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色、性和自由的思考
我这一生横竖是浪费了的,不妨就拿我这一生来作个试验,看一个弱者怎样在重重的矛盾中苦斗吧!兴许我能达到生之完成的
—————巴金语(大意)
自从加入简书以来,已有四篇小说被锁定了。寻找原因,我觉得是因为个人问题。性格太耿直,说话不知道转弯,什么话都敢说。今天写这篇文章,决定不直话直说了,把我的观点隐藏在文字背后,不知效果怎样。
先说情:
情可分为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关于什么叫情?情为何物?这方面的论述太多了,恐怕就此写上几万字,也不一定能说明问题。读者的时间是宝贵的,我不想在此浪费读者的时间。所以,这个问题可以用具体的事例和感受来说明。但是,问题一旦具体到特定人的身上,又不免有局限性、片面性,唯恐失去了普遍性的意义。经过思考,我决定用陕北一位演员的唱词来说明问题,这位女演员叫:人人可以,演唱的曲目叫《想老汉》。这段唱词虽然被人称为酸曲,但唱词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因为是来自民间,所以特别接地气。比那些理论家们的高谈阔论更能说明问题,更能让人心领神会。
唱词是这样的:
想你想得呀不行么不行行
趴在地上画呀画人人
抽签打掛呀问呀么问神神
扒到树上摇呀么摇铃铃
柳条来敲呀么窗棂棂
穿衣找不到扣呀么扣门门
睡觉找不到灯绳灯绳绳
走路看不到圪呀么圪椤椤
没你呀难得呀不呀么不行行
开车踩不上油呀油门门
想你想成了个瓷呀么瓷人人
去了医院吊呀么吊瓶瓶
吃饭寻不见菜呀么菜盆盆
睡觉找不到炕呀么炕沿沿
上班没有心情情心情情
眼泪哭成个泪呀么泪人人
只能给你飞呀么飞吻吻
如果你是木呀么木人人
那我就是对牛弹琴琴
吃饭咬了呀嘴呀么嘴唇唇
每天想你的身呀么身影影
炒菜打翻了醋呀么醋瓶瓶
凉拌黄瓜煮锅里煮锅里
烧肉切成呀么切成了小丁丁
拉开窗帘瞭呀么瞭星星
心烦意乱盼呀么盼天明
吃一次豆角抽一次筋抽一次筋
找一回情人伤呀么伤一回心
石头上栽葱扎呀么扎不下根
手机上亲嘴急呀么急死个人
光发短信见不上人见不上人
害的咱落下个呀人呀么人想人。
这一段唱词,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可以给人带来象白云飘荡一样的想象力,却可以让人理解一个人被情所困的心情和处境。这同“几度春来春又去,几度梦里乱红遮眼迷。纵使最后劳燕分飞各东西,纵使花谢满地碾为泥,我依然愿意为你…………”是一个意思。从而也就让你理解了什么是情?情为何物?
每一个人对情的理解,都是每一个人的正确。
下面我们越过色、性,再来说一说自由:
世界上只有相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但这种相对,相对到什么程度,每个人的理解又出现了千差万别。结果,你对自由的理解,又影响了你的一生。如果把情与自由结合起来,问题就更加复杂了。这又是一个写上几万字,都不见得令人人都信服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采取以上方法,让第三方来说明这个问题吧!
法国著名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出生于公元1803年,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法国大革命最后阶段的拿破仑帝国时期渡过的。而这之后,发生了法国巴黎公社革命。他的父亲是拿破仑的热烈崇拜者,母亲是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的信徒。而他又出生在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这就决定了梅里美虽然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雄主义,但在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完全建立后,英雄主义又受到了无情的打击。到这个时期,资本已经统治了整个法国。象梅里美这样一个,从启蒙思想家那里,从大革命时期的历史里,吸取了精神营养的人,自然会感到苦闷和不滿。
这种不满在梅里美笔下,就变成了对自由的向往。他的著名小说《卡门》,另一个译名《嘉尔曼》中,梅里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举世闻名的人物:卡门。
梅里美把卡门表现为了一朵“恶之花”,赋予她某些闪闪发光的东西。卡门自觉地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对统治阶级的规范和法纪表示出公开的轻蔑。卡门性格粗犷,感情直率,野性未泯。在她身上集中反映了热爱自由的性格特征。当她爱一个人时,根本不考虑任何利害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她所爱的人甘愿冒任何风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当她发现所爱的人把她视为私人财产,约束和限制了她的个人自由时,她就不再爱这个人了。并且,别人的任何苦劝、哀求都不能动摇她的意志。因为,对于卡门来讲:“自由比什么都宝贵”。这也是梅里美塑造卡门形象的点睛之笔。
在十九世纪的文学中,梅里美对现实的不滿和他那资产阶级世界观中的个性自由原则,是梅里美独创性的标志,也是梅里美作品能够吸引人的原因。
通过梅里美的作品,我们应该对自由有了个人的认识了。
每个人对自由的认识,都有每个人的正确。
下面我们就应该谈色和性了。
蔡东藩先生在《元史演义》中说:“色如刮骨钢刀”,是说贪图美色命不长久。而宋朝王安石在诗作《亦和佛印禅师诗》中却说:“无色路断人稀”,指出了若世间没有美色,再好的风景,再好的人生,都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是:“再热闹也不过人看人”,这句话也暗示了两性之间的相互欣赏。
色是人的本性,食色性也。男人好色,女人为悦己者容。于是,男人有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气,女人又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无限的精彩。可是,正确对待色和性,并不容易。
柏拉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快乐都不如肉体的爱来的更巨大,更强烈,但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缺乏理性了。”
那么,怎样处理色与性的关系呢?在这里,我们来看看世界级的伟人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招见公安部长罗瑞卿和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时说:
“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些只是法定的。所谓的后宫三千,都是供皇帝玩弄的女性。除此之外,大小宦官还为他们宫外设宅,幽会各种情人。于是,上行下效,就有了金屋藏娇,勾栏妓院,把封建社会搞的乌烟瘴气,龌龊不堪。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这形似威严的皇宫,原来是妓院的衍生之所。随着时代的推进,妓院又同烟馆黑社会同流合污,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推向了灾难的深渊,生活在深渊最底层的就是中国的妇女呀!”
从此,新中国开始了取缔妓院,收容教育妓女的工作,从而在新中国彻底消灭了妓女。可是,毛主席去世后,妓女这个职业又重新在中国兴起,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笑贫不笑娼的社会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人们对色和性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性的过度和放荡就变成淫了,而淫的特点是:表面很美好而里面很邪恶。
我是搞“性文学”创作的,在如何把握好性与淫的关系上正在探索。但要想把握好这层关系,就离不开对情、色、性与自由的思考。我的思考很不成熟,今天写出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盼望广大读者,简友们能对此发表自己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