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为什么多【做】少【不做】?
我们都知道逆向思维,少做不做一些错误,就是在进步。
但总盯着自己的短板,会让自己束手束脚。
而且,有些不做,似乎你也无法回避,比如不要想象一头大象。
有时候,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人的精力资源太有限,多做其实也在自然挤占不做的时间。
把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到极致,比弥补自己的缺点,做个完美的人,要划算很多。
如何确立适合的激励机制?
《穷查理宝典》上,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有个富人请了个非常好的高尔夫球教练。可是他的进步却非常慢。比他的球友都要慢。
原来她的教练都是按课时收费的,而且课时费很高,当然慢慢的教。他就和他的教练商量。能不能把2万块学费一次都给清了,早一点学会。他的教练很开心,他的进步也非常快的。
遇到别人给你推销东西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想一下。他给你推销这个东西的动机是什么?甚至我们看到一个言论一个新的观点的时候都要想一下。这个言论和观点的初衷是什么?
我想到的还有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老师就是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它的核心利益可能是整个班集体的平均分。并不会太在意你小孩个人的得失。而我们关注的肯定自家小孩。可如果眼光更高一点,跳出了老师的高度,教材的制定和体系,与我们个人的诉求,是不是一致的?
跳到一个比较高的高度,首先想想对方的激励机制,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思维模式。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是孔子提出的他的观人之道。
可意为,要观察一个人,就看他做人处世的目的何在(思想方面)?做法如何(行动方面)?以及他平常的涵养所在,安于什么?
以上三点便是知人励品的重点所在。这样可以比较全面的观察出一个人的习性。
那么转换一个方向,我们若想提升自己的修为,也可从这三方面着手。
我们活着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活着,应该立下好的志向,终身奔赴以不负此生。我们平日里待人接物的做法可以更有风度,柔和豁达,合乎德行。同时我们也应看通人生的本质,不必过于急功近利、执著痴迷,能够开阔心胸安于平淡,以平常心拥抱一切。
1. 中国有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仿佛是在教人们不要出头,但是换个角度理解就是,你想要出头,就必须明白风会摧残你,你必须承受中途折断的风险,才有可能达到你预期的高度。
2. 在“高处不胜寒”的环境下,忠诚是最大的暖意。试想,你手握资源与金钱的时候,如果身边有那么一个知心但不多嘴、能干但不邀功、上进但不唯利是图的人是多么可贵,这一切都会让你充满安全感,更愿意把你手里的资源授予他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