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书评
(李骥)
里夫金是未来学家,他这本真正影响了今日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这样开篇的:
"纵观人类历史,新型的通讯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新能源革命使得商业贸易的范围与内涵更加广阔的同时,结构上更加整合。相伴而生的通讯革命则为对新能源流动引发的更加复杂的商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革命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
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无疑是一篇宏大的叙事,而其立论之根本是这样一个洞察:每一次工业革命后面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只有两个:能源结构的革命,以及通信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进步。
蒸汽机的出现催生煤炭能源的使用和流动发生本质改变,促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而随着电报技术和铁路交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鼎盛时期,标志是20世纪初美国铁路网的建成。
二战后,全球能源结构全面向石油时代挺进,此间伴随的是电话等通信技术的猛进,世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高歌猛进。而汽车,正是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集中产物。汽车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美国州际公路网的建成,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全盛。
目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力量,第一是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洪流,第二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技术对世界的彻底改变。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已有很多人在谈论,让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里夫金着力描绘的新能源革命的前景。
在他看来,化石能源时代业已走到尽头,这是无须质疑的结论。尽管全球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对于气候变暖、环境破坏、化石资源的有限潜力还在争吵不休,但已有相当的政府、公司、组织和民众开始了对新能源的迎接。这在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已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但“新能源”的开发并非只是多开设一些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那么简单。能源革命实际上牵动的是社会意识和政治统制方式的彻底变革。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集权式、自上而下的社会结构,将让位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分布式、协作式、网络化”的权力架构。
(读过凯文·凯利的《失控》就会知道,里夫金反复强调的这几个关键字,其实与KK 90年代对互联网时代的预言不谋而合。这是网络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此为一例证。)
在这个结构里,未来的社会将以一种扁平化、社会化的网络,从自然界中获取可再生能源,又网络和智能化的方式分配给社会,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者。每个能源的消耗者,其实也就成为能源的开发者、传输者和供给者。
(这种说法像不像Web 2.0兴起时大家关于UGC爱说的那个观点:信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创造者?)
例如对太阳能的利用,将来每一座楼宇都将装配太阳能板,第一天都在进行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不仅实现自我供给,余下的能源还能通过智能电网进行传输和分配。
当每一个楼宇(新能源社会的个体)都成为一部微型的发电厂,能源的转化和供给的权力将回到社会个体所组成的网络,而不是被垄断于类似两桶油和国家电网这样的公司。这时社会发生的变化,才能真正叫做“民主化”。
在里夫金看来,人类的生存以能源为本。能源的民主化,将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人类现已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之重叠的,是工业时代后将会兴起的一个新时代。里夫金管未来的新时代叫做“合作时代”。
就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未来“合作时代”席卷全球之际,一个分散、合作、扁平并亲近自然的人类社会,就将应运而生。
这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未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书末,作者道出了人类社会目前紧迫的任务:
“变革全球能源体系,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改造数以亿计的房屋,使其成为小型发电厂;全球基础设施应用氢和其他的存储技术;全球电网、电线采用数字技术和智能网络;变革交通方式,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这是里夫金对人类未来及通向未来的路径的大胆预言和预判。读到这里,我们会感到隐隐的一种激动之情。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未来是不是真的会到来,何时才会到来,但也许这正是我们能够期许的最好的一种未来?
(读书至此再琢磨一下,觉得里夫金所说的“能源民主化”的确可能会发生,也许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载体 --- 煤炭、石油等,都是可储存的物质资源。可储存的东西就会被拥有,就会有国家机器和跨国公司这样能源垄断者;而新能源时代,采自自然的清洁能源将转化为电能,而电能是不能被储存,也就不能被独占的。它必须被实时分配掉。 --- 也许电能不可储存这一特性,决定了新能源社会将有一种真正民主化的属性?)
Perh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