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四君子"及其它
没想过要写这篇文章,是看朋友一杯清茶写的《花中四君子》和发的图片勾起了我的念头。
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之说,古已有之。谁之名言,我不知晓。
“梅,雪落高枝映蕾菲。惊洁美,卓然岂摧眉。”梅,因其剪雪栽冰,一身傲骨,被誉为花中君子。
“兰,净雅灵淑韵不凡。深山涧,风姿更翩。”兰,因其空谷出香,孤芳自赏,被誉为花中君子。
“菊,谢尽百花绽野舆。春夏去,霜打志焉屈?”菊,因其凌霜自行,不趋炎势,被誉为花中君子。
唯“竹”不同。
“竹,刺向云霄拒荡浮。根节固,虚心最杰出。”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这写的是“竹子”,而不是“竹花”。竹是君子无可非议。古人为何要把“竹子”和“梅花、兰花、菊花”放在一起,说成是“花中四君子”呢?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古人志士惜竹爱竹,情不自禁。苏轼写过不少评竹说竹的诗文,最为精辟的话是:“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侵云去也虚心”(李师直),“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孙山见),这虚心而又直节的青竹,做浆扎筏,架梁造屋,编席编筐,当戈当戟,即使作笔作纸,也可记载人类进步的足迹。无疑是对人类一种奉献。
诗圣杜甫写道:“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时,但使不剪伐,会见拂云长。”唐代贯休说:“惜竹不除当路笋,爱松留得碍人枝。”那博大的爱心,那宽容的气度,让人击节赞叹!
说竹,最最使人想起的要数郑板桥的<咏竹>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一生刚直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显得坚定,挺拔,苍劲.竹子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又是诗人清为官,勤为民的高洁志向的生动写照,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指竹作诗,写竹如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是郑板桥写(画)出了竹子的人格,又是竹成就了郑板桥的名声,常言道:”竹毁节存”,板桥虽死,其竹魂犹在.遗憾的是未见板桥留有写竹花画竹花的诗画.。
竹子开花吗?开。
我到过的地方不多,见过的竹子却不少。在我的家乡,水面路边,草间石畔,屋前山上,到处有竹。认识的有楠竹、水竹、墨竹、贵竹、箭竹、月月竹,更多的是山上的毛竹。
一支支茁壮的竹子,拨地而起,高高地向上伸挺,一派箭破去雨昂然气概;那新竹层层的竹节处,尚有未消褪的白色霜衣,衬托着稚嫩的新绿,不由你不感到一股强劲的活力。
竹子开花,我仅见过一次。小的时候,我家的河对岸住着一贺姓人家。贺家菜园旁有一大片密密麻麻,碧叶繁茂摇曳,蓊蓊郁郁,高耸入云。约三.五个伙伴,淌水过河,钻进竹林玩耍,乐不思返。可有一年夏天,竹子开花了。花似麦穗,未到年底,竹子一根一根的死去,一片一片的死去,整个竹林全部死去,不留一根青竹。老人们说,竹子开花是凶兆.贺家人见竹子不再生笋长竹,复耕为地,作了菜园。
学者告诉我说,竹子开花了不再有竹子,竹子有了病,就会开花,就会竹泯。人们把竹子长了似麦穗的东西称之为“竹花”,其实,竹子无花。故只有“竹子开花了”之说,没有“竹子花开”之说。
说来也是,有花就有果,有果就有种子。竹子拼死一搏,开花结籽,并不养育后代.
有竹就有笋。竹笋是竹的儿女,破土而出,披衣带壳,茁壮成长,干霄拂云。
还有,竹子是草,属于没有形成层单子叶植物。竹子没有形成层,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只长高不长粗。
近闻北京紫竹院竹子稀奇开花,引来不少游人特别是孩子们的观看,他们毕竟很少看破到竹子开花的景象.由此,我坚信,竹子非花卉之类.。
说竹是君子没错。古人把“竹”与“梅、兰、菊”并做“花中四君子”,不知为何?是否成立?尚需论证。
伐旧竹生新竹,竹林更茂盛。对于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也应如此,去伪存真,发扬光大,不可信以为真,以讹传讹。
最近看了一个资料,讲,有的竹子三十年左右开一次花,有的竹子八十年左右开一次花,有的竹子二百六十年左右开一次花。凡开过花的竹子,都结束了生命。由此看来,把竹子列为“花中四君子",还真不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