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投稿百味人生

太阳和月亮有各自的光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33人  有财之前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对于我来说,开头难吗?难!仅仅是难吗?不仅仅是难!

      茫茫的苍穹下,太阳有太阳的光亮,月亮有月亮的皎洁,而可见和不可见的星星也在闪烁着自己的光辉。这是每个人都能一一对应上的,对应什么呢?对应的是我们心里与别人的比较。

      比较是双向的,正向能激励大家发现与别人的不足、方向的准确度、头脑的灵活性、语言是否恰当、人际关系处理是否灵活等等,这些都能让我们获得动力,激励着我们努力去做的更好。但与此同时,它的另一个方向就会让我们痛苦,社会本身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也造就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身处塔尖或者顶层的只有极少数,大部分我们都是中层或者底层,如果一味地向下比较,那人就会自我感觉良好,开始懈怠、骄傲、懒惰,甚至会低级趣味,近而丧失人的理想;如果一味地向上比较,那可能由羡慕变得嫉妒、不知足、不满于现状,进而抱怨工作、生活和社会,最终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同样也丧失掉自己的理想。说到此处,我给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莫扎特的。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大师之一,他的光芒可以说是无数光环加持——2岁跟着宫廷音乐师的父亲学习音乐理论,3岁能用钢琴演奏乐曲,4岁开始正式学习钢琴曲,5岁不仅能完整弹奏钢琴曲,而且能自己开始创作,这是大多数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了,但是,莫扎特不仅如此,6岁跟着父亲在慕尼黑、米兰、维也纳、巴黎等音乐艺术圣地进行音乐巡回表演等等光环。就是这样一个从儿童,甚至是婴儿时期便开始展露音乐天赋的艺术家,在25岁那一年离开了家乡,去了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而且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个人,此人便是舒伯特、李斯特和贝多芬的老师——安东尼奥·萨列里(意大利大师级作曲家),而安东尼奥·萨列里正是由于嫉妒莫扎特的风华,进而走上歧途,陷害了莫扎特,让莫扎特在35岁那一年与世长辞,这一切均是安东尼奥·萨列里由比较之心的负面造成的,就像这样的大师级的人物都难以避免比较之心,那普通人也很难避免,所以要正面的接受才是良方。

      第二个故事是我身边的一个人的故事。2013年我在公司认识了李健(化名),他比我大3-4岁吧,我被分到他手下做事,来熟悉公司的情况,因为刚到新公司开始工作,年轻,冲劲大,想尽快把自己当能力展示出来,获取快速转正,但是我得到的工作内容与流程太过简单,让我觉得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因此适应工作太慢了,为了改变现状我趁一次中午吃饭的时候,拉着他在外面聊,我把想要尽快熟悉公司的情况和尽快承接项目的心情告诉了他,结果我换来了意想不到的回复,他把公司上上下下负面的情况告诉我:什么这个人与那个人不和,这个项目干的活太多,那个甲方太罗嗦,有哪几个活没发足提成等等。让我瞬间觉得要么是公司有问题,要么就是他有问题,但是我对这个行业和薪水认同的情况下让我坚定了一下想法,就是申请换一个人带领我入这个门,同时也多向了解信息,就这样我向人事申请了,好在李健(化名)正好请一段时间假,换了带领我的人。到工作1年后的时间,我见证了他从准设计总监一落下滑至一个普通美工,其间与工程部对接中,不让我们与工厂接触,结果缺少图纸、材料采购不及时等导致项目逾期完成;所有的项目都要他与甲方一一对接,而且所有的方案都要按照他的想法和思路走下去,不得擅自增减,导致他因项目过多迟迟无法出新的设计造型而丢失客户;但是到了年终闭门会议的时候,这一年下来丢失的客户,项目上的失误,未完成的业绩总要有人来负责的,谁来负这个责任呢,同样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但是他的解释只显得苍白,正是由于他一味的怕被比较下来而走了错路。

      所以谁又能看透别人呢?别人能看到的只是你的局部,这时片面的,我们怎样想的和我们的幸福应该只有自己清楚,无需用来比较,更不能让他人的言行来判定。对于别人的生活、工作等模式我们仅供参考,万千模样都有苦有乐,去体会其中滋味才能避免比较之心的负方向带来的影响,不卑不亢,方能运筹帷幄于天地间。

      当然我所述的仅仅是我所述的,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你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螺丝钉”。你不必长久的生活在别人想让你看到的环境中,更不必活在别人的影子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