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自画像里的秘密
艺术家的“自画像”因独特的个性而凸显价值。为此,许多艺术大师做出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想出了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方式“搏出位”。这些自画像里,掩藏着他们最隐秘的渴望、痛苦以及恐惧,记录着他们一生中许多的细节。
法国18世纪至19世纪著名的“美女画家”勒布伦以画肖像画闻名,而她画肖像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把人物描绘得比本人更好看,把模特身上吸引人的个性放大,同时掩盖一些不足。正因如此,当时的贵族,特别是女贵族对勒布伦十分追捧,勒布伦甚至和当朝的皇后成了闺蜜,成为皇后的指定肖像画家。不过平心而论,虽然勒布伦给王后画过多幅成功的肖像,但她画得最美、最精致、细腻的还是自己。
比如她在1790年创作的一幅自画像,风姿绰约,十分迷人。画中的女孩年龄大概在20岁上下,而实际上勒布伦那一年已经35岁了。所以后人们普遍认为她没有非常忠实地描绘自己的模样。
还有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洛。她一辈子的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自画像,几乎是在用画自画像的方式来写传记。卡洛也是个天生的美女,不幸的是六岁时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18岁那年又遭遇了非常严重的车祸,整个人近乎粉身碎骨却又奇迹般生还。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卡洛和一个很不靠谱的男人——壁画家迪戈结了婚。这个男人风流账一箩筐,甚至和卡洛的妹妹也有染。在丈夫的风流韵事以及身体病痛的双重折磨下,卡洛渐渐放弃了画中的那种“唯美”的追求,而变得越来越“触及灵魂”。自画像中的她越来越显男性化的趋势,颌骨逐渐硬朗,唇上也长出了明显的胡须。
如同她自己所说,“我一生有两次事故,一次是爱情,一次是车祸。”幸亏有绘画拯救她的灵魂,在绘画里,她次次把自己燃尽。
与女画家带着自恋审视自己不同,一般男画家画自画像有另外一种玩法——就是不断变换自己的身份。
17世纪的荷兰画家伦勃朗是在自画像中玩角色扮演的“鼻祖”。他把自己画成过乞丐、酒馆的浪子、普通市民乃至伟大的圣人。事实上,伦勃朗这么做是为了更加细致地观察人的表情和心灵的关系。
年轻时风光画像不如“晚年照”深刻
如同“自拍”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爱上自画像也基本上是一辈子的事情。很多画家终其一生不断为自己自画像,串联起这些作品,就能看到其一生。
伦勃朗是其中的典型。二十岁左右时,伦勃朗已少年成名,他对自己的一切都非常满意,自画像里的他总是身着华美衣袍,生气勃勃、面色红润,还经常用光线的调度修饰自己的大脸盘。而在1640年之后,因为失去了赞助人的支持,伦勃朗的生活一落千丈,最终破产,并陷入贫病。自画像里的他也渐渐变得臃肿和疲惫。目睹曾经如此意气风发的“男神”最终经不起岁月的侵蚀,难免令人唏嘘。
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伦勃朗后期落魄的自画像其实更加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他去世前一年画的《笑的自画像》,亦笑亦哭,欲语还休,似乎是一个饱经苦难的老人在向我们暗示人生最为残忍的真相伦勃朗不断“变装”的做法还影响了另外一个喜欢画自画像的荷兰画家——梵·高。梵·高的穷是有了名的,因为没钱请模特,所以只好疯狂画自己,这是梵·高自画像特别多的重要原因。而在自画像中,梵·高经常会把自己描绘成理想中的模样。。
我们会发现他的很多自画像的构图和人脸几乎如出一辙,只是换了不同的发型,戴了不同的帽子,摆了不同的Pose。很多时候,他把自己打扮得像个绅士,有整齐的胡须和发型,戴着礼帽、穿着西装、扎着蓝色的蝴蝶结,没有一丝生活中的窘迫模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梵·高自己是这样解释的:“我越丑、越有病、越穷困,就越想用靓丽的颜色和华美的点缀来做适当的安排,以做反击。”
德国艺术家珂勒惠支,也用五十多幅自画像串联了自己一生。实际上她从来不为别人画肖像画,她作品中的女性都是自己形象的变体。青年时代,她的自画像充满了沉静之美;中年则越发深沉内敛;老年的自画像,肃穆而坦率地面对自己的衰老。美国评论家卡尔·其格罗瑟这样总结她:“从朝气蓬勃的新娘子到面容枯萎的老妇人,人们可以探寻出时光和生活的踪迹。这些记录,不是浅薄的自我欣赏,而是对自己的坦率批判,是心理发展的里程碑。”
不过,一个令人很无语的现象是:这些终其一生不断画自画像的画家们,年轻时意气风发的风光写照通常让人感觉不过如此;反而到了晚年或者人生陷入低谷时期所画的“惨照”,令人印象格外深刻,在艺术史上也拥有更高的价值。
比如画了一辈子自画像的梵·高,虽然年轻时处心积虑把自己塑造成为衣冠楚楚的绅士,但他最出名的自画像还是在他疯了、割掉一只耳朵之后给自己画的那幅。
毕加索也为自己年轻的容颜画了不少自画像,但最为出名的是他1972年画的那幅《面对死亡的自画像》。这幅画里的毕加索脸瘦得已经脱了形,睁着两只惊恐的大眼睛,仿佛正在目睹死神步步接近。
转至爱艺术爱生活 20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