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艺术之家

是“感情共鸣”还是“溜须拍马”

2017-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新在吉祥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单位的微信公共账号看到一篇写的很真实的关于自己工作的基层单位工作辛苦的报道,引起了我的共鸣,就动手转发了,并配文字“看了都感动”,朋友在下面评论“我都感动哭了,得去擦擦眼泪”,并配了一个哭笑的表情,闲聊时,朋友坦言,认为我那是在溜须拍马。一件朋友间闲闹的小事却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思考,是不是很多自己心底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往往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我想那些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大抵会有如此烦恼,笔下的文字到底是“感情共鸣”还是“溜须拍马”?仿佛还真的很难说清楚。

    其实在我看来,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你说的是不是你心底的真实想法,无论别人怎么看,只要是心底的最起初的那个真实所想,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感情共鸣,与你同谁产生感情共鸣并没有本质的关系。正如我们最熟悉的一句《道德经》中的句子“道可,道非,常道”,有人说好,有人非议,才是正常的状态。每一个有激情的人都应该勇敢的发内心里最想发的那个声音,并逐渐让自己的声音大部分人的感情共鸣。

    我一直以为文字可以打动人心,准确的说应该是好的文字可以打动人心,偶然的机会去听了一次青年人分享会,回来写了一篇随笔,我这样写到“什么是好的文字?最起码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是源于实践,第二要是真实感受,第三要切合实际”,现在看来我当时的想法还不全面,能打动人心的文字不仅仅要是你从实践中得来的与客观实际吻合的真情实感,还取决于读者的经历是否和你的文字所述相似。我们常说不仅仅要高大上,更要接地气,不接地气的高大上就没有了意义,现在想起来,道理就在于这,只有够接地气,才会与更多人的感受吻合,才能打动更多人。

  从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到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历史上的文人大多以郁郁不得志居多,但回眸起来,屈原又被人民纪念了几千年,李白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一些能仰望星空的人,虽然我们从境遇到文学造诣都未曾到达这些大家的高度,但情况大抵是相通的。我们要做的,还是要立足自己的岗位,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出我们心底那些具有正能量的最真实的声音,以求在前行的路上,能发出更多的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