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慢行】木匠家的三闺女(2)
2019-08-21 本文已影响6人
伊水芳草苑
木匠家的三闺女
秋收过后,小麦种上了,玉米已经编成条,上了架,她家院里的玉米架上黄澄澄、金灿灿一片,太阳下煜煜生辉。厦子和上午的房檐下,挂着一溜溜的玉米穗,丰收溢满了这个农家小院。平房上晒着棉花,一团团仿佛洁白的云,大门外的地窖里储藏着青玉米棵截成的草料,足够牛儿在冬天吃一个月了。她家打麦场上的麦秸垛很大,黄色的麦秸垛成了美丽的形状,就像历史书中看过的北京天坛,顶上抹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巴,这样,下雨时麦秸不会怄,牛儿才吃得香。
她从家里走到麦场,想着从前的事,想起了上麦秸垛捉迷藏的伙伴们,想起了在凤凰头割草的日子,想起了到上窑偷红薯叶的胆战心惊,想起了在下河挖芦苇根喝泉水,想起了冬天在桥堰下拽冻龙滑冰,想起了夏天在大渠戏水游泳逮鱼,想起了秋天偷花生红薯和玉米……明天,她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这个让她留恋又痛恨的地方,这个让她不舍又恐惧的地方!她想着,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母亲还没有起床。她拿起自己准备好的几身换洗衣服,用包袱包起来,放进筷篓里,准备离开家。她害怕母亲发现,就轻手轻脚的开了大门,虚掩上,急匆匆走出村子,沿着家后面那条石头小路,上了南坡,穿过南坡的土沟,绕到西沟,来到了约定的地方。男孩已经到来了……
后来,听村里外出打工回来的人说,在洛阳一个菜市场见到过她,和一个男孩在买菜,已经有了小孩。
过了几年,她母亲也渐渐年纪大了,脾气没有以前那么爆裂了,就托人捎信让她回来,母亲默认了这门亲事。
春节时,她和丈夫回来了,孩子已经四五岁了,一头小卷发,长的机灵洋气。她穿着时尚,一看就是从市里回来的。她给母亲带来了很多营养品,母亲也高兴,以前的事都烟消云散了。
弟弟已经长大了,初中也没有上完,母亲就托她把弟弟带出去,从那以后,姐弟俩在洛阳做起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