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欲成大器,须做到“精一”
王阳明说:“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意思是,现在有些人吃饭时,即使无事,也会在考虑问题,这样的心经常会忙乱而不安定,一旦收摄不住心,便会经常起妄念。
对此他也提出了应对之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他认为,男人欲成大器,能力不是最关键的,收摄心思,做到“精一”这两个字,才是最为重要的。
一个人应该牢牢把控住自己的内心,不要将一颗心放置在蠢蠢欲动的妄念之中,才不会被负能量干扰,陷入胡思乱想的境地。
01
“精一”,是聪明人的笨办法
何为“精一”?
所谓“精一”,就是专注当下的目标,纵然世事纷扰,我只关注一物,持一心,做一事,不做他想。
很多时候,“精一”就是一种笨功夫,只执着一物,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但往往就是这样的心思,却是最为聪明的做法。
当年曾国藩组建湘军,与太平军对垒13年,硬生生将即将覆灭的大清王朝拉了回来。
但曾国藩不过是一介书生,又如何有能力让湘军屡战屡胜呢?
其实,曾国藩一点都不懂兵法,不懂取巧,他打仗的心法就是“守拙”,策略就是“结硬寨,打呆仗”,一直专注于一个“笨”字。
他打仗不贪小利,不求奇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从不打无把握的仗,他总是先让己方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累积细小的优势,最终获胜。
正如稻盛和夫说:“各行各业所谓的名人、高手,他们在达到这个境界之前,无不踏实努力、孜孜以求。”
世上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不停的“精一”,唯有踏实地“笨”下来,一心不存二意,才能看到曙光。
02
“精一”,是破除纠结最好的法门
有人问曾国藩:“您每天日理万机,军务政务繁忙,但是您不仅能够把这些事务都处理好,而且在读书做学问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您是怎么做到面面俱到的呢?”
曾国藩答道:“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我们应该明白,“精一”,讲究的是专注当下,活在当下,在诸多事件中,不乱心神,破除纠结。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专注于事情本身,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忧虑,也不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亦不被时下的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当下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过:“保持惟精惟一之道,方可大成!”
很多时候,我们想得越多,迷障便会越多,心也会跟着乱了起来,到时候,我们就会失去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失去冷静判断的睿智。
王阳明说过:“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一个人立定了追求目标,就像害了心痛病一样,想抛都抛不下,在实现目标之前,心中只有这一件事,其他的事都无关紧要,即便连叫苦的时间都没有;当人真正专于一事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有心思纠结,就不会陷入迷障。
03
“精一”,才能获取幸福的唯一途径
曾经有一篇文章里提到过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
在一天的不同时段里给来自83个国家约5000名志愿者发送消息,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然后回答三个问题——
“你觉得心情怎么样?”
“你想的事情是正在做的事情吗?”
“如果不是,那么你想的事情是愉悦的,令人不快的还是中性的?”
最后,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如果一个人能够专注于当下,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十分和谐的安稳中,很容易引发一种超然舒缓的幸福感。
很多时候,人们不能感到幸福,便是因为外界的诱惑越多,人们的专注力开始变差,我们越来越难活在当下,越来越难享受到“有幸生于世间”的快乐。
其实,当我们能够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愉悦感,进而获得一种满足的幸福感。
所以,真正的幸福,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情,把自己置之度外,执着一事、一物,达到全然忘我之时,人便能做到心如止水,不被外物所干扰,享受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