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晨读感悟】一机二心三法
读——剽悍晨读:彻底告别平淡,拥有充满创造力与意义感的人生——后感
一机——发动机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为什么是绿叶红花而不是红叶绿花?为什么叶落要归根而不是随风上天?为什么……
记得小时候一大堆问不完的问题,长大后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就像晨读所说,好奇心是发动机的话,我觉得自己是太长时间没保养,导致发动机生锈了。
看到一些,就以为是全部;听到一半,就以为是真理;重复多次,就以为是这样。没有追究其背后的真相,以为有答案就有结果,丝毫没考虑这个答案是否有漏洞,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好的。
若探索的动力来自好奇心,那么好奇心的外在表现就是疑问——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晨读?为什么要写晨读留言?为什么会产生晨读感悟?多问问为什么,润滑下生锈的发动机,重拾遗漏的美好。
两心——好奇心
——隔壁家的小孩怎么哭得这么伤心?
——听说了吗?那对模范夫妻离婚了!
——老王两口子昨晚居然打起来了!
此乃好奇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可重可轻。
——这件衣服穿起来真舒服,我要看看是什么材质做的?
——听说饭后站半小时后再落座能够减肥,我要试试看是不是真的~
——咦,这个菜真好吃,里面放了什么?
此乃好奇求知之心,人亦有之,可多可少。
重前者轻后者,得不偿失 ,多后者少前者,获益良多。
三法——训练法
晨读谈到三套方法,分别为狐猬策略,同理心询问,匠人思维,重点概括为三点——广一、ta想、细节。
所谓广一,则是学要广,也要专。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我学茶学,但并非我除茶学皆不学,大到国家政治,小到日常琐事,我都要学,此乃学如狐,需广,同时我要拥有一技之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无法取代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我兼职上班,并非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卖茶和泡茶即可,我要学习如何拆包装最快,如何打包合理,学习如何整理货物,如何满足客人的需求,学习如何使用冰淇淋机,如何做美味的茶食品……正是因为我什么都学,所以很快地适应了工作环境。
同时,我也要专业,对茶方面的知识要扎实,如何泡茶好喝,店里有哪些茶,各自的产区和特点是什么,茶具有什么特色等等,老实讲,未兼职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我懂得真不多,但在不断犯错与学习中,对专业知识懂得更深了。
正是因懂得太少,未知的太多,所以,我对很多我所不知的事,充满求知欲,也学了不少。
所谓ta想,则是多角度,想问题。看似麻烦,实则不然。
刚开始,在店里上班,我也会像其他同学一样,觉得老师太凶,有小脾气,带点不讲理。
后来,我渐渐学会脱离己见思问题,反而获得了不少收获,这也是我在店里成为目前最老员工的小秘诀。
例如,刚开始我来的时候店里缺人,没人教我任何事就直接上班,我什么都不知道,像个活体的黑人问号。
特别害怕客人要来喝茶,但越怕的事越会发生,平安度过几天后,周末来了几个要喝茶的客人,我怕忘了就先记账,但不知道价格的我翻起了茶单,被老师(boss)刚好抓包,说:“你怎么不知道这个茶的价格啊?而且,你应该先泡茶再记账的!”我默默记下了正确步骤,迅速地记好账后立马跑去找泡茶的茶具,成功找到藏在后台的茶具后,我又手忙脚乱地找茶叶。
老师看到像只老鼠乱窜的我,逮住了我:“客人来了,你应该先烧水,再准备茶具。你现在在干什么?”
“我……我找茶叶。”
只见老师一指,“所有样茶都在这里,你难道不知道?”
“没人跟我说过……”
“这种事你一定要别人教吗?你平时不注意看吗?”
事实上,因为兼职,我来店里的时间不多,即使上班的时候,也因为要帮忙做事,忙着自己的事,根本没注意到别人做了什么。但我没敢说,拿了样茶开始烧水。
“咦,你怎么准备盖碗啊?”
“吧台不是都用盖碗泡茶的吗?”虽然没有正式给客人泡过茶,但我倒是经常见老店员在吧台用盖碗泡茶。
“唉,你们同学怎么都这样,怎么什么都不会啊!点单的时候就应该问客人会不会泡茶,需不需要泡好。会的话可以用盖碗,不会的必须用紫砂壶,而且紫砂壶底部有写泡什么茶,一把壶只能泡一类茶,好了好了,你让开,我来吧。”然后,我就看老师如何泡茶的整个步骤。
刚开始站在自己的角度,真是越想越生气——不教我怎么知道?说我不好就算了,还直接说“你们同学……”,听着超级刺耳。我为了来这里上班,放弃了上学期每小时翻倍的工作,然后被这样说!!!
后来,被指责多了,有了免疫力,先学了从自己角度的换位思考,骂几句能学到东西,值!
然后,站在旁观者角度,我发现碎碎念这个技能的使用,老师是一视同仁,突然就不觉得是针对我,心态好了不少。
再后来,我也开始会从老师角度思考,再遇到老师的碎碎念时,我也会想,老师为什么要碎碎念?1.我本身有错,2.老师对我有较大期望,觉得我应该会,3.老师不知道我做的一些事,然后只看到我做错的事,4.开了近十年的店,盈利微薄,老师压力大,5.开了多年的店,老师遇到的学生大多数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怎么做事的。
当然,我不可能一直正能量,充满理智,觉得自己委屈的时候其实蛮多的,但在一年里与老师的磨合中,我也深刻感受了自己的成长——不懂得会问,做的事会汇报,有事会沟通。(当然,我的成长也与加入猫叔的小灶群,频繁参与晨读有关。)
很多很简单的事情,在遇到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错误的,而我,在这犯错的路上不断成长,印象最深的,是摔得最疼的几次。
不说多角度思考,单单是换位思考,就从古论到了今,但能做到且能常做到的却少得可怜。是其难吗?真不难 。那简单吗?也不易。
老实说,即使是现在的我,也会偶尔被老师的言语伤到,即使不断地告诉自己——她是有事说事,不断告诉自己——我是过错方,我还是会耍脾气。但生气过后,一顿美食,一个好觉,我就没事。
我能在店里学习一年多,与逐渐学会多角度思考有关,但在知识追求上,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多角度思考,例如我本来只认可红花绿叶不认可绿花红叶,但发现枫树叶是红,木绣球花是绿后,才发现很多问题的答案并非如同判断题,非对即错地只有一个答案,而是像不设限的多项选择题,答案的多少,在于你能想到多少。
所谓细节,则是改一般,换原来。看似奇怪,实则不然。
突然想谈谈厕所。中国的厕所大家都知道是这样,那我就谈谈不一般的日本厕所。大多数日本厕所有纸(国内的也有),但还有纸巾存储箱,即纸若是用完,可以直接从存储箱中拿新的(一次只能拿一个,容量为3—4个)——完全考虑到厕所纸巾用完的尴尬。我所见过的日本的厕所都是马桶式的,我不说已经被说烂的神奇的喷水设施,而是想提下他们的坐便器可以升温和降温的细节,想说说他们有能够消毒的喷雾盒(拿了纸巾按下喷雾按钮,先清理坐便器再使用),而且在按钮区还有音乐键,这可不是用来听歌,而是用来掩盖上厕所的声音,音乐是大自然的流水声(真是神奇),声音还可以调节大小。最绝的是有些厕所里有可以放置婴儿的装置,连带婴儿的母亲也考虑进去,日本的细节处理,简直了!
能够回收水的吹干机我不知道国内是否也有,但我接触到的往往只是风口抄下直接吹干的吹干机,根本没有想到洗手水还可以回收。(仔细看哦,手向下伸进去,水因为重力下降,随着地心引力落入槽中。)
何为匠人精神,就是把事情考虑到极致。怎样极致?学会多角度思考,把能想到的做到,能做到后做好,能做好后做得更好。
例如,泡茶。用怎样的水?(山泉水>矿泉水>自来水)。需要烧多少温度?(因茶而定,绿茶低点90°左右,乌龙茶要高些>100°),投茶量多少?(视茶具容器而定。)要泡多久?(与水温,投茶量,茶具容器关系。)
泡茶不难,泡好茶难。
做事不难,做好事难。(一语双关,你能理解吗?)
正是因为如此,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正确。因为完成比完美更容易做到,所以要做一件没有养成习惯的事,例如晨读感悟,我们提倡完成比完美重要,但已经养成晨读习惯的,则是要学会抓细节,需要追求完美,加倍地提高自己。
结合“广一”便是,学习要广泛,广泛时可以忽略细节,追求完成,但学习需专一,专一时可以抓住细节,追求完美。
发现了吗?三个技能不是独立的,可是可以相互联系的。
我不是故意写这么多的!
今日长长的晨读感悟写到这里,若是能坚持看到这里,巴扎墨送你一个么么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