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论文学创作(一)
注:这是贾平凹在鲁迅文学院陕西作家研修班上的一个讲座,时间不详,来源于网络。
文丨贾平凹
文学上有些道理讲不出来,一讲出来就错了。
我一直认为写作基本上是一个作家给一部分人写的,你一个人写作不可能让大家都来认可,那是不可能的。川菜吧,有人爱吃有人不爱吃;粤菜吧,也有人爱吃有人不爱吃,他只对一部分人来负责,所以说各人的路数不一样、套路不一样,或者说品种不一样,我谈的不一定你能体会得了,你谈的不一定我能体会得了。所以我想这是讲文学时一个很为难的东西。
但是今天我就讲一些我曾经在创作中感觉到困惑并在之后产生的一些体会吧。把这些体会讲出来,不一定正确,因为这只是根据我的情况自己体会出的一些东西。
“写什么”的问题
搞创作的无非面临两件事情:一个是写什么。一个是怎么写。
我不想说文学观,不想说对世界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或者对目前社会怎么把握,咱都不说那些,我只谈搞创作的人经常面临的,起码是我以前在创作实践中自己摸索过来的,曾经搞不懂而琢磨过的一些事情,一个是写什么,一个是怎么写的问题。
关于“写什么”我大概从三个方面说一下:一是观念和认识;二是题材;三是内容。
NO.1
观念和认知
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是因为看了某一部作品产生了写作的欲望,随后在漫长的写作中,开始时一般只关注自己或自己周围作家的作品,这种情况也是特别正常的,但是如果写得久了、写得时间长了,特别是有了一定成绩以后,你才会发现文学的坐标其实一直都在那里,一个省有一个省的坐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坐标,国际有国际的坐标,你才明白写作并不那么容易。
世界级的大作家,不管乔伊斯啊、福克纳啊、马尔克斯啊、卡夫卡啊等这些人,他们一直在给文学开路子,在改变文学的方向。一样都是搞文学的,这些人都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作为我们应反思咱们又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文学其实最后比的是一种能量,比的是人的能量。尤其是与这些大作家、巨匠们比起来,你才能明确文学到底是咋回事,这些人都是文学的栋梁之才,就像盖房子必须有四个柱子几个梁,这些人都是起这个作用的。
盖房子需要砖瓦泥土,咱现在搞创作基本上就是充当了这个砖瓦泥土的角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思考人家这些大师们当时是怎么想的?人家都写的啥东西?人家怎么思考的能把路子开通?人家在琢磨啥东西?人家作品是怎么写的?起码要有这种想法。
我说这个意思是写作一定要扩大思维,要明白文学是什么。作为你个人来讲,你要的是什么,能要到什么,这个方面起码心里要有个把握,当然好多人也问到过这个问题。
我年轻的时候也产生过一种疑惑,起码说我对文学也比较热爱,但最后能不能成功(当时我所谓的成功,在我心目中就是出几本书就算成功了。这成功和幸福指数一样,当然是根据个人来定的)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请教过好多编辑,但是没有一个人认为你能写下去或者写不下去。后来我有一种想法,就是能不能把事情搞成,自己应该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像咱吃一碗饭一样,到谁家去,人家给你盛了一大碗饭,你肯定能感觉出自己能不能把它吃完,能吃完就把它端起来,吃不掉就拿过来赶紧先拨出去一点,只有那傻子本来只能吃半碗却端起来就吃,结果剩下半碗。事情能不能干成自己都有个感觉,自己对自己都有个把握。
刚才说那些个大作家,意思就是说在写作中要扩大自己的思维,明确文学到底是啥东西。这里边当然也牵扯到我刚才说的,你对整个世界是什么看法?你对这个社会是什么看法?你对人的生命是怎么体会的?这方面你起码得有自己的一些观念。起码作为创作的人来讲,你应该明白那到底是咋回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建立自己的文学观,而建立文学观了以后你就会明白:我要什么、我想要什么、我能要到什么。
我见过好多人太自信,觉得天下就是他的,有的人是骨子里真诚地觉得自己了不起,文章写得最好,是骨子里散发出的那种自信,那其实还可爱得很;但有的就是偏执型的,老觉得自己写的是天下最好的小说,自己是最好的诗人,谁也批评不得,这方面我觉得要不得。你的文学观是什么、你要什么、你到底能要到什么?这方面要琢磨,这样才能按照你的才能、你的条件,朝你的目标去奋斗。
NO.2
关于题材
题材的选择是兴趣和能力的表现。比如说我要写啥东西,我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为什么写这篇散文,为什么对这个题材、这个内容感兴趣呢?题材的选择也就是你的兴趣和能力的表现,各人是不同的。作家能量小的时候得找题材,就看哪些题材好、哪些题材有意思、哪些题材适应我写,而哪些我写不了;一个作家如果能量大了的时候,题材就会找他,这就是常常所说的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是对题材的一个态度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反正我在搞创作的时候,三四十岁的时候常常感觉没啥要写,不知道该写些啥东西,有些东西想想觉得没有啥意思就撂过去了。我也为此而与许多朋友交流探讨,一般我不喜欢和文学圈里的人交流。我的创作在美术方面借鉴的特别多,我的文学观念基本上是从美术开始的。当时我去了解一些画家朋友,他们是专业画家,一天到黑吃了饭就是画画。我说你们有没有没啥画的时候?他说常常觉得没啥画,不知道画啥东西,但是只能每天拿着笔画。我也采访过一些画家,他说常画常不新。
常常觉得自己没啥要写的,好像看这个现实世界、看这个生活吧,就像狗看星星一灿明,不知道该写啥东西。我后来明白这种状况就叫做没感觉,没感觉就得歇下来等着灵感来。创作灵感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它要不来就不来,它要来的话你就坐着等它就来了,你用不着干别的。就像我平常搞些收藏,就经常遇到这情况。现在收藏一个这样图案的罐子,或者一个什么东西,过段时间另一个相应的就自然来了。一旦感觉没啥写我就不写了,随便干啥去,就等待着灵感。但实际情况是周围的一些朋友(包括我年轻的时候)没啥写还得写。
在选材的时候不要写你曾经看到的、经过的或者听别人讲的多么精彩的一个故事,不要相信那个,不要依靠那个东西,一定要琢磨,不要以为这个故事多有意思突然把你兴趣勾起来了你就去写,起码出现这个情况的时候一定要琢磨这个故事有没有意义。
你在写一个人的故事和命运的时候,他个人的命运与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交叉的地方的那一段故事,或者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命运、时代的命运在某一点投合、交接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这个点,这样的个人命运,也就是时代的命运,是社会的命运,写出来就是个人的、历史的、社会的。一定要学会抓住这个交接点,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这就像一朵花一样,这花是你种的,你种在路边的地上,它可以说属于你个人,但也超乎个人,因为你能闻到这个花的芳香的同时,每一个路过这朵花的路人也能闻到这朵花的芬芳。选材一定要选既是你的,又不是你的,是超乎你的,是人人的。这就比如几十个人一起去旅游,中午十二点你肚子饿了给司机提出去吃饭,同行的人也都饿了也想去吃饭,你的饥饿感就是大家的饥饿感,你的提议就得到大家的响应了,如果在中午十点钟你提出去吃饭,我估计没有人响应你。所以你的题材一定要是你个人的、又超乎你个人的,要是大家的,是这个社会的,一定要找那个结点,选材一定要注意这个东西。
“同感”在选材的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而在选材中能选择出这种具有同感的题材,就需要你十分关注这个社会,把好多事情要往大里看,如果事情特别大,你看不清的时候,又可以往小来看。把国际上的事情当你村里的事情来看,把国家的事情当你的家事来看,看问题要从整体来看。逐渐建立你对这个社会的敏感性,能找到它发展的趋势。如果你对社会一直特别关注,对它有了一种敏感度以后,它的发展趋势你就相对有一定的把握了。能把握住这些发展的趋向以后,你的作品肯定有一定的前瞻性。这种意识久而久之成习惯了,提取素材、抓取题材、观察问题的时候你肯定就能找到那些东西。就好比你是个钉鞋的,走到哪儿你都关注人的鞋、人的脚底下,你是个理发的你肯定就只看头,警察来了肯定就只查警察需要的那些东西。一旦有这种意识以后,你在现实生活中就很容易发现你需要的东西,你就会知道哪些东西有同感性,哪些东西没有同感性。
你如果变成一个磁铁,螺丝帽儿啊、螺丝钉啊、铁丝棍儿啊都往你身边来,你不是个磁铁的时候你什么也摸不到。但是对磁铁来讲,木头啊、石头啊对它就没有吸引力。所以说,如果你的题材具有同感性,你的作品就会引起共鸣。如果你的作品中的一个家族、一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社会的命运相契合了,你才可能写出大的作品。(而栋梁式的人物,像前面说的那些大人物、大作家,那些情况是另当别论的。我一直认为那些人,不光是文学界,包括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那些大人物,他们生来的任务就是开宗立派的,是来当柱子的,是上天派下来指导人类的。他们取得的成就不可思议,你不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