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长地

真正读懂一本书的三个过程

2018-04-04  本文已影响61人  amoonmonkey

经过我十几年读书的经历,得出了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的结论。

首先,你需要把一本书的梗概了解到,并且可以流利的复述。

其次,过了一两个月后你需要再回顾一下。这个时候你看到的就是文章的语句了,注意着重点变成了语句!

我判断一本书是否是好书,就在于它经不经得起二读,也就是推敲。

最后,好的文章你差不多已经了解了。

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个漫长的环节。

你需要花费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去回味这一本书。

如果这一本书在你十岁二十岁甚至八十岁读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受。

这就是经典。

比如我在八岁阅读《红楼梦》,我不愿意。

为什么?贾宝玉娘娘腔,林黛玉哭哭啼啼,薛宝钗耍心机!

但是,当我二十岁读的时候,我喜欢。

为什么?贾宝玉为人正义,林黛玉纯真无比,薛宝钗情商高!

常言道“少不读《红楼》,老不读《水浒》”。这就是说人在每个时期的认知是不同的。

人的经历决定了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在你的阅读上得以反映。

我之所以说读书不在于多,也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读《东野圭吾》的作品,喜欢到把他的全部作品都读完。

我如今仍然记得第一次读完时我的心情,但是我记不得故事的内容了。

为什么?因为贪多嚼不烂!

所以我建议我们大家一起把一本书读了又读,而不是读了很多书。

摘自知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