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5周(1.27-2.2)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贡献

2020-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重光90

小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水火无情人有情。今年,让我体会到,比水火更无情的是疾病,传染性疾病。

虽然说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那么灾难也是人难以经历的一部分。但是这样的疫情对人的考验实在是太大了。

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东西能拦住我回家的步伐,对于我这种深度恋家的人来说,以前都是要提前一周收拾行李的,但这一次,行李依然已经收拾好,出发前的一天被家族群里的亲朋好友劝住了。

既然回不了家,我也只能重新规划一下我的日子。

原以为待家里看书就好,后来发现能做的还有其他。

一、看书与听书

1、本周前三天把《叙事治疗》这本书看完了,也对重点内容进行回顾。这本书对于像我这种叙事入门的人来说还是蛮适合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对叙事理论的介绍和概括,阐述叙事几个主要的治疗方法(外化、特殊意义事件、局外人见证、提问、治疗文件等),四个具体案例以及作者马丁佩恩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创始人大卫怀特的一些理念的思考。

总之是入门一本不错的书。

2、回过头去看《学校里的叙事治疗》,竟然发现这本书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想起樊登老师说过,他自己并没有一套所谓快速阅读的方法,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但是当读的量足够多,自身的知识神经元链接地足够丰富的时候,就会发现,速度真的快起来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了。这大概就是量变产生质变的道理吧。虽然我也不算看得多,但是也能体会到其中一点点好处。

再说说《学校里的叙事治疗》的特色,因为关注点是在学校,所以这本书的内容更有针对性一些,涵盖的主要是学校的问题行为与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

3、在樊登听了两次《中国文化精神》,第一次对五行的相生想克有了了解,而且发现其实也不难记得,比如说,金生水,因为金在高温下会融化。对于风水的解释,这本书里称之为前科学,而不是伪科学。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某些风水确实有其意义,当我们说它是伪科学的时候就是一言而否定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否定,但是前科学听起来明显要科学得多。

4、某一天的早晨,打败身体里的瞌睡虫,在霏醒来的前两个小时里把上面三本书的内容画了思维导图,或者说书的基本架构。发现有自己的一整块时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但还是做不到坚持早起呀。)

5、攀登读书会战时限免的课程里,听完了两个课程,分别是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个课程其实和《如何读懂一本书》有很多重复的部分,但是作为付费内容,肯定是有彩蛋的,那就是樊登老师自己的一些经历,以及对讲书技巧的分享,有时间还是要再回顾一下。

《思维导图》可能是老师讲的内容跟我的生活所需不是特别相关,除了做读书笔记的那一节,觉得对我来说不是特别实用。

二、报名志愿者,时刻准备着

 每天刷无数次手机,无数次关注疫情的情况,看着每天新增加的数据,心里没有点焦虑和恐惧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次疫情中,没有人是完全独立之外的,每个人身陷其中。也看到公众号出了很多官方的、非官方的防护指南和疏导手册。让我想到自己也是一位心理人,是否可以做一点什么?

周四晚上哄睡完刷手机,刷完微博、头务,刷公众号。看到北京幸福公益机构联合清华大学心理学部开展了心系武汉的志愿者招募。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但是看到有系统的培训,就果断报名了,从2月1日到4日,13节必修课的学习,都是非常权威的教授和专家。说实话,非常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有位老师说,心理援助的危机干预就是心理的120,是每位从事心理行当的人必备的业务能力。回想我自己,如果不是这一次的学习,对这一块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的。

所以,趁此次机会认真学习,虽然学完也不一定能入选志愿者,但是希望这些技能一直有,但不再有需要的那一天。

三、其他

周三看了《非典十年祭》,这部纪录片从非典开始在广州出现,到向北京漫延,以及最后的收场,非常详尽地把这些触目惊心的过程展现在我的面前,几次在心里唏嘘了一番,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太嫩了,我们真的不要试图去征服大自然,应该学会的是与自然,与自然中的生物共生共存,和平相处。

四、小确幸

1、我霏开始非常精准地对着我喊"妈妈"啦,用她那特有的奶声奶气,简直融化了老母亲的心。

2、她似乎也能听懂很多话了,这周学会的技巧是自己扔纸尿裤。

《流浪地球》里有这么一段话: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这次疫情,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希望战争的胜利,与春天一样,如约而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