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之家

人生其实真的靠选择,谈钱不伤感情

2020-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左道凡

毕业后3年,你基本上工作已经熟练了,虽然绝大多数人3年内是做不到高层的,但这个行业的门门道道,也都该清楚了。

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了几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行业是个大行业还是小行业?行业里最大公司的销售额,你该知道了,即使不知道,金额的量级你总该知道吧。

行业大小决定公司规模,用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话说就是,水要大,鱼才大。

公司上不了规模,你在职业能力和职业通道的提升方面,收获就会有限。

这个行业处于什么阶段?新兴?成熟?夕阳?

这个不用多讲,越新的东西,人越少,机会越多,空间越大,当然,风险也越大。

如果你换行太频繁,意味着你在新行业永远处于职场的最底层,你根本没有机会去挑战高难度任务,打磨自己可以在不同行业迁移的能力。

无论在哪个行业,职场对一个人能力的要求,其实是类似的,有几项能力可以说是底层能力,是可以迁移的。

比如当众发言,甚至当众演讲的能力。

你可以理解成一个是坐着说,一个是站着说,站着说要比坐着说难得多,虽然有人坐着都说不清楚。

比如协调资源的能力。

包括且不限于搞定客户、和同事拉帮结派、跨部门撕逼、说服上司投入资源精力。

再比如,建立起思考问题的框架,甚至不止一个框架。

这一点说起来很虚,其实非常重要。

人家说“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个是,我只考虑了“钱”的因素。

但是换行业找工作跟谈婚论嫁一样,你不能总看钱对不对,你还得谈感情吧。

谈感情放到行业选择上,就是所谓的兴趣。

不过我发觉一般钱给够了,很少有人会没有兴趣,除非真是挣够了,28岁退休那种。

所以结论就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那就看钱好了。

第二个是,不要迷信行业。

这句话有点拗口,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很多烂人机缘巧合进入好行业,拿到高薪酬。

我说的烂不是人品,而是能力。

他挣的钱是比你多,但你不必因此而自卑。如果他不踏踏实实干活,一天天就想着混日子,高薪酬大概率不能持久。

而我们踏实干活的人,也别太封闭,在人生选择上要有战略思维。

如何把一份工作干好?这是一个战术问题。

这份工作值不值得我干?这个行业值不值得我呆?这就是战略问题。

第三个,不要被行业塑造了。

我接触过不少行业,有些行业的人普遍鸡贼,有些行业的人普遍厚道实在。

这很正常,西谚说,“You are what you do.”你干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混哪个行业,就容易沾染这个行业的习气。

不要这样,虽然造化弄人,我们在命运面前常常有无力感,但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主动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