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处看风景,风景注定与众不同!
常言说:“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不同的高处所见风景肯定不相同,那么人生之路何尝不是这样呢?
王璇从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越过平原,爬过高山,站在人生高于常人的高度,领略到了常人领略不到风景!
01
王璇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她刚刚一岁的时候,平时靠贩卖粮食为主的父亲手里略有积蓄,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小打小闹的经营,便带着一家几口到市里闯荡。那一年哥哥五岁,王璇刚刚一岁,一家四口租住在粮站的一个小仓库里,那便是他们的第一个家。
母亲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父亲利用手里掌握的农民粮食的资源,与粮库合作,帮助收一公斤粮食,粮库给一分钱的提成。贵在量大,王璇父亲的小团队也挣得满钵满盆,很快市里就有了他们的家——那是一个四方形的小院。
也许是看到了父母的辛苦,王璇的哥哥格外懂事上学不用接送,放学回家做完作业还帮助妈妈带妹妹,王璇从小就对哥哥非常依赖,依赖程度高于父亲。
哥哥上学成绩一路开挂,王璇也不示弱,哥哥考上军校的第二年,王璇也考上了哥哥曾经就读过的重点高中。
高中前两年,寒暑假哥哥回来,就给王璇分享外面的世界,并告诉王璇:“走出去的第一步,你要考上不错的大学。”
哥哥的分享,哥哥的告诫,就像指路明灯,指引者王璇勇往直前。
军校毕业,哥哥被分配到江城一所军校工作,并向王璇招手:“要么考武大,要么考华科,哥哥等着你。”
哥哥工作半年后,父母已经在哥哥工作地购买了一套房子,为儿子将来的婚恋市场加分。
王璇高中三年成绩稳扎稳打,甚至是稳中有升,这让父母和哥哥欣慰不已。一家人悄悄给王璇定了目标——第四军医大。
可是王璇意不在此,她想学财会。报志愿前夕,一家人意见不一致,甚至有点不可思议!
父母的态度就是:“第四军医大毕业,在部队就业稳定,看看你哥大学四年没有多大的开销,毕业工作稳定,咱们家给买了房,将来成家也会很顺利。”
哥哥也调侃:“上军校,优质男生多,找对象可以挑着找。”
可是王璇心意已决,自己抗拒不了父母,就让好朋友的妈妈帮助说话。
阿姨相当给力,对王璇妈妈讲:“孩子喜欢财会,以她的成绩必定能考上不错的财经学院,说不定是未来的银行行长呢!”
父母看到女儿的决心,好朋友的妈妈又劝慰,于是也松口了,把选择权交给了女儿!
王璇第一志愿是上海财经大学MI国会计班(有机会当交换生);
第二志愿为厦门大学财会专业,不接受调剂。用她自己的话:“在厦大进不了财会专业,去那里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第三志愿选在华科,和哥哥同城吧!
也许是王璇运气好,也许是王璇的实力说话,上海财经大学给王璇抛来橄榄枝,还是她中意的专业,终于心想事成。
02
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生们聚集在一起,又是一个新的冲刺起点,王璇小有激动,而且新的规划又在心中形成了。
第一个寒假回来,王璇到好朋友家玩,朋友妈妈开玩笑:“当初你为啥不愿意留在西安?不去第四军医大,西安交大也不错呀!”
“西安离我们家太近了!”也许王璇心目中的距离不单单是时空的距离,还有心的历程吧!
大三王璇通过雅思考试,大四第一学期和专业对接的国家达成协议,去MI国当了半年的交换生。对方学校不提供食宿,王璇不得不和同学合租房子,自己亲自开火做饭,体验独自生活的乐趣。
在MI国开阔了眼界,王璇感觉本科毕业竞争力不大,于是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两年制。
而此时王璇的男朋友在另一所大学也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而且也在江城,但他是三年制的研究生。
王璇读研最后一年,秋招到了江城一家招商银行,父母非常开心;哥哥更是欣慰,毕竟将来工作和生活都在同一座城市,互相照应也方便;男朋友更高兴,王璇先稳定下来,自己第二年毕业直接把工作签到本地就好。
两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骄傲,父母也不愿意厚此薄彼,而且经济条件也许可,儿子有的,女儿也要有。于是在儿子的帮忙和参考下,也给女儿购买了同样面积的毛坯房,只要女儿毕业,就帮忙装修。
儿子刚工作那会,父母送了一辆代步车,儿子自己出钱装修的房子,然后出租,租金也在自己手里。
王璇不要车,父母答应买车的钱帮助女儿装修房子,皆大欢喜。
03
计划赶不上变化,看似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变化。
上海财经大学春季招生的时候,研究生成为了香饽饽,王璇得到了更好的职位——成都一家金融公司又给王璇抛来了橄榄枝!
经过再三考虑,王璇把想去城都的想法告诉了爸妈,意料之中的狂风暴雨。
“璇璇,你考虑好了吗?不会是一时冲动吧!”爸爸有点担忧!
“你看咱们家都把房子买好了,你说不要就不要,卖掉要损失好多钱的。”妈妈先考虑钱的问题。
王璇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什么时候做事没有深思熟虑:“老爸,你放心吧,这个事我早就考虑好才做的决定。”
然后又给妈妈宽慰:“老妈,你看,房子卖了亏不亏还难说,你说我的发展前途重要,还是房子亏点钱重要?要是我将来在江城入职以后再跳槽,成本就更大了。”
既然女儿都做了决定了,爸妈还能说什么?就像六年前女儿决心要学财会,家里人无论怎么劝说都没有用,那时候女儿不过是个18岁刚毕业的高中生。而现在的女儿经过六年在外的闯荡,见过世面,况且还有交换生的的经历,最行业发展是有所了解的。
这样思来想去,爸妈支持女儿的选择,哥哥多少有点遗憾。
这个时候,王璇的男朋友劝她:“你好好考虑,房子有了,你哥又能罩着你,我在江城也有六年了,根基也在这里。去那边人生地不熟,还不知道能不能发展起来呢?”
“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呢?这么早就把自己固定下来,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要不然我先到成都干一年,如果行,就留下,否则大不了再回到江城。”
看到王璇如此坚定,男朋友还能说什么?
男朋友是王璇高中同班同学,也是学霸级的人物,高二文科、理科分班的时候分在一个班里,那时候就对王璇这个学霸同学新生好感。
男生的小心思被王璇感觉到以后,王璇很坦然:“这事先放一放,高考以后再说,起码咱们得考上同一级别的大学吧!”
那名学霸显然有点受挫,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在成绩上比比高低。
高二升高三的时候,有4名同学有机会进入零班(重点班)学习,王璇也在其中,但是王璇当时就果断放弃了去零班的机会:“我在原班轻轻松松学习,何必去到零班当凤尾?天天看着学霸的后脑勺,自己给自己找压力!”
04
到了工作岗位,实习期结束,王璇很快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既然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还会考虑回江城吗?
秋季招生的时候,王璇的男朋友还在犹豫,没有签约,他在等王璇的决定,也在等最好的机会。
春节回到本地过年的时候,王璇正式亮明了态度,既是说给父母的,让他们考虑处理房子,也是说给男朋友的:“我觉得现在的工作很适合我,我大概率不会考虑回江城。”
父母尊重女儿的选择,男朋友也再三思考,给王璇吃了定心丸,也是自己最终的决定:“春招的时候,我往成都努力。”
七月份武大毕业典礼结束,王璇的男朋友便背着行囊到成都签约的公司报到了。那是一家外资公司,出差,尤其是出国是常事。
担心不能经常陪伴王璇,男朋友还和王璇商量:“这份工作我先干着,走着看,要不行我再换工作。”
“工作顺心有发展前途的话,有什么好担忧的,干就是了。”王璇做好了男朋友的心理建设。
此后的工作中,只要王璇的时间许可,男朋友到国外出差的时候,尽可能陪着过去。当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考察行业的动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男朋友工作一年后,被合作公司挖了过去,男朋友开出的条件:“和女朋友同进退!”
王璇有了两年的工作经验,雅思过关,还有交换生的经历,又和男朋友出差了解过那边的行业动向,一起过去工作毫无违和感。
王璇只是众多励志年轻人中的一个,在人生选择的重要时刻,坚守本心,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最终站在人生的高处看风景,注定看到了与众不同的风景,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