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多少谱系孩子成年后能独立生存?

2020-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椰菜君

昨天有家长转发了一篇谱系孩子成年后成功就业的文章,群里家长一时议论纷纷,尤其是对文末的这一段话:

大家的主要关注点是:“不少”到底是多少

有一半?三分之一?

或者四分之一?低到十分之一?

还是无法接受的百分之一?

独立生存,可以说是判断谱系患者是否“被治愈”的终极标准。各种干预,各种检测,各种治疗,辞了工作,卖了房子,不都是奔着孩子长大成人了,可以独立生存的这个目标吗?

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位资深家长叫椰菜君查找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数据,不过因为主要关注自闭症的医学研究,所以一直没有去做这件事,这次顺坡下驴,借花献佛,了了这桩心事。

这方面的国内资料,椰菜君没有找到,也没敢去问邹教授——如果找到或问到,今天这篇文章也就没有写的必要了。所以,椰菜君又双叒得去翻美帝的研究,还好找到一些。其中一篇论文不仅调查了成年患者的就业,还收集了居住、婚恋等与独立生活能力密切相关的数据,真是不可多得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情不同,该研究的数据仅供参考。

研究者联系了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参与过犹他州一项自闭症调查的305位患者。他们出生于1960至1984年之间,在调查期间(2007~2012)有273位还在世。研究者回收到162人的反馈——平均年龄约36岁,其中127伴有智力障碍,128人是男性。

就业情况

实现独立工作(全职和半职各占一半)的有38人,占24%。

文中没有详细说明他们所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但列举出的有清洁、餐厅、零售、卡车运输、图书馆或家族企业,还指出有人不同程度地参与IT领域的工作。

30位处于无业状态的参与者中,16人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工作。另外14人曾做过9种不同的工作,但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继续,比如不能适应工作节奏、与同事或客户相处困难等。 

值得注意的是,智商不是决定能否独立工作的唯一因素。在这38位独立工作者中,有10人的智商低于70。而在24位无业者中,有5位的智商在80以上。

居住情况

其中有7人是自己购买房屋,有6人租住公寓。从字面理解,这13位都是自己独自居住,有7人做得非常好。

除此之外的141人,大部分一直同原生家庭共同居住。最大可能是,他们需要有人长期照顾,不能独自居住和生活。

婚恋情况:

只有8位参与者(5%)有过婚姻经历。其中一人是他的第二次婚姻,而另一位参与者是处于离婚状态。结婚率如此低,和约会恋爱率低直接相关——有75%的人从来没有和异性约会过。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独立生存?比如,能独立工作,但收入过低需要和家长合住——住宿吃饭免费?算不算呢?

椰菜君觉得,按前面引用的文章,独立生存就是“像普通人一样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组建家庭,自食其力”,那么我们可以把该研究里面既独立工作,又独立生活,还结婚的人列出来,就是了。

假如我们认为结婚的前提是能够独立工作、独立居住,那么这8位结过婚的参与者肯定满足上面的定义,实现了彻底“脱圈”,和NT没有差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比例,8/162, ~5%,和之前研究发现的患者脱圈比例,是相近的。但如果降低标准,以能独立居住——假设是独立工作养活自己,毕竟结婚对普通人有时候也是难事,那么就是13人,8%左右,满足独立生存的定义。

最后,假如天朝的数据确实不存在,要从这项研究数据来做推测,那恐怕是有些困难。以椰菜君的看法,有正负两个因素需要考虑:

正因素:诊断标准的变化。参与这项研究的患者,主要的根据DSM-3确诊。换句话说,他们是“经典”的症状明显、严重的自闭症患者。而天朝之有自闭症诊断,不到20年历史。其间DSM已经进化到2000年的DSM-4-TR和2013年的DSM-V,自闭症也随之进化到谱系。许多据此诊断轻度患者搁之前根本不能作数。由此推测,当前谱系患者中能够独立工作生存的比例,将比该研究的数字要高。

负因素,美帝有比较完善的法规制度来鼓励和帮助有障碍人士的就业。这个不便多说,但天朝目前也是在各个方面增加支持力度,希望很快能迎头赶上,化不利为优势。

参考文献:

Mid-life social outcomes for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of adults with ASD. Autism Res. 2018 Jan;11(1):142-15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