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2022-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制心一处_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原文]

善剑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③;修之于邦④,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⑤,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于建树的不可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以脱掉,如果子孙能够遵循、守持这个道理,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他的德性就会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注释]

1、抱:抱住、固定、牢固。

2、子孙以祭祀不辍:辍,停止、断绝、终止。此句意为:祖祖孙孙都能够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后代的香火就不会终止。

3、长:尊崇。

4、邦:一本作“国”。

5、故以身观察,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自身察看观照别人;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

【易解】

合道境地的人,他的建树根柢牢固,他的抱持不会脱落,他的事业将世代承继不衰。修道于自身,其德才纯真;修道于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于乡里,其德永绵延;修道于邦国,其德才丰厚;修道于天下,其德才普泛。所以,以自身观想德身,以我家观想德家,以自乡观想德乡,以我邦观想德邦,以现今之天下观想厚德之天下。我是怎么知道现今天下之状况的呢?就是拿它与观想的厚德之天下相比较而得知的。

叶曼先生讲《道德经》 第五十四章

我们上一章讲到为道不能够只求它虚表,应该踏踏实实的,我们这一章讲的就是再引申说是你要得道,你先要求自己的本身做好,然后你推之于家,推之于乡,推之于国家,推之于天下。

这一章最要紧的都要用善字,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无事生事,你要真正了解的话,知道用自然,顺乎自然,不要强不知以为知,强不能以为能,这都叫做善。

“善建者不拔”,底下的“固其根而后营其末,故不拔也”,我们一棵小草,一棵花,假设没有根的话一下就拔掉了,当你根非常的深,根非常的广,根非常的大,你拔吧,你拔不出来的。真正会建立的,不容易被人家拔除的,我们要建立什么呢,我们世人都要讲究功名,我们都要建立一个永远不拔的功,然后我们才说我们“泰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所以立德、立言、立功,是人所希望的三个不朽,这一个立是三个大不朽。于是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名垂不朽,可是都不能够长久,完全不能够悠久,为什么不能够悠久呢,因为你这些建立的凡是有为的,都是用你的智慧,用你的力量,于是在这一个时期,你的智慧跟你的力量也许高出人之上,所以你可以建,建立的你的功名你的三不朽,假设用你的智慧,将来出来一个比你更聪明,更有利的,就把你拔掉了,很简单。所以真正善建的,会建立的,不能拔去的,是建立我自身的东西,我自身的智慧,我自身的学问,我自身的修行,我自人的功夫,谁能拔得掉你。而且己予为人己愈有,己予与人己愈多,我们给别人给的越多,我们自己收获的也更多,当我们常常给人,我们自己就更常常有。而这些东西功夫学问、智慧谁都抢不去,而且你越给人家,你就越有,你越给人家给的越多,不会说我没有了,你自己得的也越多,你自己真正善建者,不会被人家霸走的。真正会建立的,你建立的东西,存在自己的,不要再身外去建立。

那么“善抱者不脱”,你“不贪于多,齐其所能,故不脱也”,你不要贪太多,我能够做多少我就做多少,你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脱,不会丢掉了,我们看猴子偷香蕉,抓了一个香蕉挂在脖子上了,然后当你再拿香蕉挂在这上头,当你拿这个的时候,那个掉了,你再拿那个,这个又掉了,这就是善抱着易脱,最容易了。

那么你真正善抱着,抱就是守,脱就是丢掉了,凡是你拿机巧,投机取巧,拿权术来抱这个的话,比自己更有权术的,更有投机取巧的,他就从你手里夺去了,所以真正善抱着,不在他多,最要紧的是你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事业、名声也是,所以我们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之,求所以之也”,我们不要在乎、忧虑我这个名声怎么不高呀,怎么人家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人呢,“求”你可以让人知道的东西,当你真正有让人家知道的东西,自然人家就知道了,你没有东西让人家知道,没有东西让人家佩服,没有东西让人家愿意跟着你走,你忧虑什么呢,所以不患人之不己之,求所以之也,且你所以能够让人知的东西。真正善抱着,你守正道,顺着自然,于是你能够建道德于天下,这时候人心非常的感激,非常的佩服,同时你这就可以泽积万世,你的恩泽可以到后世。所以我们说不争名于一时,而求功德基于后世。

我们不争一时,我们争千秋,大家去过四川,在这个都江堰,你们都去参观过这个李冰的庙吧,四川可以称为天府之国完全因为李冰父子,到现在他们的庙,所谓香火享了两千多年,为什么,他把这个水做成了渠道,然后把这个水患免了,同时这个水用来灌溉,所以使四川这个大庭院变成天府之国,不但没水患,而且成了中国米仓,所以才称它为天府之国,到现在人家讲起来都说李冰,然后所谓二郎庙,四川恭敬他恭敬的不得了,中共曾经想要改这个水道,说我们怎么让它更好,把俄国的水利专家请去了,俄国的水利专家一看说,两千多年前出了这么一个了不起的,把这么一个水患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利百姓两千多年了,说这简直是天才呀,俄国的水利专家没法改,他说弄的太聪明了。我们到那去看了以后心里头真是又佩服,又恭敬,又感觉骄傲。我们能够这样,没有人可以夺取他,所以善抱着不脱,没有人可以夺取。

“子孙以祭祀不辍”,老子的东西都尽量押韵,因为押韵的话我们就好记,凡是有韵的东西都容易记,没韵的东西非常难记,他说“子孙传此道以祭祀则不辍也”,我们中国古时候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的是这个香烟,烟火不绝,你有子孙自然烟火不绝,因为古时候都说我死的以后不要说没人祭我了,没人祭我就成孤魂野鬼了,所以必须有子孙永远能祭你。好比说我们能够广济善业,济善之家必有余庆,那么这个余庆余到哪里去,余到子孙那里去了。于是你真正子绵绵不绝,于是这个祭祀就永远不断绝的,孔子他没有想到,他的七十二代还作这做特任官。

所以这是他想不到的,他活的时候做了个官,就没做了,他没想到,大的子孙后代,一代一代一传到现在,大家称他为至圣先师。诸位到孔庙去看了,孔庙盖的几乎是跟宫殿一样的模式,那个大的不得了,外面的场地那真是堂皇到极点。那么所以像孔子这样真是善建又善抱,不但人家不能拔他,他所守的东西,人家不能够夺到它,而且他的子孙可以祭祀不辍,永远香烟不断,这两千五比年来都不断。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身是我们的根本,我们修身,身修了以后才能家齐,家齐了以后才能国治,国治了以后天下才能够平,所以大学之道,一步一步来,你必须先把自己修好,你自己都不能够给人家做示范的话,你怎么能够齐家,家得治不和好,你怎么能够平天下,所以真正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正,你能够本兼顾了,枝叶自然茂盛,假设你根本都是很弱的,根本都不兼顾的话,你想要你的枝干坚强,你的叶子花果都茂盛,不可能的事情,绝对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要能够身跟心里面跟外面言语静默,你说也好,你没说也好,你的行动就是你的教诲。假如说你自己都使德的话,你不可能让人家尊重你,也不能够做大家的模范,所以真正在言行语末中间,你得不失掉德,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真正写的这个东西是真的,不是表面做给人看的,那么你真正要做就是说他这上写的“以身及人也,修之身则真”,你能够修得以身,这才是真的,你可以骗一个人骗一辈子,你可以骗许多人于一时,你不能骗所有的人于永远,所以真正的话,是不变,不迁移,这个德才是真实的,你怎么能够不变,不迁移呢,就是在关节的时间,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是在重要关头,富贵不能淫的时候,就是你真正的富贵不是说你骄奢淫逸全来了,不是虚夸,真正一个所谓世家的子弟,他穿一件普普通通的布衣服,他有他的风采,他有特的气质,一个暴发户你满身的金银财宝,你满身的名牌,你感觉他俗不可耐。真正了解了这个以后,富贵不能够人你腐化,贫贱不能移,真正你能够遇见贫贱,你自己在贫贱中间,不会说我这么贫贱,我这么卑躬屈节,里讨人家好,不会的。威武不能屈,当这个最大得厉害关头,甚至于你生死交关的时候你都不屈服,你能在这三个重要的关头,而你不变,不改,这个叫真的善,这是真正的修身,这个德才是真的。

“修之于家,其德你余”,以身及人是修之身,修之家则有余,你修之不费所失就转大,这个东西不是我今天修修,明天停停,不是的,你要不停的。你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就是说拿自修之余,我们自身都还没有修好,我们怎么能够把家齐了,我已经把自己修的可以说功夫都做到家了,于是我拿这一个其余的东西来治治家,来管管家,这样的话,就就可以孝于双亲,友于兄弟,夫妻和睦,这样的话你跟朋友交而有信。你这样的话你这个仁义礼志信,这个五常你用在国家、社会跟你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朋友之间,这个五轮都可以和顺,能够这样的话,于是这就是你的德之余,能够影响到大家,否则的话,你自己都做不好,你怎么能够影响别人呢,所以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当我们把这一个东西,你不要说我自己现在德行修得很好,自己自夸,觉得自己真的了不起了,你不自夸,不炫耀你的贤,你只是恭敬的,谦虚的,还是这么样恭恭敬敬,谦虚的,于是你不是觉得大家都尊重你,你就非常的骄傲,非常的奢侈,非常的自满,你还是以这个德来做你的目的。如此,自然的乡党、周围整个的社区,都会敬爱你。所以修之于乡,其德你长。而且你这个泽及子孙,你世世代代人家都不会忘记你,所以这才叫做长。能够这么做的话“修之于国,其德乃丰”,当你这个至善的德可以遍及全国了,这是如想思印,就是你这么一声、一叫,你说一句话大家都应你,于是你的德跟风一样的,大家顺着你的风,由着这个风,大家都跟着你走,所以风从,一个风气,这些东西于是你就可以化及全国,当你化及全国,你这个德原来就是你一身,现在你普及到全国了,其德乃丰,真是丰富的不得了,每个人都跟你一样了,结果你的德普备全天下。

“修之于天下”,这个应该念(hu)其德乃普,古时候这个“下”念(hu),所以我们把这个修之于天下,你修之于国只是丰富,你修之于天下就是普遍了,所以老子用字,他都尽量用押韵的字,那么你以修身之德修天下,他这个善德都跟天、跟地、跟日月一样的,天无思赋也,日月无思照也,四时无私形也,地无思载也,没有一点思,结果普遍的都受你的德,于是天下都普遍了,你这个德普遍多天下。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所以说这个怎么叫以天下,“以天下百姓心观天下之道也,天下之道,逆顺吉凶”,逆跟顺,吉跟凶,跟人的德一样的,你逆着天一定亡,你顺着天一定昌,什么叫顺,什么叫逆,什么叫天,自然。你不是违背自然,你完全顺着自然,天是大众的意思,自然就是人人都要这样,那么这就是中国所谓的民主的思想。所以我们能够拿这以上的来观察个人,观察这一个家,观察这一个乡党,观察这个国家,观察这个天下,于是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什么,家是什么,这个人好不好,这个家兴盛不兴盛,这个国家强不强,这个天下太平不太平。就是拿这个来看,很简单。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我怎么会知道的天下是这样呢,“以此”,就是要这样,你能够善建,你能够善抱,能够做到这些东西,于是你就知道根据这个原则来推断,因为看古时候,观今以见古,知今以测来,就是昨天我问你们的问题,看现在古时候就是你的镜子,你看今天,你就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所以“此上之所云也。焉吾何以得知天下乎,察己以知之,不求于外也,所谓真正的君子不出户以知天下”。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善建不拔,

固其根而后营其末,故不拔也。

善抱者不脱,

不贪於多,齐其所能,故不脱也。

子孙以祭祀不辍。

子孙传此道以祭祀,则不辍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以身及人也。修之身则真,修之家则有余。修之不废,所施转大。

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国,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

彼皆然也。

以天下观天下。

以天下百姓心,观天下之道也。天下之道逆顺吉凶,亦皆如人之道也。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得知天下乎,察己以知之,不求於外也。所谓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

世豈有建而不拔,抱而不脫者乎?惟聖人知性之真,審物之妄,捐物而脩身,其德充積,實無所立而其建有不可拔者,實無所執而其抱有不可脫者,故至其子孫,猶以祭祀不輟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身既修,推其餘以及外,雖至於治天下可也。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天地外者,世俗所不見矣,然其理可推而知也。修身之至,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皆吾之所及知也,然安知聖人以天下觀天下,不若吾之以身觀身乎?豈身可以身觀,而天下獨不可以天下觀乎?故曰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言亦以身知之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