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恨平衡的爱——浅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回归
作者:小王子梦呓
用恨平衡的爱——浅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回归摘要:《呼啸山庄》是艾米丽 勃朗特创作的一部传奇小说《呼啸山庄》在1848年发表以来,最开始没有被认可甚至贬斥为“一部骇人听闻、令人作呕的小说”,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们对文学叙事艺术的认识的发展以及各种文学思潮的蓬勃发展,《呼啸山庄》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的除了《呼啸山庄》中关于小说风格奇异的叙事艺术、环境描写,以及全书充满“哥特式”的风格,还有另外一个是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从人性最初的光辉和最后的兽性、爱与恨、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淋漓尽致地集于他一身。
关键词:《呼啸山庄》 人性希斯克利夫 爱 恨 人性回归
一、希斯克利夫的人物形象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吉普赛孤儿,从他被老庄主恩肖带回家里那时候,他的人生开始发生了改变,全书塑造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成长过程从最开始入住呼啸山庄,小希斯克利夫与山庄的文明不是一个层次的,也就相当于一个“小野人”强硬地插入到一个农庄主家庭,除了老庄主恩肖和老庄主的女儿凯瑟琳是给予了小希斯克利夫关爱,其他人都没有。
“文明人”小凯瑟琳对“小野人”希斯克利夫的理性启蒙和开化完成了文明教养的理想人格塑造,可以说凯瑟琳是人性启蒙者。同时凯瑟琳追求自由和无所约束的天性与希斯克利夫个性中所夹带的原始天性是一拍即合的,但是恩肖的儿子亨德利却是对希斯克利夫充满了嫉妒和仇恨,因为他觉得小希斯克利夫不配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从这个时候开始,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在凯瑟琳和恩肖的爱的沐浴下,人性慢慢丰满的过程中带上了杂质,并且恨的种子在埋下、成长。
呼啸山庄的空间或者自然环境也给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埋下伏笔或者就是在衬托人物的成长历程。山庄的大自然并不都是宁静、美好和温和的,相反,处于荒野高原上的山庄的它拥有冷峻、狂野的一面——风雪、暴雨。暴雨狂风就是希斯克利夫内心情感大潮的真实写照,他对所有人都怀有地势和仇恨,他称埃德加是“田庄里的窝囊废”、“羊羔”和“不值得一提”,希斯克利夫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德雷的家产并使其醉酒而死。他还天天出入画眉田庄,使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疯狂地迷恋上他。他娶了伊莎贝拉之后,日日对她进行折磨。他甚至对自己与伊莎贝拉所生的儿子小林顿也恨之入骨。不久,亨德雷、凯瑟琳、伊莎贝拉、埃德加先后去世,希斯克利夫奴役了亨德雷的儿子哈里顿,设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自己患病将死的儿子小林顿。
希斯克利夫虽然基本达到了复仇的愿望,但并不感到高兴,始终无法从凯瑟琳的死中解脱出来。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精神恍惚,频频出现幻觉,仿佛受到了凯瑟琳的“召唤”。最终希斯克利夫放弃了对小凯瑟琳和哈顿的复仇,说明其本性还是善良的。他死后被埋在凯瑟琳的墓旁。
二、人性的萌芽——爱的出生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吉普赛弃儿,在哪个阶级分化极其严重的社会,他吃尽了苦头,对这个社会怀有的不是善意,而是几分恶意,倔强的个性,在进驻住到呼啸山庄之后,恩肖老庄主和小凯瑟琳给予他充分的爱,捂暖了这个顽石。小凯瑟琳并没有因为他外表肮脏、不言不语而去排斥他,而是以一种文明人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希斯克利夫,并且她与希斯克利夫有着共同的天真、烂漫,追求的是自由与无拘无束,这让他在爱的沐浴下慢慢地能够有自己更好的一面爱情油然而生。
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毫无疑问是纯洁的,他爱凯瑟琳,故事高潮报复行动越是凶残,越能说明希斯克利夫爱着凯瑟琳。同时,凯瑟琳也说过:“他是我最强的思念,却是作为我自己本身而存在,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叶子、我对林敦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并不见得比我对我自己还更有趣些,因为是我害死你的:我完全晓得、但愿我能抓住你不放,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这种爱情是纯洁的,但是在哪个阶级分化极其严重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跨越阶级的爱情又是为世俗所不能够接受的,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怀着感恩,种种因素导致这段爱情的不行,希斯克利夫人性的萌芽也是在这段爱情的颠簸走向中成长起来。时代呼唤的就是文学作品所体现的。
其实跨越阶级的爱实现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为罪魁祸首,希斯克利夫爱凯瑟琳胜过自己,何以见得?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一直被凯瑟琳的鬼魂所纠缠,这种纠缠是心理上的,复仇之后希望得到的是从前,但是一切都毁了之后,不可能再有陪伴。被时代束缚的爱情终将消亡。
三、人性的幻灭——爱恨交织
希斯克利夫的恨其实是源自老庄主恩肖的亲生儿子辛迪尼的嫉妒之心。小希斯克利夫来了之后,辛迪尼一直欺负他,因为他怀恨在心的是希斯克利夫分割了父亲对他的爱,恩肖还在的时候还好,但是恩肖去世之后,希斯克利夫失去了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又回到了体会人世间冷暖的时候,首先辛迪尼剥夺了希斯克利夫受教育的权利,他不能再上学了,还把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分开了,还称他是小下流胚,对希斯克利夫的人格羞辱让她深深埋下恨得种子在心里,后来辛迪尼让凯瑟琳嫁给了埃德加,这一切都为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埋下伏笔。自此,希斯克利夫的恨意已经埋没了他心中有的恩情,他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恨身边的人,复仇由此而来。这里到了小说悲剧的发端和起始点,这不仅仅是故事的悲剧,从更大的层面上来看,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四、人性的“出逃”——兽性迸发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等级和门第观念异常浓重;金钱就是上帝,贫穷可耻是那个时代强烈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世俗偏见,给希斯克利夫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带来了种种戕害。像他这样身世不明的孩子难免遭受歧视和虐待。尤其是恩肖去世后, 辛迪尼把希斯克利夫当作仆人、佃户驱使,并且经常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他。辛德雷的皮鞭使希斯克利夫的心灵饱受了无尽的痛苦。他明白,忍受屈辱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悲苦命运,于是,他选择了人性的“出逃”——兽性迸发。
希斯克利夫在心爱的凯瑟琳嫁给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后,愤而离家出走。三年后载富归而,变成一个带着绅士面具的恶魔。他抛却了温情,丧失了人性,以魔鬼的姿态为他被践踏的人格、自尊与爱情进行了狂暴的复仇。他诱导辛德雷酗酒、赌博,使辛德雷变得一无所有,自己则取而代之成了呼啸山庄的新主人;林顿作为情敌,理所当然地成了被报复的对象,他想“剖他的心、喝他的血”;他不顾凯瑟琳的坚决反对,热烈地追求伊莎贝拉,并且与她私奔,但并非为了真爱,而是为了复仇,而伊莎贝拉则可怜地成为了希斯克利夫手中的棋子,任他摆布;他一次又一次地约见凯瑟琳,让她原本已经平稳的病情,出现了恶化,直到死去;他残忍地逼凯瑟琳·林惇嫁给他的儿子林惇·希斯克利夫,其目的是“胜利地看见我的后代堂皇地作为他们产业的主人,我的孩子用工钱雇他们的孩子种他们的土地(艾米莉《呼啸山庄》第20章)”;他让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从一个绅士变成了粗鲁无知的野蛮人。希斯克利夫最终达到了他的复仇目的,他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惨的死去,独占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让他们无辜的子女也饱尝了苦果。希斯克利夫复仇的动因是令人同情的,然而,他的复仇又是悲剧性的:他原是一个被私有制社会所抛弃的受压迫者,却仍旧用私有制社会的斗争手段来进行反抗。尽管他的复仇目标实现了,但他却丧心病狂,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充满仇恨与敌意的魔鬼,最终导致精神疯狂,走向死亡。
五、人性的回归——爱的回归
从希斯克利夫的一生来看他的生活充满了坎坷,只有在少年与凯瑟琳相爱的一段时间才是真正的幸福的,但是当呼啸山庄主人死去后这种幸福也随之消失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他虽然成为了下人,但是还能够和凯瑟琳在一起,他还是会感到一丝甜蜜这种痛苦并甜蜜的日子也没有持续多久他很快就知道了凯瑟琳要嫁人的消息,不难想象在被辛尼迪贬为下人的这段时间凯瑟琳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而现在连这个支柱也没有了他的内心是无奈、痛苦、愤怒最后他选择了离开成许在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回来,在他离开的这三年池一定受到了不少的苦难,虽然最终取得了成功但是凯瑟琳是他永远的心病于是他回到了这个成长的地方池许他只是想看看曾经的爱人但是看到亨德雷的生活和凯瑟琳作为别人妻子的时候他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愤怒他想把这么多年受的苦难都报复给曾经迫害他的人在自己的精心设计下他很快就成功了,不但让亨德雷死于醉酒,从而取得了呼啸山庄的财产还通过迎娶画眉田庄主人的妹妹让凯瑟琳的女儿嫁给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最终获取了画眉田庄的财产。他的报复成功了他掌握了两个家族的财产,同时也掌握了两家后人的命运但是这一切都是他想要的眉到了曾经迫害过自己的人和所爱的人一个一个死去,或许他已经忘记了为什么要报复这时的希斯克利夫已经恢复了理智在他内心深处也会有一丝后悔,当他知道了亨德雷的儿子和凯瑟琳的女儿相爱后他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年少时和凯瑟琳的爱情他从报复的心理中苏醒过来了因此他并没有拆散这对恋人而是选择了自己绝食,这种安静死去的做法,也许是对自己犯下错误的一种忏悔从这不难看出希斯克利夫最终人性复苏了亨德雷的儿子和凯瑟琳的女儿最终走到了一起并继承了两家的财产这样的结局可以说是美好的,但是,从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角度看来放事的结局却是悲凉的。
希斯克利夫的爱转为恨,最后他选择用恨去平衡这份被当时社会阶级条件摧残的爱,从一个野蛮的吉普赛流浪儿童成长为到最后实施一系列复仇计划的巨人,贯穿着希斯克里夫的人性变化,回归一方面是从野人到文明人,另一方面是复仇之后的结局,也就是在故事的结尾写到了希斯克利夫的墓碑放在了凯瑟琳墓碑的旁边,虽然在凯瑟琳墓碑的另一边,是她的丈夫。
参考文献:
[1]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 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