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习一些体会
一直以来,《伤寒论》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书一样,根本就看不懂,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自然是绕不过去的,所以从年初开始正式开始学习。
伤寒论虽然,之前断断续续听了一些音频,也看过一些视频,但基本上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这样可不行,所以必须沉下心来学习了。
我知道桂枝汤被称为“群方之祖”,所以去年曾经请教过店里一位大夫,他也耐心的为我做了解答,由于个人基础太差,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当时感觉并没有什么更深的体会。
最近,看了刘希彦先生的《大医至简》一书的部分内容,再结合倪海厦老师视频里的一些讲解,好像有了一些感觉。
教练曾说过:六经是大格局也是逻辑纽带,我当时就明白六经肯定很重要,但具体为什么重要?重要在哪里?到现在也不能理解,但这肯定是要自己去慢慢体悟的。
虽然理解没多少,而且不一定对,但我还是想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不当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出。
六经是建立在阴阳的基础之上的,将病发部位按表、半表半里、里,每个部位又各有阴阳,所以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少阳、厥阴、太阴,是为六经。《伤寒论》中大量篇幅在论述太阳病,也就是病在表层,这个时候病刚开始,相对容易治,如果这个时候将病情抑制或者治愈,治疗成本相对比较小,人也能少受病痛,这对于我们现在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我现在只学习了一点点太阳病相关内容,但对于桂枝汤确实印象挺深的。
桂枝汤,虽然只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五味药,在解表的基础上,增强脾胃的功能,真是用药如同用兵,用的好可以一敌百。脾在五行属土,当胃气恢复,脾本身就是一个“太极”,运化起来后,人有了胃口,自身阴阳得以平衡,那邪气自然不可干。
桂枝汤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不断加减变化,或加葛根成桂枝加葛汤,或加上桂枝为桂枝加桂汤等,但根源还是桂枝汤,虽然后面还有很多内容我没学习,但我想组方思想应该也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加之经方很多处方都有桂枝汤在里面,也许这就是其被称为“群方之祖”的原因吧。
前几天有位同事去找大夫给她诊断,说是血淤,有人就开玩笑说是不是得给你来点活血化瘀的药!她说的也许是对的,但我觉得既然是瘀,寒则瘀,那么根源就是寒,用热药把寒祛了那瘀不就通了吗?
学习中最令我头疼的就是有关脉的内容,一看到这些就蒙圈,但我想等五运六气我理解到一定程度后,就能有所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