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放眼世界!

时评:从数学大师赛成果引发的对奥数学习的思考 0316张芷童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10人  五温西东

  近日,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RMM)落幕。本次比赛中,共有6个国家的选手获得金牌,其中美国队3枚、俄罗斯队2枚。然而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是第15名,摘得银牌。这件事情引起了不少教育界人士的关注。

  奥数,相信许多同学在小升初的时候也接触过,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能去更好的学校学习纷纷给孩子们报了许多奥数班。听国家队教练说的只有5%的人适合学习的奥数在应试教育的现在社会变成了全民奥数。即使有了这么多学习奥数的学生,但中国奥数的尖子生还是比不上发达国家,那是为什么?

  我认为这是因为在这些奥数班里,老师教给同学不同的解题技巧让学生记下来灵活应用。课下他们手里捧着《奥数经典》嘴里咬着铅笔一遍又一遍反复地刷题。这种苦闷且死板的学习方法不是真正让孩子领悟到数学的乐趣,而是填鸭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首先就减少了孩子们对数学本身的热爱。其次,真正数学学得好的人,不是学出来,而是悟出来的,重点在领悟思维方法,而不是牢记解题技巧。奥数确实能够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全民奥数之下,像我这样的对数学一窍不通的学生来说,被奥数这个模具统一压下之后,自信和创造力就都消失了,对数学基本的兴趣也渐渐消失了,渐渐变成了烦躁。最后有老师跟我说:“你不适合学奥数,赶紧去退费吧。”才让我变得清醒。像我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学习奥数,可以去寻找其他别的途径去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奥数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对于中国奥数现状,我认为应该对孩子们因材施教,什么样的人就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拔苗助长总不会有好的结果。人们对奥数总是保持批评态度,其实奥数本身无罪。关键在于有没有用恰当的方式,教给合适的学生,与孩子们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