拽着我的手就要去池塘里抓青蛙,我被吓得哇地一声哭了,他只好作罢。
好不容易把我哄好,回家路上他又开始叨叨:“给你讲个故事吧,我小时候春天很冷的,有次上山翻地,一锄头下去翻出来半只青蛙,啊,原来它是在冬眠呢!”
我大哭道:“求你别讲了,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爸爸经常会抓青蛙吓我,或者故意绕道去菜市场看牛蛙,声称如果我不听话就把我和100只青蛙关到同一个房间里。
爸爸每次这么说的时候,我都是尖叫着跑走,他却丝毫不觉得不妥,下次依旧……白肚皮、会颤动的蟾蜍,这些意象构成了我童年可怕的回忆。
十几年后的今天,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对青蛙有一种病态的恐惧……一想到它们的白肚皮,黏糊糊的疙瘩,没脖子,转来转去的大眼睛,弹性的腮帮子,我就会浑身难受。
从此,我不仅不能接触所有的两栖类动物,连他们的录像和照片也不能看。有时候忽然觉得有只大青蛙在自己背后,我都会强迫症一般地连续回头好几次,来确定他们确实不在。
后来我才发现自己患上了恐蛙症,属于一种非理性恐惧,即知道自己不会受伤害,但还是无法控制恐惧情绪。
医生说,有些发病原因与遗传有关,有些则跟过去的经历有关,我明显属于后一种。
生活中,有很多对某种动物恐惧的人,大都是小时候父母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恐惧心理,一味地强调“面对恐惧”、“克服恐惧”,强迫孩子与其接触而造成的。
强迫孩子直面恐惧,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勇敢,反而会打击孩子的信心,摧毁他们的意志。
因此,当孩子说出“我怕”时,父母应该陪孩子一起面对。比如,如果孩子害怕蜜蜂,那父母可以让孩子假装成蜜蜂,父母被他蛰中后大叫;或者父母扮演蜜蜂,笨手笨脚的撞到墙上,让孩子逃走,那孩子就会对害怕的事物发笑,进而消减恐惧的情绪。
叁、如何让孩子勇敢?陪伴
在《不可思议的妈妈2》里,叶一茜在培养孩子勇敢的事上,做了特别好的示范。
在节目组的安排下,几个妈妈分别带着对方的孩子,开始不同的挑战。
叶一茜带着七宝去尝试攀岩,七宝的反应,就是不断喊着怕高,并且往后躲。
而叶一茜并没有说“这没什么可怕的”,她一直用鼓励的语气对他说:“我们先试一下好不好?你要相信阿姨。”
七宝虽然嘴上说着不敢,但是在叶一茜手把手地带领和贴身地帮助下。就这样,七宝勇敢地踏出步,在到达一个高度时,更是获得了叶一茜的赞扬:“哇,你已经超过那儿了,七宝,你好棒!”
就这样,之前还口口声声说恐高的孩子,这时却笑开了花。
因此,当孩子说出“我怕”时, 父母实实在在的陪伴和守护,才是父母给孩子好的礼物,给孩子踏实的安全感。
Professor说:
“《物性论》中有一句话:孩子在黑暗中会发抖,并对每个东西都感到恐惧,就像我们在光亮之中也会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一样。
所以,当孩子说“我怕”时,父母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地说“这有什么”;或是告诉孩子“不怕不怕啊”,这只是负面强化而已,父母越说不怕,孩子反而越觉得害怕。
其实,面对孩子的恐惧,不用把它刻意放大,只要在极短的时间安抚并理解他,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都在,会永远保护他的,这句话就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