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想法哲思

《鬼谷子》中的惊世骇俗之言

2019-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Solo_db5d
鬼谷子像

 《鬼谷子》一书在古代一直都是被当作禁书。抛开鬼谷子以及纵横家的各种神奇色彩不说,单从该书来看,里面的唯物辩证议和矛盾论的思想领先了面方辩证主义哲学几世纪。纵观全书,里面的某些观点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知。而其中最让人震惊的思想,在全书中第一次出现是在《抵巇第四》中。
 原文如下:

 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

 先解释下他在说什么。他的意思是说:如果社会还可以通过改革、治理,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么就去解决这些问题。但如果没法通过治理解决,那么就直接取而代之。五帝时代,主要是通过治理,而三王时代却是直接取而代之。
 这种思想如果放到当下这种高度发展、开放文明的时代,那么不存在多大问题。但问题是,这种思想却是诞生在战国时期这种纷乱的封建社会初期。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央集权越来越强。这种思想与封䢖社会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相悖的。毕竟,如果一个朝代有问题,那么就直接取而代之的思想是很危险的。因此,全书被列为禁忌完全能理解。
 但如果站在现代社会理性的角度看,这种思维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每一个封建王朝到了统治末期,各种矛盾激化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如果再想着去作改良,那么完全是在狗延残喘的续命。还不如直接推倒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体制。
 从历史上看,最典型的是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它的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变法人士想积极通过政治改革使社会变好。但是变法人士处在一个及其尴尬的位置,一边想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政体,但又无法抛开一个已经处于末路的社会体制。所以,历来都把它们称为"资产阶级改良派"。如果他们能像民国时代直接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治环境。那么情况就可能完全不同。但毕竟这些都是后话了。
 该原则实际上也完全适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某件事或者某个组织已经到了需要不停的堵枪眼才能让他持续下去,或者到了无法通过补漏洞来解决所有问题,那么不如直接推到重来要好一些。俗话说得好"不破不立"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