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女所长的抗灾日记(一):最美坚守者
一个基层女所长的抗灾日记(一):最美坚守者
2019年8月10日,安徽省宁国市连续遭遇“利奇马”,导致严重受灾。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体干部坚守工作岗位,经历疾风劲雨、河水漫堤、山体崩塌,危难时刻,他(她)们始终与群众在一起。让我们跟随霞西国土所女所长程坤的日记,来见证他(她)们在洪灾面前,与时间赛跑,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故事。
8月9日多云转小雨,西北风3-4级,星期五
程坤日志:面对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国土所召开紧急会议,分头下村安排转移群众,我到石河村负责其中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人员转移工作。经过三个小时工作,完成了撤离任务。晚上6点时回国土所.
程坤心声:晚上本来不是我值班,因为不放心就留住了所值班室,并和4岁的儿子通了电话,告诉他“妈妈2天就回家。”并和儿子在电话中拉钩承诺。这时候我的心情是坦然的,心想应该和正常的雨情灾情一样,风雨过后,就能解除预警,送群众返回家园。
记者旁白:“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未来24小时受利奇马台风影响,平均风力达到6级以上,并伴有强降水……。
8月10日,大到暴雨,阵风8级,星期六
程坤日志:一起早,就感觉天气不对,顾不得吃早饭,在食堂拿了几个馒头,赶紧和李金润镇长、汪道成副镇长到霞西村仁自桥陈子坑地灾点查看。然后驱车到石柱村,虹龙村,上门村指导村干部转移地灾点和危房户群众,并到上门村地灾户现场劝导群众转移。
记者旁白:这时候应该风很大,早超过8级了,车都打着飘。
程坤日志:雨一直下着,中午勉强吃了东西,开着自己的车准备去离镇政府20公里远的石柱村4处地灾点现场查看,遇洪水受阻。
场景复原:程坤在途中遇到洪水上涨挡住去路,打电话问了石柱村书记吴世宏,得知村民全部转移的消息,立即折返回到霞西村田畈组地灾点查看,也遇到洪水上涨,与霞西村严冬才书记被困在杨门口(地名)。
程坤日志:夜色临近,洪水上涨速度加快,四周一片汪洋,已经看不清河道、农田和村庄,我将车放在地势较高的一农户家,好心的村民给我们煮了面条,晚饭吃的很暖心。
程坤心声:听着洪水带着的石头,打击着岸边,传出的轰隆隆的声音,我心里默默念着,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平平安安。
场景复原:她接着给各地灾点监测员打了电话,进一步确认地灾隐患点群众转移情况,并和国土所其他干部联系,得知他们也被困在村组。约20时许,她接到命令,人武部冲锋舟即将到达霞西村救援一名被困铁塔的村民,安排她们做好对接。
程坤日志:在杨门口与人武部官兵碰头后,立即交换信息,商量如何营救被困人员。21时左右,暴雨停止,洪水渐退。凌晨24时,杨门口的洪水退去,车辆可缓慢通行,遂驾车回到镇国土所。
程坤日志:凌晨1时左右,通讯中断,自此与外界失去联系。
8月11日,阴有短时阵雨,阵风7-8级,星期天,灾后第一天(救援)
程坤日志:风还在刮着,雨已经停止,抬眼一看,满目疮痍。于是,简单地给国土所同志分了个工,考虑到国土所部分同志刚从其他地方转入,情况不熟悉,我到最偏远的石河村、上门村方向去查看灾情。
场景复原:“必须立即弄清地灾点的情况!”程坤当时对自己说。车辆刚过虹龙村,发现道路已被洪水冲断了,大家一起下车徒步进入。2小时后到达石河村委会,了解到灾情十分严重,全村断电断水,通讯中断。和镇村干部,兵分多路奔赴各村民组现场排查是否有人员伤亡。
程坤日志:救援途中碰到蓝天救援队,给他们带路,到15时许,找到一名失联人员,暂时安置在村委会。晚上7点多回到镇政府,利用临时安装的通信基站将受灾情况报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8月12日,多云,星期一,灾后第二天(救援)
程坤日志:早上,把国土所人员分成2组,分别到受灾最严重的石河村和上门村抢险救援和核查灾情。一起同行的还有宁国市副市长唐海宾、宁国市特巡警大队十余名干警、安徽电视台的记者。
场景复原:一路上只见满地创伤,山体裸露,原本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小村庄被山洪冲的面目全非,只见河水不见道路,只见石头不见房屋,因为村庄和道路全被洪水和石头所掩埋。
程坤心声:我们强忍悲痛,加快脚步,或爬山或涉水,或脚踩淤泥或手扶电线,步行约3小时到达受灾最严重的上门村石桥头和九十九湾村民组。为灾民送上物资,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帮助其转移到安全地点。
8月13日,晴,星期二,灾后第三天(核灾)
程坤日志:今天市局安排311地质队的地质专家来我镇准确排查。上午带他们摸排上门村的中村、石桥头。爬山5小时。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位于上门村大河坑,雨水作用下易形成泥石流。接着划定受威胁范围,并逐户统计信息,劝导受威胁群众转移。
记者旁白:从8月12日开始,宁国市自然资源局协调地质专家来宁国市进行核灾。因为洪水冲毁了道路,经常是步行绕道到地灾隐患点。当天程坤步行9小时,半夜才回国土所。
程坤心声:与村民交谈中更加感受到山洪带给他们的绝望——道路被冲毁、河沟变河滩、房屋被冲垮,有房不能住,有家不能回。回到所里,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天灾无法避免,但人祸一定可以防范。基层国土人只有更加细致的排查地灾隐患,才能为百姓的生命安全多增添一份保障。
8月14日,多云,星期二,灾后第四天(核灾)
程坤日志:早上5点起床牙没刷、脸没洗,就下楼到办公室设计今天地灾排查所需要的表格。6点半洗漱吃饭,7点多安排无人机航拍,之后陪同地质专家到上门村进行排查,摸底中村地灾点情况。中餐方便面和饼干。
记者旁白:随着摸排的深入和通讯的恢复,发现霞西镇是受灾最严重的几个乡镇之一。上门村九十九湾、石河村高原、汪家园、干溪、光明等多个村民组的房屋全被冲毁,上百栋房屋不见踪影。
8月15日,晴,星期二,灾后第五天(核灾)
程坤日志:陪同地质专核查灾情,中餐方便面……
程坤心声:连日来,我们日夜奔波在转移群众、抗洪救灾的路上,经历了风雨,也经历了危险,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始终和群众在一起……
采访后记:程坤,女,32岁,安徽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原宁国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利用科副科长,2018年12月调往霞西国土所任所长。
8月15日,记者在霞西镇仁自村口地灾现场见到了程坤。这是她在霞西镇驻守的第7天(到记者发稿时已经12天),中途一次没回家,也没怎么跟家人联系。在记者的要求下,程坤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妈妈你骗人,说好两天回家的,怎么这么多天都不回来,还不给我打电话。”听着稚气干净的童音,记者心痛不已,倏然泪下。程坤淡淡地告诉记者,为了霞西镇27000群众这个大家,只有违背和儿子之间的诺言了。(整理 程棋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