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日记 | 参加棉花糖「第三届·新情商研讨会」有感
文 / 玘玘妈妈
今天是2021年新的一天(1月2日),晚上刚刚参加完棉花糖的"新情商"研讨会,虽然路上来回接近3个小时,身体非常疲劳,可是心中却得到了满满的启发,夜不能寐,起来记录下自己心得和体会。
对于那些儿童抑郁症的数字,已经不用强调过多了,我很清楚这在我们国家孩子和成人的高发心理病。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悲剧。除了扼腕叹息之外,更多地是反思如何预防这些悲剧不要发生在自己的家庭里,不要发生在自己亲朋好友的家庭里。
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真知,真相的原动力,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缘际会,很容易迷失方向。
就如同我在「修行圈」里看到的 「五毒」(佛教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日日进步,每天成长一点点,知行合一,三省吾身。
听了刘博士在研讨会上提到的「童年创伤」环节,颇有共鸣。在回家的地铁上,脑海中不断浮现,自己有对儿子做过什么,可能会带给他心灵带来“创伤”的事情。
那天,孩子执意想自己购买船票,这背后其实是他想体验成人世界买票互动的需要。外公和我采用成人的思考方式,以及赶时间的心态,觉得已经买好了船票,不必再多此一举。
可孩子却执意要在排队窗口,让售票员给他“真正出票”。并在没有被满足需要后,开始在候船室里大哭大闹、撒泼打滚。
于是,那个「社会化的我」出现了,对自己说:
“必须严厉制止孩子的行为,别给大家添麻烦,后面排队的人已经开始不耐烦了。”
“不能让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哭闹,这实在太丢人了!”
于是,「嗔心」累积到一定程度,开始爆发。我在公共场合责骂了孩子:“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无理取闹!你如果想闹就在这里闹吧,妈妈要走了,船要开了!”还动手打了孩子屁股。
一时间,小新老师说的“止损”,全部抛诸脑后。回想起来,在后悔不已的同时,也不禁感叹:育儿之路任重而道远,真的是还要继续修行、学习、自省,自己的能量积累也还远远不够。正好,通过晚上的讲座补回来了!
回归到今天讲座的收获上来。
研讨会上,刘博士也现身说法,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当她在整理孩子少年时期书籍的时候,发现了一张儿子考了50分的试卷。面对这张卷子,她心里对孩子充满了愧疚和抱歉。夹在书里的卷子,意味着儿子当时的害怕。她自问:“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去哪里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同时,她也抛给了在场的家长一个问题:“如果孩子考50分,你是什么感想?” 会场上,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来到棉花糖上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可见「转念」做得非常到位。
“太好了(大宋的经典语录)!你这50分是怎么得的?能告诉妈妈吗?” 相信能说出这番话的家长,内心一定是能量满满的。的确,父母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要给他们积极正向的暗示。
在「得到」上搜索刘博士介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庆,摘录一段精彩的话,分享给大家——
“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