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倾向的脉络(四)

2022-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陌路听雨

孔夫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于国人又何尝不是?民鲜久矣!

中庸之不存,非过必不及。过者活在无私奉献的时代,人们用一种近乎神圣的思想要求自己,自觉的去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与力量。人们对于公与私的界定超出了中庸合理的界限,甚至,连最起码的性爱都变成羞于出口的禁忌,连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都理解成“消灭性欲”,可怜不?可怜!

羞涩与羞耻一字之差,其意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观念便是把男女性爱的羞涩看成了羞耻,于是让性行为变成了一种禁忌,人性的本能变成了羞耻!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矣。人的思想过于清冽,则近于“过犹不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