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思考简书上的产品经理文章大全产品之光

我们都是小书生

2016-05-04  本文已影响84人  apero
“理念决定了你的产品高度,会显示在产品的各个细节中。”

很久以前就想为图书馆和读书做点什么了。

民大最大的建筑、每天上课都会路过的地方就是图书馆。第一次来图书馆是大一的时候,军训结束后不久便自己去了九楼借了几本编程相关的书(后来就看了个开头看了个结尾)。从小就想去那种很大的图书馆,现在来了却不知道要做什么。

中南民族大学双塔楼图书馆

小学在一个寄宿私立学校里每周都会有读书课。每周二的晚上,班长把班里同学选的书从学校一个小图库里拿出来,全班在一个教室一起阅读。当时班主任也很注重我们的阅读,在教师后边钉了一个书架,很多同学买了书都会放在那个书架上班里一起看。那个时候特别喜欢读书,觉得会不去管时间和外界的一切,又不像电视和现实那么嘈杂。

后来离开了那所学校,读书越来越少。结果到了大学,读书的功利化和横向领域长时间空白导致我对自己的读书和阅读能力越来越自卑,读什么书和怎么读书都成了很大的问题。诸如优秀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等,这些是我渴望和想得到的素质。读书不会把这些都带来,但是有效的读书和阅读一定可以提高这些素质。

小书生刚开始做其实完全是为了让移动组的孩纸们练手,想一个简单的东西,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不做一个好的图书馆应用呢,既简单又有用。学校的图书馆APP超星移动图书馆大小有28MB,常用的功能隐藏在汉堡菜单里,首页是跳板式的导航,主次很不明显。太过商业性质的应用,没有生命没有艺术。

当我们在读书时,我们在做什么?假设一个用户角色“余羲之”。

余羲之,中南民族大学大二经济学院学生,喜欢读书。周三的上午第四节课快下课了,他打算去图书馆借韩国学者金兰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需要知道书的位置、状态和索书号。羲之想读的书越来越多,看见一本好书不一定有时间读,于是他要把书名记录下来。书读了一半,余羲之被金兰都大学时期的经历感动了,一些想法和启示在心中油然而生。读一本书希望可以有一起交谈的人,交流想法和见解,交流同一本书。

纸质阅读越来越少,但纸质书的魅力是电子阅读无法匹敌的。

在虎嗅里读过这么一个故事:

纽约时报网站前设计总监 Khoi Vinh曾这样讲述实体书的场景效应:一次度假中,他买了一本 George R.R. Martin 的“A Game of Thrones”,为的是在海滩上阅读,“无需担心书在太阳下过度发热或者在水里发生短路”,书放在卡克口袋里,但是会露出一部分。“由于畅销书的群体性。有些人看到了它,或者看见我在地铁上阅读它,他们开始和我友好的交流。如果我在手机上读书,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因为那本书除了我别人都看不见。”

这个故事说实体书因为更强调认识性和对象化所带来的视觉展示而带来现实中的社交功能。由此也能提取出一条线,就是和自己读同一本书这个关系。当别人知道你和他在读同一本书的时候,别人借助书这一载体推测你的趣味、偏好、知识图谱,决定是否要与你有进一步的交往。这样一来,书架接了主-客体关系,书为交流提供了无限可能。

由阅读产出内容的成本很高。但是少有什么不好呢?少比多好,我很认同这句话。知乎的回答用户和注册用户的比例是1:9,优质的内容本来就是少的。小书生的定位已经从一个“工具”变成了“工具”+“社区”,在这个学校里认识有共同阅读爱好的人,消费慢节奏。

小书生第一版做的非常简单,有句话说上线是为了验证想法是改变的开始。小书生不管对还是错,犯错和试错是年轻人的资本,快速迭代快速试错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产品是由理性搭建却用来表达感性的。我相信,作品会打败功利的产品。

我们都是小书生,在稚嫩的年龄里读书,在后青春期做这件我们都喜欢的小事,与你在书中相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