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世上所有的所有,都有因果

读胡赛尼《追风筝的人》,几欲流泪。为哈桑的忠心,为阿米尔的懦弱,为爸爸的冷漠,为拉辛汗的理解,为索拉博的沉默……
风筝,一线牵的是亲情,友情,也是救赎和成长。
小说讲述了阿米尔由于自身懦弱亲眼目暏“为他,千千万万”而不辞的仆人哈桑遭受惨无人道的伤害后,不愿意面对自己愧疚的内心而陷害哈桑,逼迫哈桑离开。而阿米尔并未因此释放内心压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断受到内心正义灵魂的拷问,记忆不断浮上脑海,迫使他在多年后,重回故里,在哈桑儿子索拉博的身上找回救赎之路,最后,“为索拉博,千千万万”。丨


世界上所有的所有,都是有因果的。
阿米尔懦弱,胆小,嫉妒心又强与父亲的威武,自大而又冷漠分不开的。阿米尔母亲因难产而死,阿米从小就缺乏母爱,在父亲的“罪恶论”中,是他剥夺了母亲生存的权利,是他损坏了父亲高大威伟的形象。
在父亲的心目中,只有烟酒与生意,对阿米尔有的只是嫌弃。他对阿米尔的问题只有一个字的回答或弃之不理,对阿米尔引以为豪的创作置若罔闻。就连最廉价的物质享受,阿米尔也要和哈桑分享。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后面还竟说自己得了癌症;为了赢得斗风筝比赛,阿米尔竟血手淋淋;为了得到战利品风筝,阿米尔竟牺牲了朋友哈桑的尊严。一步错,步步错。阿米尔挣扎在谎言与懦弱之间,在了需要救赎的泥滩。
哈桑是阿米尔仆人的儿子。种族,信仰,地位上的差异,导致了二者行为上的迥然不同。哈桑处处帮助阿米尔,伺候阿米尔的衣食住行,陪件阿米尔的成长,成就阿米尔的虚荣,任由阿米尔的撒气,在阿米尔陷入困境时挺身而出,可谓“为你,千千万万”,原谅阿米尔的袖手旁观,原谅阿米尔友情的被判,原谅阿米尔的诬陷。一切一切的忠心,后来阿米尔自责救赎的源头。
哈桑,一个仆人的儿子,一个浪女的后代,一个残缺的兔唇儿,低矮的泥房是他的住房,在他的观念和世人的眼光中,活着就是主人最大的施舍,更别说主人时不时给予的关爱。“效忠”是他生存的价值所在,是他报答主人的唯一方式,对于少爷的索取万念不辞,“为你,千千万万”终身不悔。
索拉博,是哈桑的儿子。在哈桑为保护阿米尔老房牺牲后,需要救赎的阿米尔又一次在索拉博问题上退缩,在与懦弱自私多次斗争中,在愧疚的呼唤下,阿米尔终于战胜人性中的弱点,承认索拉博是他的侄子,拯救侄子也是拯救自己,是为自己年少犯下罪恶的救赎,是纯洁友情的救赎。甚至,最后“为索拉博,千千万万”,是命运的轮回,是成长的终结。
追风筝的人,是你,是我,亦是他。风筝,是自由,是希望,是友情,是世间美好的一切,愿我们每人手中都牵着一根线,走向未来,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