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精选教育婚姻育儿

别再对孩子说谎,后果你承担不起

2017-11-02  本文已影响25人  赵大米_R
Tatiana Deriy

我爸爸、妈妈说话一点儿也不算数。

我爸说,只要我考了前5名,他就带我去坐过山车。

可我真的考了第五名时,他却说没时间,下次吧。

我妈妈也一样,她说我写完作业就让我下楼和小伙伴玩,可是我写完了她又让我弹一个小时的钢琴。

每到这时候,我都会想起电影《麦兜的故事》,麦兜的妈妈让他吃药,说吃了药病就好了,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

结果麦兜吃了药,病好了以后,妈妈却再也不提去马尔代夫的事了,麦兜再问,妈妈就说,发了财再说吧。

我理解麦兜,觉得他和我一样可怜。

以后爸爸、妈妈再怎么向我许诺,我都不相信他们了,全是骗人的!

哄孩子不是骗孩子

在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哄”字的第一个定义,即为“哄骗:你这是哄我,我不信。”第二个定义叫“哄逗”。

本来,哄逗才是带孩子的意思,可在许多父母的实践中,哄骗哄逗往往混为一谈。

比如,父母想让孩子做功课,孩子调皮,就是不想做,父母便以去动物园吸引孩子,引导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孩子认真完成了任务,兴致勃勃的等待父母周末带自己去动物园玩,可是到了周末,父母又不去了。

Tatiana Deriy

再比如,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听话,听话我就给你买玩具,孩子听话了,第二天父母又变卦了,以忙为借口,就是不带孩子兑现自己的承诺。

父母虽然用空头支票一时控制了孩子,孩子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但能控制多久呢?

父母对孩子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

没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因而也没有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孩子早晚会有个人意识,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会懂得好坏。

别让孩子在这个世界第一个不相信的人,就是父母。别让孩子学会说谎,就是从父母那里学到。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父母)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执行教育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承诺了孩子,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宁愿不承诺,也不要随俗便便就许下空头支票。

只有父母随时随地以自身的优良品德来影响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正直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时注重身教与言教的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后果。

儿童不可欺

孩子的心理与成人不同,成人面对失望会自己调解,可是从孩子不会,孩子的目的很单纯,如果达不到就会失望。

孩子对发现父母说谎这件事,感到失望甚至愤怒,是因为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不要说谎。

说谎的确是一件不道德不好的事,不少孩子都曾为说谎付出过代价,挨过父母的揍。

父母的思维很简单,你还是孩子,你不能说谎。

但是,作为孩子最容易的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都做不到诚实,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不说谎呢?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说谎是为了安抚吵闹不休的孩子。

日本有一本儿童教育书,曾经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作者在一次长途客车上看见了五岁的孩子吵嚷着:“我要香蕉!”孩子的母亲怕打扰周围的乘客,就说:“没有香蕉了呢!”她原本想就这样把孩子哄住,哪知孩子早都看到了行李架上的香蕉,坚持嚷着:“有!有有!”母亲没有半大只得起身,在行李架上摘了一根说:“吵死了,给你一根,别再吵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情景还有很多,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大多父母采取的安抚方式都是说:“没有那种东西了”或者“你要的没有了!”

Tatiana Deriy

孩子有时虽然暂时安静了,不吵了,但是一旦孩子知道你说的是谎言,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孩子会越来越不听话,甚至变本加厉的对你说谎。

成人世界中,“世故”与“圆滑”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这是生存的技能,但是孩子的世界很单纯。

孩子早晚会变得世故,但是在世故之前先让孩子学会诚信。因为诚信这东西,不是成人世界能教给孩子的。

所以,为了正确的教育孩子,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父母如果认为孩子的要求不当,应当平等与孩子沟通,将自己的道理说与孩子听。

提出孩子的不当之处,比如告诉他,车上这么多乘客,在行李架上取东西特别不方便,或者告诉孩子,刚刚吃完其他零食,再吃香蕉,肠胃会受不了的,回家再吃就消化好了。

这样说清道理,首先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对待,其次,孩子的认知里,会逐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