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

2020-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d68e528f38c7

简捷启发式》| 陈章鱼解读

《简捷启发式》| 陈章鱼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本书主要作者是德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格尔德·吉仁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人类做决策的心智模型。吉仁泽教授还召集了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者,共同组建了「适应性行为与认知中心」,让这些跨专业的专家们,共同研究「决策」这个问题,这本书就是专家组历时 3 年的研究成果。

关于本书

《简捷启发式: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是由德国顶尖计算机科学家、认知科学家、神经科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统计学家等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历时3年的科研成果:在视野限制、时间紧迫,而又缺乏现成经验可供利用的情况下,一个人怎样才能确保自己制定决策的合理性呢?

在这本书里提出,人们可以运用一些快速节俭启发式做到这一点,这种推断机制是简捷却精明的。这些简捷的规则,为人们适应周围环境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且完备的工具箱,在这里,传统的逻辑和概率规则都毫无施展之地。这些简捷启发式之所以奏效,是因为从生态学视角来看它们是合理的,即适合于它们所使用环境的信息结构。

核心内容

1.是不是拿到的信息越多,越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2.为什么决策时不要追求最优选项,而是应该追求自己最满意的选项?

3.决策时如何兼顾时间和信息量?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简捷启发式》,副标题是《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

我估计你听完这个书名,就会感觉有点懵。啥叫「简捷启发式」?啥叫「有限理性」?如果你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全书都是这么个风格,完全是一本论文合集,里边有大量的术语、公式和实验数据,读起来非常消耗脑细胞。当然你放心,我会用尽量轻松简单的方式,给你介绍这本书。

咱们先不纠结那些术语,说说这本书的主题。这本书的主题倒是非常明确:如何做好决策。关于决策的书有很多,「每天听本书」也解读过不少,那这本书特别在哪呢?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让我们看到做决策时,有一个隐藏的代价。

以往我们会认为,做决策的时候,信息越多越好,最好是掌握全部信息之后,再去做决定。就像是走路的人,遇到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走,最好能有座山,登高一望,把所有的路都看明白了,再下来做决定。可是现实中,往往由不得你这么从容。

举个例子,你在上班的路上,打开得到 APP 的「每天听本书」,准备听一本书,假如我只给你一张表,上边就列着 2000 多本书名,这个时候,你怎么办?你当然可以把所有的书名都翻看一遍,不认识的书还可以查查豆瓣信息,精挑细选之后,再选一本书来听。但是这样,很有可能你听书花了 20 多分钟,找书花了一个多小时,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再举个例子,在医院的急诊室,救护车送进来一名男子,胸口阵痛,看起来可能是心脏病发作。这个时候,医生需要快速判断出他是不是一位高危病人,要不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和护理。可是,如果把所有检测手段都用一遍,再找病人家属详细地询问一遍病史,信息是收集全了,但是很有可能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你看,以往我们都觉得,做出错误的决定,才要承担严重的代价。其实,收集信息本身就有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时间。整个决策的过程,就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所以,大多数现实情况,都由不得你把信息收集全再做决定,时间有限,你只能依靠你了解的一部分信息,这就叫「有限理性」。与之对应的是「无限理性」,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上帝视角」。大多数讲决策的书,往往都是站在上帝视角,信息都已经收集全了,再讨论我们怎样做出更好的选择。可是只有理想的世界,人们才拥有无敌的推理能力、无限的知识和无穷无尽的资源来进行决策。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这本书,就把时间也当做一种宝贵资源,纳入到决策的考量中,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决策方法,用足够少的信息,做出足够好的决策,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资源。这样的决策方法,在这本书中就叫「简捷启发式」。

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是德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格尔德·吉仁泽教授,这位吉仁泽教授,主要研究的就是人类做决策的心智模型,「每天听本书」还解读过他的作品《直觉》和《风险与好的决策》。这一次,他开始研究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人类如何做出好的决策。而且,他组建了一个强大的团队,召集了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者,共同组建了「适应性行为与认知中心」,英文缩写正好是ABC,这个ABC研究组让这些跨专业的专家共同研究「决策」这个问题,这本书就是 ABC 研究组历时 3 年的研究成果。

那么怎么用足够少的信息,做出足够好的决策呢?首先,你要破除关于决策这件事的一些妄念。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妄念:是不是拿到的信息越多,做出的决策就越好呢?

我们一般都会觉得,决策这件事很像是考试,信息就像是课本,学得越多,考试成绩就越好。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ABC 研究组在这本书中反其道而行之,给我们介绍了一种策略,这个策略有一个非常唬人的名字叫「再认启发式」,但是做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哪个选项眼熟,就选哪个。你听完可能会觉得,太随便了吧?这样就能选对?ABC 研究组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就靠这一条策略,还就能获得不错的准确率。

其中有一个实验是这样,ABC 研究组让一拨儿英国大学生,和一拨儿土耳其大学生,分别对英国足总杯 32 支球队的成绩进行预测,这 32 支球队都是英国本土球队,英国大学生当然是很熟悉,土耳其大学生就根本不了解,他们只能靠一条线索去猜,这些球队通常是依照城市命名的,比如曼城斯特联队,也就是著名的曼联。土耳其大学生只能假设,哪个城市著名,哪个球队就比较强,所以哪个足球队的名字看着眼熟,就选哪个。 最后的预测结果如何呢?熟悉本土球队的英国大学生,预测的准确率是 66%,而哪个眼熟选哪个的土耳其大学生,预测的准确率,竟然有 63%。

熟悉本土球队的英国大学生,和几乎无知的土耳其大学生,最后预测的结果只差了 3 个百分点。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少即多效应」,知道更多的人,反而不如知道更少的人更能做出准确判断。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正是因为,人不是计算机,无法拥有无穷的计算能力,了解的信息,未必真的能处理,就像那些英国大学生,也许对于球队的成员、历史、比赛风格都了如指掌,可是拥有两支球队的这些信息,怎么计算出哪支队伍能获胜呢?我们其实没有这个计算能力。这个时候,多掌握的这些信息,其实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你看,我们以为信息越多越能帮助我们做决策,但其实,真正决定决策准确率的,不是我们收集信息的多少,而是我们对于信息的计算能力。

你可能会说,你刚才说的那种情况,还是过于简单。一场足球赛无非就三种结果,要么这支队伍胜,要么那支队伍胜,要么平手,三选一当然比较好猜,世界杯上不是还有章鱼保罗预测比赛吗?那么,接下来的这个挑战,就要比足球赛的结果复杂多了,甚至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现实问题之一,什么呢?美国股市。

面对变量繁多的美国股市, ABC 研究组还是使用同样的策略,他们不用特别的市场信息或者复杂的金融工具来制定投资方案,按照书里边的话来说,他们就想看看,单靠「无知」能不能在股市盈利。

ABC 研究组分别在美国和德国各找了 180 位路人,给他们看一张名单,上边列出了将近 800 家美国上市公司,让他们看哪些公司眼熟。ABC 研究组选择了各种投资方案进行模拟,咱们重点关注其中两种方案,就当是他们成立了两只基金,一组是德国人看着眼熟的上市公司,比如奔驰、保时捷、西门子,咱们姑且称之为「德国眼熟基金」,一组是美国人看着眼熟的上市公司,比如可口可乐、花旗银行、希尔顿酒店,咱们姑且称之为「美国眼熟基金」。他们追踪了6个月的时间,看看这两支「眼熟基金」到底能不能赚钱。

这样的方法,已经不能说是简单了,完全是简陋。就靠看着眼熟这件事,怎么可能赚到钱呢?可是6个月后,ABC 研究组得到了让人惊讶的结果。这些看起来眼熟的公司,股票收益率比那些看起来陌生的公司要高出 30 多个百分点。「眼熟基金」跑赢了其他公司。 而且,6 个月内,两支「眼熟基金」的收益,要比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增幅高出2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眼熟基金」跑赢了大盘。更让人惊讶的是,ABC 研究组还对比了德国和美国最著名的两支基金,发现「眼熟基金」这 6 个月的收益,比德国的基金高出 10 个百分点,比美国的基金收益率高出将近 30 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眼熟基金跑赢了别的公司,跑赢了美国股市大盘,甚至跑赢了美国和德国专业的金融人士。真正在股票市场获利的,不是专家的深思熟虑,而是普通路人的「眼熟」。更有意思的是,由美国人选出的德国公司股票,和德国人选出的美国公司股票,它们的收益尤其突出。换句话说,越是不了解情况的局外人,靠着这种「再认启发式」,越能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你看,「少即多效应」又一次出现。这背后的原因,其实 ABC 研究组还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不过团队中的生物学家,提出了一种解释,那就是「眼熟」这件事,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可靠得多。熟悉的感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形成,而是多少年生物演化进程中,我们维持安全的重要保障。

举个例子,生物学家研究老鼠的饮食习惯,发现它们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倾向,极其不愿意接受陌生的食物,只有自己尝过的、闻过的,哪怕是从别的老鼠口中闻到过气味,这样的食物它们才能接受。你看,这完全就是「再认启发式」的策略。所以,这种方式看起来随便,其实回到生物演化的现场,这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策略。在此之外收集的更多信息,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机制处理,反而就是多余的。

第二部分

你可能还是会有点不安心,如果得到的信息少了,真的能做出最优的结果吗?

这就是这本书要给你破除的第二个妄念:站在个人视角上,其实没有最优的结果,只有让你满意的结果。

2000 多年前,有三个学生问了哲学家苏格拉底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人生伴侣呢?

苏格拉底带着学生们来到一片麦田前,跟他们说:「你们就一直往前走,途中只能摘一支麦穗,咱们看谁摘的麦穗最大。」

第一个学生走进麦田。他很快就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很高兴,于是就摘下了这支麦穗。可是,他越往前走越后悔,因为前边有很多麦穗比他摘的那支要大很多。他很后悔下手早了,只好遗憾地走完全程。

第二个学生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不知不觉,他就走到了终点,却一支麦穗都没摘。他也很后悔,总觉得后边的更好,最后错过了全世界。

第三个学生吸取了前两个人的教训。他把麦田分为三段,走过第一段麦田时,只观察不下手,在心中把麦穗按照大中小分类;走过第二段时,他还是只观察不下手,继续观察,验证第一段的判断是否正确,走到第三段,也就是最后三分之一时,他摘下了遇到的第一支,属于大类的麦穗,这可能不是最大的一支,但他心满意足地走完了全程。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个道理:第一,把时间这个维度放进决策中,我们往往很难做出最优的选项,因为时间是不能回头的。第二,虽然我们不能做出最优的选项,但是我们可以像第三个学生那样,使用一种策略,找到让自己最满意的选项。

这种策略,就叫做「满意性原则」。在 ABC 研究组看来,满意性原则是在有限理性之下,我们能找到的最佳策略。

咱们再看一个更极端的例子,你走在江边,突然发现江上有一艘船沉没了,不停有人落到江中,请问,如果你的体力只允许你下水救一个人,这件事儿你怎么选,才能让自己最安心?

你会发现,最后的答案永远是,救第一个落水的人。你用各种标准衡量,精挑细选出一个人,可是你永远会纠结一个问题:在选择的过程中,你浪费了时间,使得前面落水的人没法获得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你并没有一个最优的选项,救第一个人是最能让你满意的选项,因为你第一时间躬身入局,而且拼尽全力,毫无保留。

你看,当我们把时间这个维度纳入考量,站在有限理性的角度,追求最优选项很难。追求最满意的选择,才是更好的态度。

第三部分

刚才和你说了那么多,其实只谈了一种具体的选择策略,「再认启发式」,说白了就是哪个眼熟选哪个。其实是想说明,即使这样简单的策略,也能获得惊人的准确率。

但是你不要以为,整个一本书就给出了这么一个策略,遇事不决,就靠眼熟做判断。ABC 研究组在「再认启发式」的基础上,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决策方案。

再认启发式之所以让我们觉得有点不靠谱,是因为做决策的时候,我们完全依靠自己,没有外部信息,而现实中我们做决策,想要提高准确率,当然可以借助外部信息,比如查阅资料,请教别人,或者和别人一起推演一下接下来的可能性。但是每一次决策,都是在和时间赛跑,收集的信息越多,付出的时间成本就越大,那么,怎么样兼顾时间和信息量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挺复杂,但是 ABC 研究组的专家研究之后告诉我们,其实,你只需要弄明白三件事:第一是指导搜索的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时候需要收集信息;第二是终止搜索的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时候信息已经收集够了;第三是做出决策的规则,也就是采用什么标准做决策。

这样说起来还是有点空,咱们举个例子,你突然很想吃一个蛋糕,但是你家周围东南西北都有一家蛋糕店,那你要去哪家买蛋糕呢?

如果几家店里,只有一家你熟悉,东边那家,你吃过感觉还不错,那你可以就选择这家,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再认启发式」,哪家眼熟选哪家。那如果四家你都熟悉,或者你都不熟悉,没法靠眼熟呢?那你就要借助外部信息了,这个时候,你就有不同的选择方式。

第一种情况,你说,我是个选择困难症,做选择这件事太累了,如果消耗太多脑细胞,吃蛋糕也补不回来。最好是干干脆脆,咱们找一条标准,就把这事儿定了,你可以打开大众点评,搜索东南西北四家蛋糕店,北边那家,评分最高,那就选这家了。你看,这种策略的核心是,搜索信息越少越好,做决策快,不费力。

第二种情况,你说,大众点评未必靠谱,我还是更相信自己的经验,有个朋友传给我一个高招,怎么选靠谱的饭馆,进去就问两句话,你们这饭馆开了有十年吗?有。那有分店吗?没有。这样的饭馆肯定靠谱。你用这个方法选饭馆经常成功,那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去验证蛋糕店。东南西北问一圈,西边的蛋糕店开了十年,没有分店,那就选这家了。你看,这种策略有点像「再认启发式」,不同的是,咱们不是哪个选项眼熟就选哪个,而是挑选的标准是自己熟悉的。

还有第三种情况,你说,我对蛋糕店的标准比较高,原料啊、创意啊、环境啊,我都很在意。那你可以把自己对蛋糕店的需求排个序,真材实料排第一,创意排第二,环境排第三,然后按照这个顺序,一条一条标准来验证,东南西北转一圈,发现四家店用的原料都是良心食材,第一条标准都能满足,那就看第二条标准,南边那家店创意最好,那就不用犹豫,直接选南边那家店。

你看,三种选择策略,第一种倾向于用最少的信息,第二种倾向于成功过的策略,第三种倾向于标准更全面,从第一种到第三种,就是用更多时间,换取更高的准确率。

这三种策略的准确率到底怎么样呢?ABC 研究组做过一项终极测试,目前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算法,叫做多元回归算法。这种算法的原理很复杂,我就不在这里为你介绍了。你只需要记住,多元回归算法是统计学界公认准确率很高的算法。而 ABC 研究组列出了 20 个各学科的不同问题,包括预测交通事故的概率,估计某个地区的房价,预测一个地区的降水量,估计某个大学里教授们的平均工资等等。就用刚才提到的三种策略,和多元回归算法来进行比较。

得到的结果是,在这 20 个问题中,就算用的是准确率最低的第一种方法,准确率也和多元回归算法相差无几。可是用到的信息,只有多元回归算法的一半,效率大大提升。

总结

到这里,这本《简捷启发式》其中精华的部分,我就为你解读完了。我有一个感受,这本书虽然写得有些复杂,可是了解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之后,我其实感觉更轻松了。

这本书先是帮我卸载了两个妄念,第一个妄念,并不是信息越多,做出的决策就越好。我们哪怕用「再认启发式」,哪个眼熟选哪个,这么简单的策略,其实在决策时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准确率。这说明,收集信息不是越多越好,信息要和我们的处理能力相匹配。

第二个妄念,不要追求最优的选项。当我们把时间这个维度纳入考量,站在有限理性的角度,追求最优选项其实很难,就像苏格拉底的学生去摘麦穗,一门心思追求最优,要么后悔摘得太早,要么后悔摘得太晚。追求最满意的选择,才是更好的态度。

接下来,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三种选择策略,而这三种高准确率的策略,其实也要比统计学的通行算法要简单很多。

你看,在决策这件事上,这本书似乎是在劝我们,不用想得那么复杂,想得简单一些,反而能把问题想对。

而我们为什么更愿意向着相反的方向去呢?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如果我们能拥有无限理性,我们可以变得更好。

那让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人真的拥有无限理性会怎么样?如果我们真的拥有无限的信息,会不会变得更有智慧?

我们都有抱怨自己记性不好的时候,有一类特殊的人,他们过目不忘,会记住每一件事情,可是这并不是天赋,反而是一种困扰,叫做「超忆症」,几乎所有患上超忆症的人都没有成为天才,反而一生都痛苦不堪,因为他们会沉迷于过去的美好,或者沉浸于曾经的痛苦。

所以会遗忘不是人类的缺点,反而是对自己的救赎。哪怕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过去,无限信息也让我们无法处理,更不用说无限可能的未来。所以,信息不完备的有限理性,也许是我们的权宜之计,更有可能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唯一选择。

个体的有限理性,站在人类的角度是最大的理性。

撰稿、转述:陈章鱼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划重点

1.收集信息本身就有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时间。整个决策的过程,就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2.真正决定决策准确率的,不是我们收集信息的多少,而是我们对于信息的计算能力。 3.当我们把时间这个维度纳入考量,站在有限理性的角度,追求最优选项很难,追求最满意的选择,才是更好的态度。 4.信息不完备的有限理性,也许是我们的权宜之计,更有可能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唯一选择。

打开得到Ap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