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 鞋(散文)

2024-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竹子黄了

        又逢周末,闲来无事,去看风景。关于什么是风景,说法不同。繁花似景,耳边的寂寞,青天与白云,蹙眉与笑颜,农夫的汗水与老板的欢喜,哪一个不是风景呢。

        出门往北,走不远,有一处很小的菜市场,有蹲在地上摆摊卖青菜萝卜的妇女,有手拿明晃晃钢刀切肉的屠夫。我总以为,但凡一个地方有来自田野的蔬菜和来自圈栏的畜肉,这应该被称作是种类齐全的,大而言之,口腹之欲可以满足,规模还在其次。无数次下雨天,脚下的鞋子总进水,左脚鞋底左后有个破洞,可能是走路脚歪的缘故,不然怎么是一边有洞而另一边好着呢。菜市场的进口,有两个补鞋的师傅,一个是老头,另一个也是老头。今天,一个老头没来,另一个老头来了,专心致志地在忙,仿佛眼前的过客和身后的车流都不在他的视野里。琢磨过多次了,旧鞋子合脚,虽然款式陈旧了些,也颇不轻盈,但穿久了也适应了,有个破洞还是可以修修的。

        老头自己屁股底下坐着个小板凳,另有一个,今天这一会儿是为我准备的。坐下去,伸不直腰,挺窝人。老头扔给我一片塑料纸,我脱下左脚的鞋子交给老头,把脚放在塑料纸上,老头就开始忙他的活计去了。拿过鞋子,翻来覆去目测,扒他自己的破箱子,找到一个白铁皮制成的皮锉,擦掉鞋底的灰尘,使劲地锉。这时,老头抬起头说:这鞋需要打个鞋掌,要一般的还是要好的?以质论价,地摊师傅也是有标准的。既然有好的,就要好的吧,好的兴许能管得时间长着呢。锉好以后,涂抹胶水,剪好的一小块硬塑料,粘在鞋底上,然后,再锉,锉毛之后,又粘一层,大概师傅想着,我给你打两层的底子,你脚再歪,也够折腾一阵子的。两层底子掌好以后,老头又将毛边剪齐,再锉一遍,让掌上的部分与原先的鞋底保持齐整。有时候,做小活计的人反倒更认真,做大活的人反倒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当了和尚也不撞钟,心存侥幸混日子。

        掌好了左边的,老头建议右侧的一并掌一下。也是,左脚走歪了,右脚岂有不歪之理?同样的流程,同样的认真,不一会儿,右脚的也好了。穿上,试一试,果然两只脚后外缘的空虚了。今天多云,如果是下雨天,还可以当场试试掌鞋的效果。师傅说了,掌好了鞋底,自然不会再漏水。年轻时脚出汗,动不动鞋里湿漉漉的。现如今脚不再出汗了,雨水进不了鞋子,双脚再穿上早已穿习惯的老鞋子,虽不能健步如飞,也还可以心情舒畅吧。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无论走多少里路,鞋子总是需要的。鞋子无论贵与贱,无论时髦与落伍,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把我的一双老鞋掌好,去走我的风雨路,去看哪一边的风景独好,都随我的双腿和双脚了。

                  2024年3月16日于浉河岸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