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存在的意义

2020-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仙亦恋凡尘

不经意又过了一个生日,人生大半已过,或许还能有30年的时间可用。要怎样才能过得满意呢?

说世事,世事繁华,喧声闹语,不过幻相;说财富,财富摄人,你争我夺,无非浮云。佛法有时也把我弄糊涂了,红尘是看破了,但欢喜的境界又没有达到,不知所为,自苦而已。如果我不是还有30年,只有3个月,3天呢?该做何想?人,生而短暂,一些蜉蝣的生命不过一天。宇宙中,人又何尝不是蜉蝣。昨天看一个讲时间和宇宙的纪录片说到,在宇宙的纪年中,给所有生命形式存在的窗口期,其实只是那么一瞬间。时间本身没有意义,只是事物不可逆的变化模式而已。

不管时间长或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你的存在所赋予的意义。可说到意义,几乎是无解的,又几乎是随便可解的。每个人都有对意义的看法,只要他活着,自然就有自己存在的意义。

“有意义”或“没意义”,我们先不讨论意义本身,先讨论“有”和“没”。这两个相对的词,定义出一个坐标系,只有在这个坐标系中找寻所谓的“意义”。这个坐标系的参照物是什么,“意义”就是什么。把参照系定为财富,挣很多的钱就有意义;定为权,当官就是意义的评价标准;定为学习成绩,那么做学霸就很有成就感;定为为人民服务,那么做义工、学雷锋就很快乐。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意义”,依托于事物的表面判断“意义”的有无,成就的大小。生活中,社会里,大家大多都这么认为。这或许可以称为“现实意义”。

我们还可以考虑实现“意义”给人带来的影响。“意义”实现了,很开心,很得意,很满足;没实现,很失望,很泄气,再努力。“意义”的实现能够带来满足感,那为什么不能以个人的满足感作为“意义”的标尺呢?确实可以这样做,姑且称为“心理意义”。当你种下一盆小花,看着它发芽成长,开出娇艳的花朵,很满足,很有意义,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心理意义虽然也依托于行为或事物,但却不以实物得失为考量标准,而注重个人的内在获得。比如说,学习中成为学霸,很有现实意义。但如果没考好,不是学霸,只要认真学习了,自己有长进,有收获,也能很开心,很有意义。心理意义是第二个层面上的“意义”。

其实,佛祖想要教导我们的正是存在的意义。无论是现实意义,还是心理意义,我们都没有跳开人类的思维和观感的局限,尤其是无法摆脱从出生开始就受到的社会化的教育,因此无论我们怎么看待“意义”,我们都只能在这个尺度上去选择意义的参照系。佛说,这一切都是虚妄。倒不是说这些不是真实存在,而是用人的尺度和观念的束缚,不能正确地或完整地理解事物真实的存在和变化。

事实上,人类就像鱼缸里的金鱼,出不去,也看不清外边的世界。但凭借自己的感官,也形成个世界观,而且非常坚信自己的正确性。想象一下历史上曾有的对地球的看法就知道了。只有到了近代,科学仪器延伸了人类的感官,我们能看得更远,听的更清,这才“纠正”了很多认识,并认为是“科学”。历史上的曾有的迷信就不是“科学”吗?谁也不能保证今天的科学不是一种迷信,一种只忠于人类感官的“迷信”。我们知道万有引力,甚至能精确计算它的大小,但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万有引力。我们知道质能转换,但还不懂为什么会有这么精确的转换。宇宙不该是无序的吗?怎么还存在这么多精确的公式,让这个宇宙运行的比钟表还准确?

佛一直在告诉我们,人类的感官不可靠,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可靠。你依靠这些来认识世界,而这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据说牛是色盲,进化中,它不需要看清颜色,于是它的世界是黑白的。如果牛可以跟你对话,那它不可能给你描述一个绚丽的世界。你以为人不是色盲吗?呵呵,呵呵,佛祖都要笑出声了。因为人只定义了自己能看到的东西,颜色是人定义的。所以人总自以为是万能的,其实人所做不到的,自己完全不知道,就像鱼缸里的鱼无法在鱼缸外游弋一样。

因此,佛还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尽虚妄。生物进化发展出的感官系统,只是为取得生存条件建立优势,没有发展出那么强大的功能来认识真正的世界。要断掉六根,要灭掉由这六根而成的相,这样才有希望脱离束缚,从一个全新的层面认识这个世界。等有了这种能力之后,你才知道何为真正的意义。

怎么做呢?打坐参禅,醍醐灌顶地去悟?或许吧,我是没有悟,不敢说什么。达摩都面壁了9年,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呢。悟,就是“吾心”,自己的心是没办法用语言描述的,描述了你也是听不懂的。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流行看三维图。一堆乱码一样的图案,你一直盯着看,在某个奇妙的时刻,中间就浮现出一个三维的图案。有的人很快就能看到,有的人却怎么也看不出来。急切问别人怎么看到的,只能回答说,盯着看就行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