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2021-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飘香酒坛

突然被问最喜欢的书时,懵圈一阵,搜索片刻,还有印象的就是《一个人的朝圣》。

故事是这样的,65岁的哈罗德于某天早晨接到老友奎妮·轩尼斯的一封告别信。

因为奎尼得了癌症,在贝里克郡的一个疗养院内,离哈罗德居住地大约627英里。

哈罗德想写回信,但是对于久别未见,且有过恩情的老友,什么样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心中的感慨,加上对这位即将离去的老友的惦念,纠缠在无尽的思绪中。

就这样,无准备,无告别的,老人就踏上了徒步去看望奎尼的路,65岁87天徒步627英里!

没有补给,没有户外装备,连与妻子告别都没来得及,甚至就拖着出门丢垃圾的鞋子就踏上了行程。

因为它有几点触动着我。

1、盼望亲人到来,可延续生命时间

那种对远方亲友的惦念,坚信面对面的话别,是对亲友与自己最好的交待。这是一种期待的过程,以为可以通过自己的“朝,圣”来延长亲友的生命。

记得97年时,我还在昆山的一个工地上,一上班,就接到家里打来的长途,通知我父亲病重,希望我速回家。现在昆山回家不过2-3个小时,那个时候,一天就一趟火车,且是要一夜8-9个小时的车程。我哪等得了呢?汽车多,可以先到南京再转汽车回合肥。

一路上,满脑子都是爸爸的音容笑貌,爽朗的笑声常常飞过半个村庄,那么健壮的老爸怎么可能病危呢?一定是有什么事想见我了。

堵车、转车时,我更加焦虑地想,爸爸不会是病危,一定会等我回去的。因为爸爸最爱我,小学5年级甚至初一时,爸爸晚上回家,都会将熟睡的我抱到自己身边。

对于我的要求,爸爸从来都没有说不。那时家离集镇步行要半小时以上,只有那里才能买到油条,因为我想吃,爸爸都会放下手上的所有农活说:“等着哈!”还常常因为这样而耽误家里的活,回来被妈妈吵。

爸爸为了带我看《九色鹿》,骑车30里路带我去市里的电影院。爸爸这么爱我,一定会等着我到家的,或许压根就没有病……

家里电话给我时,爸爸已经离世了。怕我担心,所以只说病危。其实,一路上我也想到了,“既然是病危,为什么不在医院?而在家里呢?”  

但是,我不愿意相信,总想着父亲一定会见我最后一面的,我也应该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所以一路狂奔,倒多少次车,都要赶回家。

2、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一句口号。

之前为了去西藏,为了防备高反,朋友一边健身一边喝各种药物。准备几年了还没动身。我们呢?趁着假期,提着包就上路了,的确在起初的两天有点不适,但是慢慢地坚持走下去,后面也就适应了。

就这样还自驾到珠峰大本营宿了一夜,晚上与爱人一起在珠峰脚下拍星空,什么样的事情有此刻浪漫呢?

直到今天朋友的西藏行还在准备中。

如果哈罗德为了遥远的路途而准备,焦虑。那么探望奎尼必将成空。

3、人需要冷静下来反思自我和审视世界

哈罗德因为离家,给自己与妻子莫琳一个各自清空自己的机会。对于整日斯守的中年夫妻,大多都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分开后,莫琳才感受到,原来每日“相对无言”的丈夫,仍是自己最深的牵挂。原来几十年一尘不变的丈夫,也能做成“大事”。原来丈夫死寂的心里,也是有自己的责任。

哈罗德也同样在寂寞的旅途中,反思着自己,重新审视着自己的世界。

我是住在单位的大院里,单位里的生活,就像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写的那样,邻里之间,和善信任,谁家有一份好吃的都会分享,谁家有事全村都知道。

单位大院里也是这样,大家都知道你在家,必须天天一起散步,一起习菜,一起家长里短。常常一起做饭,一起吃。今天懒,不想干活时,谁家都可以呆一天。或者谁都可以管你一天,几天。

如此看似热闹,温馨,生活幸福。但是就没有自我,没有方向。如果不果断抽身,就会泯灭在这“温柔乡”里了,适当的时候,要给自己一个清空内心的机会。

《一个人的朝圣》触动着我生命的痛点,所以,我看过的书中,就它印象最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