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学读书千字文写作小组

为写而读,在阅读中成就高效人生

2019-01-31  本文已影响3人  小依静

2018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这也是为了迎接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鼓励号召国民养成阅读习惯。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量为4.66本,较之2016年度的人均阅读量4.65本略有提升,人均每天阅读时长是20.38分钟。国家所倡导的“全民阅读”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然而人均阅读量的提升有限、深度阅读更是不足,前行的道路上依然存在很多困难。综合比较世界其他国家的阅读量数据,我国人均阅读量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2017年,以色列的人均阅读量为60本,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的人均阅读量为50本,美国的人均阅读量为50本,临近国家中日本的人均阅读量为40本,韩国的人均阅读量为10本等。

今天,笔者认真整理了一下书橱,才发现很多书籍依然崭新如初。有的仅仅是粗略的读了一遍,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有的因为不喜欢而没有读完,如川端康成的《雪国》、被誉为最具争议性的毁灭性文学的《人间失格》;有的甚至还带着购买时的包装,《法学论文的写作方法》,脑海中对购买这本书居然毫无印象。回顾不算太长的阅读经历,我从为什么读书,怎么选择书籍以及如何进行阅读都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更遑论学以致用,这种漫无目的地阅读,日渐消磨了读书的动力,只剩下购书时的三分钟热情。(以调查数据和自身体验破题)

当我们认真地观察身边人的生活状态,会发现大部分都很迷茫,总是为了生存奔波,或者沉浸在互联网信息中,根本无法营造起静谧专注的阅读时光。相信很多人都会存在这样的现实困境,总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却无法激发阅读的动力,当我们认真地观察身边人的生活状态,会发现大部分都很迷茫,总是为了生存奔波,或者沉浸在互联网信息中,根本无法营造起静谧专注的阅读时光。相信很多人都会存在这样的现实困境,总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却无法激发阅读的动力,更没有办法真正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实现高效人生打好基础。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抵抗信息社会的多元诱惑,停下奔波的脚步,真正地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该如何学以致用,在阅读中成就高效人生呢。如果每个人都能爱上阅读,属于我们的“全民阅读”时代就真正的实现了。(引题)

最近,在高效导师萌微的推荐下,阅读一本颠覆传统读书思维的好书,叫做《高效能阅读》。作者是日本龙谷大学经济部客座教授原尻淳一,早前他总是自称为“劣等生”,在朋友的启发下,成为高效阅读践行者,每年都能轻松阅读三百本书。作者通过阅读百余册阅读方法的书籍,并结合自身阅读体验,用简洁平实的文字写成了《高效能阅读》,一度成为各大书店的畅销书,为我们迷茫的阅读生活指明了方向。(作者简介)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通过激发和保持读书动力、明确读书目的、设定读书环境、构建知识体系、高效能产出五大方面,提出来八十九个高效高质的读书技巧,旨在引导我们通过读书不断地提升自我思想水平,在信息繁杂时代成就高效人生。(逻辑主线)

在意识中形成与学问息息相关的“内在动机生成机制”。

作者在读书技巧01就介绍了达尼埃尔·佩纳克先生的“读者权利十条”,打破了传统意识中“必须从头读到尾”的强迫观念,开篇便营造了轻松的阅读氛围。作者在读书技巧01就介绍了达尼埃尔·佩纳克先生的“读者权利十条”,打破了传统意识中“必须从头读到尾”的强迫观念,开篇便营造了轻松的阅读氛围。读者权利十条

不读的权利

跳读的权利

不读完的权利

重读的权利

读不择书的权利

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

读不择地的权利

随意选读的权利

朗读的权利

默读的权利

这些简单易懂的权利,其实我们都懂得,只是在我们的意识中从来没有将其视为一种可以自主行使的权利而已,也就很难体会到阅读的轻松愉悦感。“读书应以自己的好奇心为原点,从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当阅读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好奇,认知的过程就会变得喜悦,学习的引擎变会加速。只有在真实的生活现场中培养好奇心,挖掘兴趣点,我们才能从漫无目的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逐步消除厌读的心理。从“2D学习”到“3D学习”。当我们在真实的生活现场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要学会站在现实社会的角度展开观察,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疑问并通过学习不断地寻求答案,这会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从“2D学习”到“3D学习”。当我们在真实的生活现场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要学会站在现实社会的角度展开观察,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疑问并通过学习不断地寻求答案,这会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遇见“座右书”。通过真正接触能够触动我们内心的杰作,深度体会收获的快乐。笔者真正开始阅读,是因为爱上了余华的著作《活着》,主人公富贵经历了跌宕创奇的一生后归于宁静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打开了我探知他人生活故事的视角。如今五年过去了,想到这本书依然心潮澎湃。

和作者进行深度交流。以往阅读过程中,对于作者的了解仅仅是通过书籍上的简介,没有尝试过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想来真是一大缺憾。通过了解作者,不仅可以大大地激发我们阅读书籍的兴趣,也会让我们在好奇心的推动下,试着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如此便能够更加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观点。

多倾听他人的读书观点。以往我们总认为读书的乐趣来源于自身的主观感受,很少与人交流观点。现在才发现,一个人读书总是会显得狭隘,而一群人读书却可以让我们以多个视角审视一本书。虽然参加大型读书会的机会很少,但至少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书评拓展眼界,有时候文字版的阅读感悟会更加理性平和。

“为写而读”明确读书目的

当我们阅读的意愿已经足够强烈了,又该如何开始阅读呢?这个疑问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才导致我们一直在漫无目的地阅读,不能真正地将阅读信息内化为特有的智慧。作者在前言中便写到,“在自媒体非常发达的时代,新型读书变得大有必当我们阅读的意愿已经足够强烈了,又该如何开始阅读呢?这个疑问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才导致我们一直在漫无目的地阅读,不能真正地将阅读信息内化为特有的智慧。作者在前言中便写到,“在自媒体非常发达的时代,新型读书变得大有必要,我们必须牢牢掌握阅读技术,否则一定会淹没在信息洪水之中,被时代大潮远远抛在后面。”“为写而读”“为产出而投入”正是时代环境的要求。学会高效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所有读者都能明确读书目的,真正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高质量信息,并形成专属的智慧,作者引用了梅棹忠夫先生的观点,“注重以行动为中心的读书吧”,读书已经拓展到了“为行动所做的准备”这一出人意料的领域。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色人事物,其中有不少让我们心生困惑的同事,也会培育梦想。为了追梦,我们必须有所行动,阅读便是实现自我提升最好的方式。正如作者所说的“为了提高行动水平而广泛阅读,进行实验,确定什么好、什么不好。如此一来,每天的生活都会变得切实而准确”。每一天都能切实而准确的生活,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高效人生吗?作者以他的一名学生为例,他的理想是成为新闻记者。

该学生刚进大学的时候,打算加入学校校报社。在和前辈交流之后,他对前辈们坚持采用原有的纸媒固守着校园的做法产生了怀疑,认为校内新闻应该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公开。他的大学生活和我们的大学生活是那样的相似,对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可他付出的行为却是我们一直不敢为也不愿为的,他为了实践自己的设想,自己创建了新闻网页,学习了社交媒体的相关知识、摄影技术等,最终实现了当初的设想。这个例子深深地触动了我,他就是带着问题学,并且学以致用的典范,拥有了人人艳羡的高效人生。

设定能够保持专注的读书环境打造家庭图书馆。

作者说,他的长年以来的梦想是生活在图书馆里。在内心深处,我对图书馆也有天然的好感,只可惜我们国家大部分小县城都没有设备齐全的图书馆,这也成为了阅读爱好者的一大遗憾。虽然没有办法真正打造家庭图书馆打造家庭图书馆。作者说,他的长年以来的梦想是生活在图书馆里。在内心深处,我对图书馆也有天然的好感,只可惜我们国家大部分小县城都没有设备齐全的图书馆,这也成为了阅读爱好者的一大遗憾。虽然没有办法真正打造家庭图书馆,但我们大多人的家中都有书房。看着自家无序凌乱的书房,瞬间觉得很是可惜,如此好的读书基地居然被自己白白浪费了。书中有作者摆放着2000册书籍的暑假和配套学习书桌的图书室,似乎能够嗅到温馨踏实的气息,想象着以后和先生、孩子一起并排坐在一起看书学习,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

利用“书脉”,使自己的思维体现的书架上。“书脉”,就是假设有一本书A,在它两侧摆放的是与A主题相关的书,按照这个规律摆放,书就会连成一串,形成类似“文脉”的“书脉”。这个概念让我耳目一新,原来书籍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摆法形成特有的脉络。

保持专注,沉浸在“伊恩时间”里。在专业术语中,精神集中的时间感觉(某种时间停止的感觉)被称为“伊恩时间”,能用钟表测量的客观的物理时间则被称为“柯罗诺斯时间”。沉浸在“伊恩时间”内,可以让我们时刻保持专注,也能激发我们潜藏的创造力。营造舒适专注的读书环境,可以不断地延长“伊恩时间”,帮助我们高效理解阅读中获得的信息。

构建成就高效人生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蓄积了阅读的内生动力,明确了读书目的,打造好了专注的读书环境,接下来便是真正地投入阅读之中,通过阅读获取能够提升自我的信息,内化成能够随时启用的智慧。掌握速读术。现实世界纷繁复杂,我们接触的信息良莠不齐,所以必须掌握能够从所有信息中迅速读取有效信息的速读技巧。那么读书有哪些读法呢,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速读呢?作者在本书中为我们详细说明了读书的技巧和速读顺序。

掌握速读术。现实世界纷繁复杂,我们接触的信息良莠不齐,所以必须掌握能够从所有信息中迅速读取有效信息的速读技巧。那么读书有哪些读法呢,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速读呢?作者在本书中为我们详细说明了读书的技巧和速读顺序。 速读小技巧:黑体字读书法;用便利贴字重要位置做标记;书是文本化的“笔记”;通过检索阅读,进行精准定位等。 

通过实验不断积累教训。能够沉迷在书中是我们阅读的良好开端,但切记不可照搬书中所有内容,试图直接运用于提升自我。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成功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却不可能复制别人的成功。我们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自  通过实验不断积累教训。能够沉迷在书中是我们阅读的良好开端,但切记不可照搬书中所有内容,试图直接运用于提升自我。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成功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却不可能复制别人的成功。我们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怀疑,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真正理解书籍信息,并内化于心。作者告诫我们:“通过读书所获得的他人的教训,要经常在实践中亲自验证,然后将结果转化为自己的规则。通过实践,对他人的教训进行尝试,有取舍地选出真正能用的教训,加以改编,使其适合自己。

”通过“类比读书”加快理解。“类比读书”包括垂直型阅读和水平型阅读。垂直型阅读,是成为专才的必由之路,在垂直方向深化特定领域的读书;水平型阅读是需要在水平方向阅读所有专业领域的书籍,意在成为通才。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难成为精通所有专业领域的通才,而成为精通某一专业领域的专才才是我们可以为之奋斗的成长路径。笔者作为一个法律人士,虽说一直兢兢业业,却没有深化法律专业领域的阅读,没有为成为专才而努力,五年来一直在原地踏步,确实不应该。而作者自就业以来,十多年始终专注于市场营销。作者说我们应该用七成的时间进行垂直型阅读,形成独特的“思想主场”。当思想的主场形成后,我们可以用积蓄在其中的知识去看待一切,不论什么都有“主场”(即专业或擅长的领域),这叫人很安心。当思想的主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可以底气十足地去洞彻不同领域的知识,使知识体系更加立体化。

“为写而读”,高效能产出

如果说阅读是内化于心的过程,产出便是我们外化于行的过程。读书可以分为“乐读”和“实读”,前者是指以读书为兴趣,以享受为目的;后者是指以读书为食粮,以产出为目的。我们大部分的人是以乐读为主,是为了休闲娱乐,而追求高效人生的人而言,实读是最为重要的,读书的目的在于产出。

阅读之前提出自己的假设。将视野集中在教学者的角度,假设自己阅读完成之后需要对全书的内容进行说明,需要运用自己理解的知识解答他人的疑惑。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假设,也就会有多个角度的内容架构。其阅读之前提出自己的假设。将视野集中在教学者的角度,假设自己阅读完成之后需要对全书的内容进行说明,需要运用自己理解的知识解答他人的疑惑。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假设,也就会有多个角度的内容架构。其实,写书评便是一个最为快捷实用的产出方法。书评的立意和破题均来源于阅读前的假设,逻辑主线则来源于验证假设的论点论据,亮点解读和立意升华便是我们对于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活用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记录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汇聚了所有优质的信息片段,也记录了所有的从假设到验证到假设的过程,活用读书笔记便是我们高效产出的第一步。通过将读书笔记中的信息进行分组整理,存入自己的知识库中,在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时便可以随时调用。

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著书立说。人类是喜欢表达并被评价的生物,读书便是其手段和食粮之一。深入阅读之后,高效产出,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化对书籍信息的理解和运用,更能指导生活实践。倘若真能著书立说,或许会影响一代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