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蛴蟆儿节
前两天被圈里铺天盖地的蛴蟆儿节炸昏了!而记忆中的蛴蟆儿节却有不一样的变幻,遂想记下来,以回味。
对于南充西路人来说,正月十四送蛴蟆儿是十分正式而严肃的事。大人们告诉我们,年一过完,蛴蟆儿瘟就来了,我们得好好准备,才能把它送走,以保各家各方平平安安,不病不痛。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仪式是相当被大人小孩重视的。
道具准备是第一步。从我记事起,最早的道具就是竹子制作的灯笼。灯笼分两种:一种是提的。把做好的灯笼用麻绳拴住一头,再用一块竹片挑着提起;一种是举的。做灯笼时竹筒留长,一头做灯笼,一头留着手握用。灯笼做法并不复杂:选中粗的两三年生竹子的一截,保留两端竹节,把中间竹身砸破,均匀分成竹条,再用竹篾圈成一个圆圈搁在其中,一个灯笼就鼓起了,再选两三根从圈下面折断去掉一截,算是给灯笼开了个门,选一小截细竹管倒进煤油,头上塞进布条,放进灯笼里竹子筒的一头,关键部分弄好了,再在灯笼外糊上纸,我们小时候的图画书大部分都是留着糊灯笼的。那是最美也是最奢侈的,为争夺这些美丽纸张,发生战争是常有的事,而往往是在父母的高压下才能结束。战败的往往只能用作业本纸糊,为了美观,我们会画上五颜六色的乱七八糟,在村上读书的孩儿们是没有美术课的,因而从来没人约束我们的想象力!这样美丽的灯笼做好以后并不受用,晚上的风一吹,灯笼纸会烧着,而里面的小竹管燃烧不会太旺,往往被风吹灭,这在送蛴蟆儿中是大忌,瘟神就没送走!于是乎父辈们开始寻找他路。每年初冬,砍来几株柏树,剥掉皮晾晒在墙角,等到正月十四的下午,找来榔头木墩,把干柏树皮砸松软,洒上些煤油,再用一米来长的竹块夹住,做成火把!这样的火把熊熊燃烧,可不到十分钟就灰飞烟灭了!急坏了的大人们终于舍了血本,砍了一根细竹,截成一米来长的竹段,留空的一头约十厘米左右,倒上满满的一筒煤油,塞上布条,往下一倒,煤油浸湿了布条,点燃以后,火苗跳动整个正月十四的夜晚。
傍晚的时候,太阳刚刚躲进山脚,孩子们便呼朋引伴开始最隆重的送蛴蟆儿了。人手一个火把,一字排开,扯着嗓子唱着:十四夜,送蛴蟆儿,蛴蟆儿公蛴蟆儿婆,把你蛴蟆儿送下河。重复的歌谣是最美的童声大合唱……抬头望,数条火龙或长或短,或明或暗在黑黢黢的山野游动。有时,火龙飞速蹿来,声响也越来越大,那定是发生了火拼。据说蛴蟆儿只能往荒凉的水边送,如果哪个湾哪个院不守着规矩,往别人的住处方向送,那就引起众怒了,谁能容许别人把瘟神送到家里来呢?为此山上山下结下的梁子可不在少数!
送完蛴蟆儿,我们会飞奔进竹林,寻找最粗最直的嫩竹摇起来。这就是摇嫩竹。拼命摇拼命唱: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嫩竹长,(长大的意思)我也长,我和嫩竹一起长。为了找到最好的嫩竹,我们下午会在竹林中来回斟酌的!
反复地唱啊,使劲地摇,直到没了力气方才罢休,回到家去,吃上一碗汤圆后,又掰着手指算好久又才过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