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5
于丹教授的委屈
(夜议综合)約稿
作者:古桨
于丹教授,女,1965年6月28日出生于北京。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学者。
2006年“十一”黄金假期,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专题讲座“于丹《论语》心得”; 2007年春节期间,“于丹《庄子》心得”亦在“百家讲坛”播出,均掀起好评如潮。2007年“十一”黄金周,在央视“文化访谈录”中,播出“于丹·游圆惊梦”讲解昆曲,其气定神闲,语言天成妙趣!
2006年以来,她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先后为国家部委、机关学校、企业单位等作了上千场传统文化讲座。为推动中华优秀古典文化交流,于丹教授多次在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应邀做了大型公益文化讲座。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译为30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行,外文版销量达40万册。 简体中文版累计销量达600余万册,并多次再版,
由于于丹教授年轻勤奋,功力雄厚,自2006年到2012年約六年间,約39岁的于丹教授,就成了中国且有世界影响的“网红”、 文化教母和心灵鸡汤大师 。
于丹教授被轰下台的厄运:
2012年11月19日 晚,石小梅、王芳等十位国宝级昆曲大师,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内,上演“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 十位昆曲大师演出结束后,主持人赵保乐说了一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来听听内行的于丹老师给我们讲讲。下面坐着的好多是资深戏迷,跟于丹相比也都称内行。赵保乐一句话引发意见。“我实际上坐在第一个嚷出来让于丹下台的人附近,在听到于丹要上台之后连抽冷气,听她说了几句之后又大声嚷出来“于丹下去吧”之类的话,带动了场子里其他人,于是起哄声此起彼伏,最后于丹匆匆下台了。应该说,如果没有这么个莽直的、面对剧场喧哗者愿意用喧哗方式制止的人带头,可能也不会发生这件事”(本段来源于网络文章当事人语)。最后,于丹说了声“把敬意都留给老先生们”,就下去了。
举办方“普罗之声艺术”总监王翔表示:“于老师就说我代表观众向我们的老艺术家表示感谢,然后给所有的艺术家鞠躬,这个不感人吗,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呢?有人说她穿的衣服不好,于丹老师盛装出席,你穿得破破烂烂的来看昆曲吗?”(本段来源于网络文章当事人语)
于丹教授说完走下台,这本是一件平常且常见的事情,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时众人哗然!从此,“心灵鸡汤大师”走下了“神坛”,六年的“神位”一降到底!
事已过去十年,仔细想来,还真有点不解:
一、在央视“文化访谈录”中,曾播出“于丹·游圆惊梦”讲解昆曲,她虽不会演戏,但在戏理上看来她也是昆曲“内行”人。
二、2012年11月19日 晚,石小梅、王芳等十位国宝级昆曲大师,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内,上演“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 大师们演出结束后,主持人赵保乐安排于丹教授,在将要结束时上台讲几句,应是常理。一方是国宝昆曲大师,一方是受过央台昆曲专访的教授,大师专家和教授同台赞美互敬,这不是十分当然的吗?
三、各种大型聚会,人多事杂,各种事都可能发生。这次大师演出,大量是北大校外爱好昆曲的观众。即使爱好,也是花钱买票进场,当然他们也想多看演出。据在场人讲述,只有几个人讲“于丹下去吧”,没有人让她“滚下去”。
哈哈!众媒体加油加醋的广泛报道,给公众的印象不是台上的人在“起哄”,而是媒体在“起哄”!
四、于丹讲坛六年,学界没有人说个“不”字。她是著名文化学者,讲的是“于丹《论语》心得”,“心得”,即读书“感受”,不是“寻根研究”,只是通俗的“心灵鸡汤”。 她的“心灵鸡汤”赶上了时代,在十年前,中国人已解决了温饱,缺少的是与温饱匹配的心灵“鸡汤”,时代造英雄,这也在情理之中!现在,人民日报网的“夜读”,又成了大家欢迎的、现实版的“心灵鸡汤”。
五、奇怪的是,在于丹教授六年“红时”,业内,确少有指责。现在,各种指责都有。但最不可理解的是来自“业内”的,大有“砸砖”之感!
于丹教授请记住:媒体是“嘴”,他可以说很多好话,也可以会把事说的一钱不值。当然,这不是指一般媒体,指的是缺乏道德原则的媒体!
你还年轻,六年的红毯是成就,海外的讲学是本事,你会有更大的发展!
笔名:古桨
香港公立都会大学经济管理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