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父母怎样从“听懂”到“会

2023-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戍雪虢匠教育观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掌握有四个层级,分别如图呈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家庭处于中段,尤其是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更多的家长意识到科学育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多的人处在第二、三阶段或者二者之间。

父母层次分布

众多父母意识到了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必要性,这些家长又常常在学习中遇到一个困境:学习的理论知识、道理感觉都懂,但是在生活中,在自己孩子身上却感觉用不出来。

源自网络,侵删

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现象就好像我们的孩子的学习,告诉父母说在学校学的能听懂,老师上课讲的我也都懂,但现实是一到考试的时候试题稍加变化孩子又不会了。能听懂不代表能会做,能会做不代表真掌握。上面所提的家长面临的困境,如孩子的学习一样,从“听懂”到“会做”中间,还需要理解和练习这两步。

对于这种困境,我也是深有体会。下面说一件我家最近发生的事,聊聊自己的切身感受。

今年春节从老家带回一只小狗,以前从未养过宠物的一家三口都倍感新鲜。儿子目前就读高中,平时住校,养狗的事情我做得比较多,占用了一些时间。在养了几个月,有了一些体验之后,我就有些后悔了。进入暑假前,就考虑暑假带儿子回老家看望老人时,是否要把狗再送回去。为此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来决定是否继续养狗的问题。我和孩子妈妈都表达了看法,我们的决定也不明确。轮到儿子时,开始他不是很愿意表达。我清楚他是觉得他一周只在家一天,继续养下去,日常也是我和他妈妈在主要付出时间精力。在看到他的迟疑后,我就跟他说:“这是咱们的家庭会议,都可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想不想继续养着它呢?”这时他才支支吾吾的说:“其实我是想养的。”如果在以往,我可能就会直接说:“那好,你说养咱就养,就听你的。”但那时候我刚参加一个家庭教育训练营的课程结束不久,就在说话前觉察了一下自己潜意识要出口的话,在说出口前,调整了一下说:“感谢你,儿子,你的想法给我很大的支持,让我决定继续养着它。”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因为我觉察到儿子不敢表达就是他觉得在养狗这件事上没有付出,后继他又帮不上忙。我如果说“你说养就养”,无形的把责任推到他身上,在养狗这件事上有抱怨的是我是最多的,我如果那么说会让他有愧疚感。我体会到他的这个心理,让他表态,但我说“感谢他,让我做决定继续养狗”,他不会觉得继续养狗是他的决定,又同时感受到他对我的支持,他说的话对我的重要性,他是被需要的,心底会产生价值感。

举这样一个例子,我是想说,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您是否能回忆起小时候,家长亲人的哪句话或哪件事对你影响至深;又有没有哪句话对您造成了一定的创伤。(所以这两年与“原生家庭”和解普遍被大家接受和认可。)所以说,我们在亲子关系中,需要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样敏感,所以我们家长要通过学习,尽量改善和孩子之间的语言、动作,让它是富有能量和价值的。

那么,这又绕到了上面那个问题:“我学了,都懂,可还是不会。怎么办?”

源自网络,侵删

上面说过从“听懂”到“会做”之间,还需要理解和练习这两步。

理解,其实就是掌握底层逻辑。学习了理论知识,觉得他对,但并不代表自己真正理顺了教育理论知识的底层逻辑。最好的理顺方法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要去整理,要去说,要去写。我现在写的这篇小文其实也是在推动我自己理顺如何从0到1的逻辑。虽然输出的不一定都对,但是是经过思考的,是结合自身特点的,必定会更适合自己。又如上面提到的与原生家庭和解,这也需要自己去整理输出。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有哪些是关键事件,只有您自己知道,您想去疗愈它,只有自己去觉察和解。当然,与原生家庭的和解也有利于我们回避由于自己的童年经历,潜意识的把不佳的教育方式又复演到自己孩子身上,这对于核心家庭也是有益的。

练习,这里是指这两年常说的“刻意练习”,这是从无(能力)到有(能力)之间的一个台阶。我们在学习过理论知识以后,感觉自己懂了,那么在用的时候又觉得乏力乏法的时候,就需要通过练习来达成。“练习”这个中间台阶怎么上,那就需要我们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在语言、行为之前先要有一个动作,那就是“觉察”。相信大家都听过情绪暂停相关的知识或课程,情绪暂停的第一步就是觉察。情绪暂停其实就是在进行刻意练习。不只是在情绪方面,在语言沟通方面,我们也需要这样先觉察再行动。“刻意”的基础其实就是觉察,觉察、觉知以后,我们才能尽量努力地输出有价值的语言,艺术化的动作,争取让语言行为更具美感价值感,传递到孩子的是正能量。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可是我就是觉察不出来怎么办?确实如此,我们经常会看到家长说孩子磨蹭怎么办?家长想改掉孩子磨蹭的毛病,我们这里且不说孩子是不是真磨蹭,就说如何改掉的问题。我想家长都明白,磨蹭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想帮孩子改掉这个毛病也绝非短时可为。需要耐心地陪着孩子,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陪他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知道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也知道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我们听得最多的一个方法就是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么在家长也是一样,我们要想实现理解教育方法还能用得出来,就需要形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培养科学的教育思维,我们也需要通过21天甚至更长一点时间,强制自己去大量地系统地学习,集中地强化教育思维与行为,而不是断断续续地散点式的学习与练习。

家长学习和孩子学习是一个道理。

一点学习体会,学习之后的思考,践行之后的反思,与您分享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