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三天|德行、权利与责任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四脚怪兽

在公共伦理说理的范畴下,明确了伦理概念以及伦理原则后,德行、权利与责任便这三种基本伦理概念便需要了解。

德行,作为一种抽象的伦理概念,作为宗教和传统伦理最普遍使用的概念。德行的抽象表达,使得我们必须将它放到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的身上去辨析。例如,封建社会中对于士大夫和普通百姓‘仁义道德’的评价,与现代社会政府雇员和普通人民‘信用,德行’就有不同的标准。以往要求的‘忠君’、‘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家国天下’被标榜为道德楷模,放到如今这些不在适用。

责任,是实现良好德行的实际体现。正如‘忠君报国’是每个儒士的责任,要做到这些,必须恪守儒家教育赋予的责任。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会被赋予一些最基本的责任,这是由人在其社会中的位置所决定的。他的基本责任是一些不容置疑的义务和承诺,如信仰者对被信仰者的绝对‘服从’和中国古代的‘忠孝’。往往违拗这些基本责任,很容易被社会评价为没有好的德行,不值得信任和任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某些基本的责任也在不断变化,这也是受到人类伦理原则变化影响的。

权利与责任,权利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最大的范围,人的权利不可能无限大,必须有所限制,权利与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得到权利同时也必须承担责任。一个人行使权利时,是建立在其他人履行责任的前提条件上,这一切的前提是‘任何一个公民在申诉他的权利时其他公民履行尊重他人权利的责任和义务’。而权利并非时刻都符合这个社会的伦理原则,因此,履行责任换取有权利者不仅要知道可以做什么,也要明确不能做什么。例如,古代君王要求所有臣民奉献忠诚的权利,这个权利是以所有臣民绝对服从君王的责任为前提条件,如果普通人没有某些基本权利保障(平等、尊严),君王如果不讲‘臣民的平等和尊严’那么君王权利便无限扩大,那么君王无需付出任何责任,而相对来说臣民便无法从君王那获取任何权利。普通人就很难以他们的权利来解释他们拒绝效忠君王这一行为的合理性。

与公共普遍权利外,还有个人权利。公共社会中的伦理冲突,往往不是伦理概念的不同,而是相同的伦理概念可能演化成不同的伦理原则。伦理道德的禁止,现对于道德的必须;伦理道德的允许。这些构成了伦理原则中,规范公民行为的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