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高质量单身”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题目。拒绝“高质量单身”,并不是和所谓的“低质量”相对,而是要表明一种态度——太多人受“不如高质量单身”之类的文章的毒害,还沉浸在自己创设的看似优越的小小世界里。所以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我们这些单身狗清醒,“单身”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不是自己给自己戴的“高质量”的高帽。
有人会说,你看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XXX是个女强人,35岁那年才遇到自己的真爱现在过得多幸福”。又比如“XXX很早就结婚了,娃子都两个了现在要离婚”等等。所有这些类似的文章只会论述一个观点,那就是“我单身因为我追求高质量婚姻”。当然这个观点成功的例子多的去了,且不说字是自己码的,想怎么写都行又没有人求证;哪怕是真的,电视上每天那么多新闻都是真的,而“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就是因为它有“独特性”,你确定你身边有特别多“单身狗等待高质量婚姻”的成功案例吗?
我们都不可否认,最幸福的生活就是最为平凡的生活的样子。“童年,读书,恋爱,结婚,生孩子,养孩子,孩子成人,带孙子”这些简单的文字构成了一个女人平凡的一生。
也许你会说,这个观点太俗。我们就是在传统的教育观下被残害的一代。人只有一生,我不能过得特别点吗?我不能不要孩子吗?我不能全世界到处流浪过我想要的生活吗?是的,你可以。历朝历代“特别的人”有很多也很有名,屈原杜甫一生不得志,却留下了这么多珍贵的诗词歌赋流传千古;世界上公认的伟大人物科学家牛顿、音乐家贝多芬、哲学家康德甚至是童话传说安徒生,哪一个的成功不是孤独造就的?如果他们都去过平凡的日子了,谁来进行这伟大的创作流芳百世?
我就想问一句。平凡的我们有他们的智商和情怀吗?抛开“伟大”和“流芳”不说,他们的一生真的幸福吗?
前几年在新加坡工作,刚去的时候就有好心人提醒说,在新加坡千万不要先提“家庭问题”,比如你看一个女人应该是孩子都上初中的年龄,也不能先开口问“你孩子在哪儿读书啊”,也许人家根本就没有孩子,甚至都没有结婚。新加坡虽然祖上华人居多,但是现在的教育和发展让新一代的人更多地去接近“白人文化”而不是“中国传统”,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因为这里还涉及到“弱肉强食”和“面子问题”。那么白人的独立让他们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你看我一个人也过得很好”,所以3、40不结婚没小孩的真是常事。我不知道在她们眼里是不是真的觉得一个人也很幸福满足,但是在我看来,大多数这样的女性脾气都很怪,她们特别敏感、易喜、易怒或者是有和普通人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之前网络上的一个段子——“你努力工作听歌阅读旅行玩乐,学习各种技能,你觉得生活很美好,但在你父母和亲戚眼中,你不过是个还不结婚的神经病。”
不要相信那些自己孩子都已成家的长辈们安慰你说“没关系,找人还是要擦亮眼睛慢慢找”,其实人家心里的台词是“你慢慢找慢慢老越不可能嫁的比我闺女好”。
婚姻是一门学问,但是你得有对象结婚才能接触这门学问。所以脱单更是一门学问。
不要再沉浸在“不如高质量婚姻”的陷阱里了,成功的例子那么少你确定就是你中头奖?单身,一定有单身的原因的存在。既然你自己都例举的出来什么“工作环境全是女的”、“总呆家里太宅”、“遇不到自己喜欢的”、“钱还没赚够”,那么你就该换换,该玩玩,该遇遇,该赚赚啊!我不相信是有自身条件多么差的人找不到对象,是有多想谈恋爱的人却找不到方法和途径。所有的这一切借口其实只有一个“我觉得现在这样还好”。那你就保佑一辈子就这样“还好”吧,保佑时光不老,朋友不散,父母青春。
我之前就说过我写文章不会举“别人的例子”更不会讲“解决的方法”,因为人生太可变,你们也太可变,而我作为一名老师从小就被教导不能“误人子弟”。既然本文的中心是在说“单身绝对是有原因的”,那么我就先来挖挖自己的原因,在你们乐的同时也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想想——这么优秀的自己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找不到对象?除了那些客观因素外我真的没有什么自身的原因吗?
我今年26岁。放心,我不是要说历史,我只是想表达我都26岁了,才在一个月之前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染发。你说在这26年里看到身边的姑娘这么美这么时髦,难道我从来没想过染发吗?当然不。那为什么别人一跟我提“染头发”我都会摇头呢?原因有三。其一,从小家教太严,什么耳洞啊、染发啊、酒吧啊完全都是没想过的事。其二,染头发,染了第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然后就停不下来,本人太懒觉得太麻烦,而且新头发长出来很难看所以不想染。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每次去洗头发都要被夸一遍头发发质好还特别黑,所以一直把黑色的顺长直引以为傲,也怕今后头发会坏成枯草。
所以总的来说,第一个单身原因就是“人太懒又想太多”。26岁了,只会打个粉底画个口红,衣服只管舒适不舒适,仗着自己个子高从来不穿高跟鞋——这哪里像个女人。想找个帅哥吗?那前提必须是可以让别人带出去有面子的会打扮的美女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绝对是世代流传的真理。而这些女人就仗着自己天生的“不丑”来对抗世界的潮流,那么必然也会被潮流所淹没。
染头发这个事情还没说完。
当时是和朋友一起去染的头发。后来朋友告诉我,那个理发师跟她说“像你朋友的长相身材身边应该会围绕很多男孩子的,如果不是,那一定是你朋友情商低”。
听完这句话我真是哭笑不得。笑,当然是人家觉得我美;哭,人家觉得我单身是因为低情商。我承认,在男女的世界里我真的是情商低。
从小就不喜欢陌生的男子碰到我,不小心都不行;绝对不会主动接近任何男生,即使是自己喜欢的;字典里从来不存在什么“男性朋友”,不相信纯友谊;觉得没有可能的男生一点机会都不会给,扼杀在摇篮里;他喜欢皇马而我爱巴萨,就觉得两个人三观不合。太多太多了。就连老妈一连给我介绍几个对象,还没见面我就都把人家一竿子打死了,然后我妈就再也没管过我。
所以单身的第二个原因是——永远忠于自己的直觉,不给任何人接近的机会。
这个肯定就和各方面因素有关,比如家庭环境,比如自身的经历,比如自己的性格。我们总是会说,如果恋爱非要我把自己改了的话,那何不找一个不需要改变自己的人呢。可是换个思路想,说不定我把自己改了就能遇到能够包容自己各种缺点的爱人呢?说白了,就是太自私。怕付出和回报不对等,觉得“门不当户不对”不对等,想要的和实际的不对等。可是,亲爱的,这个世界上尤其是爱情哪有那么多公平可言呢?所以勇敢的相信爱情,多卸下一点防备是我要做的首要事情。
不要沉浸在“高质量单身”的谎言里。承认吧,为什么我们单身,因为我们确实有不可触碰的痛点。因为我们确实需要改变。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用事业用房子用车子来给自己安慰,我们也需要一个伴侣在身边可以支持可以依靠。
这个时代也许一个人真的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人生只有一次,婚姻的“敏感期”也就是这几年,也许过了这个敏感期皇帝逼你都不会想结婚。所以,你确定一个人的日子真的会比两个人好吗?
所以走出谎言,找到自己症结所在试着让自己有所改变。接受现实,人家过的日子我们也要过,到以后人家过得一般的日子我可以过得更好。这才是踏出单身狗行列最终逆袭成功的正确步骤。
阿林于2017年2月2日写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