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精进·自律

异乡人:走出故乡,我便从此成了漂泊的人

2022-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安之腾

1.追梦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来到更有发展的地方,心里充满着无尽的向往,终于扎根,实现了自己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本该是很值得欣喜的一件事,可每每思及故乡,还是会有无限的愁绪涌动。

我就有着这样的经历。从小县城来到沿海城市,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也获得了当地的户口。买了房,成了家,本想着就此能够成为城市的新居民,天真的我终究还是迎来了一次又一次人情世故的打击。作为后来者,我们永远带着自己故乡的痕迹,擦不掉、抹不去,被人排斥,总有孤独。而家乡,却又被我们甩在了很远的地方,成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影,只是在梦中还留有一个小小的位置。

image

就像李健在歌中唱到的那样: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

这首《异乡人》,总能在孤独的深夜,撩动我的心弦。而近期读到的张翎所作的这本《望月》,更是引发了我的乡愁。

2.《望月》

《望月》不是一部新作品,张翎作为一位知名的海外华人作家,她早在1998年就发表了《望月》。这以后,她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交错的彼岸》《余震》《阵痛》都是她的代表作。尤其是《余震》,它被冯小刚改编成了一部电影,叫作《唐山大地震》。正是在影视媒介的推动下,张翎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这次的再版,正是张翎对过往的一次总结,九本小说集结成册,共同组成一部集子,别有一番意味。

image

《望月》这本小说,读来总有种淡淡的愁绪。一方面,这是由于当时的海外背景,无数华人出国谋生,国外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顺利,繁华的背后,有着无尽的辛酸。不管是海外求学的青年,还是辛苦求生活的劳动者,这里面,都有很多不能被外人理解的苦楚。

张翎,正是通过《望月》这部作品,深刻地透析了这群海外华人的心路历程。

《望月》的故事背景,虽然是在加拿大,但在我们读者看来,张翎的这部作品,却有着极致的传统倾向。这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单看她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卷帘,踏青、望月,这三姐妹,名字一个比一个诗意。就连他们长辈的爱情,也有着大上海民国时期的无尽韵味。这是非常地道的中国味,而在张翎的咀嚼下,又一再地生发出了新的思考。

image

生活从来都是不易的,《望月》这部作品笔下的生活也是如此。张翎的笔触非常地细腻,我很佩服她描写人物和环境的文笔,细品起来,是很有韵味的。

整个故事,粗读下来,可能会觉得散乱。但这恰是作者刻意为之的,意在突出那种迷惘的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进一步了解早期出国华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经由这些人物的曲折经历,内心纠葛,进而更加理解生活复杂的真相。

没有谁的命运注定就该如此,我们都会在漩涡中苦苦挣扎。这世上的人,也并非黑白分明,我们越是活着,便越是理解慈悲的可贵。

3.致敬

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时代。来重新发布自己的作品,我从张翎的序言中,看到了一种对于今日祖国的回应。她的作品,大概也像是一种诉说,她告诉我们,曾经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留在了海外,又是怎样和故乡遥遥相望的。

image

我喜欢这种致敬。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

而今的中国人,已经不同以往。新冠肺炎横行世界,我们国家的人民,却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抗疫。这竟然成了一个奇迹,无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纷纷道出心愿。这就和张翎的《望月》一样,成为了一种呼唤。

想到这里,我们又会生出很多的感动。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纠结的,珍惜当下的美好,才是真谛。故乡的那轮明月始终在,迷惘的时候,就抬头看看,心中也会更加温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