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可以分六个方面说

2020-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高德华

用典可以分六个方面说。

其一,要意思切合。如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七律尾联,“且欲近寻彭泽(读仄声)宰,陶然共醉菊(读仄声)花杯”,用陶渊明为彭泽令的故事,意思多方面都合适:一,都是县官(尊称为明府);二,九月九日重阳,习俗喝菊花酒;三,陶渊明喜欢喝酒,又爱菊花。像姜夔《八归》的“想文君望久,倚竹(读仄声)愁生步罗袜”,切合的程度就差些,因为这首词是为胡德华送行的,想表达的意思是“你的妻正盼你回去”,用文君代妻,推想胡的妻看到就未必高兴,因为她极少可能是既曾寡居又曾私奔的。

其二,用典,比喻为做生意,要能赚钱,即表现力要比不用强一些。如杜甫的“匡衡抗疏功名薄(读bò),刘向传经心事违”,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杜甫言志,说自己为谏官,曾向皇帝上书,有如汉之匡衡,有志传经,有如汉之刘向,匡衡、刘向是历史的大名人,引来自比,人品和志向的分量就加重了;辛弃疾有救国大志而不能实现,但不泄气,引廉颇吃米一斗、肉十斤的故事以自比,使读者不能不联想到廉颇的壮志英风,也是意思就重多了。意思加重,用典虽是绕弯子说,总是没有白用。像周邦彦的“冶叶倡条俱相识(读仄声),仍惯见珠歌翠舞”,冶叶倡条本诸李商隐诗“冶叶倡条偏相识(读仄声)”,指歌女,等于用隐语而意思没有增加,不增加,宽厚些说也是用不用两可。

其三,还有一种情况是非用不可,那就只好用。我昔年写文谈用典,曾经说到这种情况。为省力,再说一遍。据传清初陈子龙嘲笑钱谦益的一首诗,题目是《题虎丘石上》,诗云:“入洛纷纷兴太浓,莼鲈此日又相逢。黑头早已羞江总,青史何曾用蔡邕。昔去幸宽沉白(读bò)马,今归应愧卖卢龙。最怜攀折章台柳,憔悴西风问阿侬。”全诗八句都用典,一用《晋书·陆机传》(北上往洛阳求官),二用《晋书·张翰传》(辞官回江南),三用杜甫《晚行口号》“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读hè)头”(意思是还故土时尚不很老),四用《后汉书·蔡邕传》(邕被王允投入狱,求修史不得),五用《新唐书·裴枢传》(枢被朱全忠遣人杀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六用《三国志·田畴传》(畴向曹操献计,兵出卢龙寒,攻入畴的乡土),七、八用唐人小说许尧佐《柳氏传》中韩翊(应作“翃”)与柳氏赠答诗(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以写钱谦益于明亡前后应死不死,投降清朝奔赴北京,不如意又回到江南,老了,多年想修史终于落了空,而在他离开家的时候,夫人柳如是却另有所欢种种事。像这样的内容,不用典写出来就太难堪了。

其四,有兴趣用,或不得不用,总当尽量避免用生僻的。不生僻与生僻,没有明确的界限,大致说,见于多数人熟悉的书并诗文中常用的是不生僻的,反之是生僻的。以诗词为例,如“又值(读仄声)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接舆是《论语》提到的人物,《五柳先生传》,王粲,杜诗,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是不生僻的。像“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东西玉用黄庭坚诗“佳人斗南北,美酒玉东西”(案原诗即晦涩难解),指名贵酒杯,是生僻的,如果不注,了解的人必很少。用僻典以显示博雅是文人恶习,作诗填词,都是以后期为甚,不足为法。

其五,炫学的办法之一是用僻典;还有一种,更常见,是多用,也应该尽量避免。多用,诗,唐人及其前,词,北宋人及其前,很少见;其后,尤其更后,就随外可见了。只举一个例,是明清之际顾云美作的一首七律,寄给钱谦益的,文曰:

赌棋墅外云方紫,煨芋炉边火正红。身是长城能障北,时遭飞语久居东。千秋著述欧阳子,一字权衡富郑公。莫说当年南渡事,夫人亲自鼓军中。(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第四章引)

全篇用宰相典故,以表示钱谦益有宰相之才,即使意思能够切合(其实是未能,如首联比钱为谢安、李泌,就失之太过),也总有难解的缺点,因为如果不熟悉古典,就必致如坠五里雾中,读等于不读了。

其六,用了,不管生僻不生僻,最好为一般人着想,补救一下。办法是加注。这是古人早已做过的,如杜诗,不只有多种注,而且其中有详注。我们是现代人,没有李杜、秦黄的高位,我的想法,如果有兴致也平平仄仄平,而且用了典,就最好是自己下手,加注,以求同时的人万一赏光,不至有看不懂的困难。为节省人力物力,注可以尽量求简明,点到为止,如“接舆”,只说是与孔子同时的隐士,见《论语·微子》,“五柳”,只说是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指隐士的居处,就够了。

诗词用典又可为明用、暗用、正用、反用。无论用事用句,使读词者从字面上一眼可辩出的,是明用;表面上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的,是暗用。

明用有如玉石器皿上镶嵌的宝珠,制作者有意要借其色泽光彩增加器皿的价值;暗用则如清泉中溶入白糖,制作者定要亲口尝试才能品咮到它的甘甜。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下片: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先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冯唐是汉文帝的近臣,苏轼写自己密州出猎的情景,怎么忽然扯到冯唐呢?显然是用典了。这就是明用。

冯唐是个敢于正言直谏的人。汉初云中太守魏尚低御匈奴有功,后因小事被文帝治罪,冯唐认为文帝处理不当,是不善用人,就在文帝面前力保魏尚,复为云中守。(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苏轼这里所以要用这个故事,主要因他当时为反对新法被贬,后来改知密

他是个关心政治的爱国诗人,时时记挂着西北方西夏的严重威胁,渴望为国出力。他以魏尚自况,希望能有1个像冯唐那样识才敢谏的人,为自己在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

这样的话,在当时以受贬之身是不能直陈的,于是选取了这个切合境遇的典故,既表白了自己的委曲,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又暗示神宗应当作1个纳谏举贤的明主

再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好象跟“出猎”很合拍,是写弯弓射雕的情况。其实这是用《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星名,旧说以为主侵掠。作者用以比喻西夏等入侵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这就是暗用。

再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郞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用了很多典故寄寓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情,有的明用,一望而知是用典;有的暗用,完全溶入字里行间。上片是即景生情,典故多暗用。

除“玉簪螺髻”、“把吴钩看了”显然是用典外,其余如“遥岑远目”

“无人会、登临意”都是暗用,它们都有出处,但不知出处仍然可以理解词意。下片是直抒愤懑,典故多明用。

除“忧愁风雨”不明处也能讲通外,“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郞才气”、“树犹如此”等都显然是用典,不知出处就很难解通了。

"玉簪螺髻"指山。典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和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吴钩”是吴王阖闾的宝刀,“把吴钩看了”典出于杜甫《后出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句,指有着报国封侯的志向和能力。

“遥岑远目”意思是“眺望遥远的山影”。语出韩愈《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栏干拍遍”是宋代刘孟节的故事,刘好学绝俗,经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曾写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见王闢之《渑水燕谈录》。

“无人会,登临意”出自宋王琪《题赏心亭诗》“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嗓西风入座隅。”(见宋文莹《湘山野录》)。“忧愁风雨”是苏轼《满庭芳》词成句。

“休说”句典出《世说新语》。张季鹰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乡土名菜“鲈鱼脍”,说:人生贵在能适意,怎能跑到几千里外去受官职的拘束?于是立即返吴。“求田”句出《三国志-陈登传》。

刘备批评许汜不能忧国忘家而祗知求田问舍。辛用此二典表示自己不忘国事,却又无可奈何。“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语》。东晋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南渡前手种柳已经十围,概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辛用此典表示时光空逝,壮志难酬。

明用、暗用各有优劣,要看内容的需要,决定采用哪种方法。一般说暗用比明用自然,而明用比暗用引人注目;明用必须知道典故原意和引义,才能起作用,而暗用虽不明出典,也能读通,但要想理解得深,仍然需要知其出处。

用典有的或径取典故本来含义,或以原意为基础略加引申,这都是正用典故,大多数用典属于这种情况。像前举苏轼《江城子》,“遣冯唐”、“射天狼”两典都是正用其义的。

也有取典故所述人、事而反其意用之的,例如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他对李寄予很大希望,积极鼓励他入蜀干一番事业,开头却用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典概括为“蜀道登天”。李白所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反用典故了。

上面,举了一些例了说明几种常见的用典方式方法。在成千上万首词中,用典方法变化甚多,不是几种方法所能概括得了的。就是在一首词中,各种方法也会交错使用,总以有利于内容的表达为目的。下面举辛弃疾的《破阵子》(为范南伯寿)为例,综合地说一说古人用典的方法。

掷地刘郞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岂知鸿鹄,貂婵元出兜鏊。却笑卢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词有序:“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卢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勉之。”范南伯,名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范氏一家都是很有民族气节的人,他爸爸范邦彦曾仕金为蔡州新息令,后率豪杰开城迎宋军,举家归宋。

他很钦佩辛弃疾的忠心赤胆而把女儿嫁给了辛。辛跟范如山“皆中州之豪,查得甚”。范如山是个有才干的政治家,刘宰《故公安范大夫行述》说他“治官如家、抚民若子”,极受百姓拥护。他颇有优世之心,常思恢复北土,但有感于政治腐败,当道非人又很想学陶渊明“躬耕南亩”,隐居不仕。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六月,南宋主战派名相张浚的儿子张栻(自号南轩)任荆湖北路安抚使,颇想干一番事业,因范如山从金人占领区来,“知其豪杰,熟其形势”,便请他担任卢溪县令(即所谓“辟宰卢溪”)。范如山并不相信朝廷真能有所作为,故“迟迟未行”。

辛弃疾当时正任湖北漕运副使,很希望范能出仕荆湖,“因作此词免之”。词的主题就是劝他以国事为重,“万里功名莫放休”,时时挂念“群主三百州”,努力做出所能及的贡献。

明乎此,再看辛词所用的典故,即可看出作者手法的高明、用心的细腻。作者一开篇用了2个典故:1个是,鸿门上刘邦令张良献玉斗给亚父范增,范增痛感项羽不听劝告放走刘邦,贻下后患,而将玉斗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

另1个是,春秋吴越之争时,范蠡(li)献西于吴王,以瓦解吴王斗志;灭吴后,不受越封,复取西施乘舟游五湖而不返。写法都是似明而暗,一看便知是用典,但真正的用意却没有直接说出来,甚至连范增、范蠡的名字都与范如山同姓,又都是才智出众,有胆有识的谋士,因而即以二范比如山,希望他成为二范那样的人物,能竭诚尽智为自己的君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个看来隐晦的开端,不但艺术上很有特色(隐含范如山姓氏,却不出一范字),从词的主旨说也是很好的开端,有了这个开端垫底,下面几句正面劝勉的话就显得很有力量,很动感情了:“千古风流”应在我辈身上,不要轻抛建功立业的时机,要时时想到大宋的万里江山呵!

下片针对范如山“迟迟未行”的思想活动,进行劝勉:一方面称赞了范的大才宏志,预言他定能有所成就,一方面劝告他不要嫌卢溪令职位低小难以发挥作用,而应当以之作为搞大事业的起点。为了同时表达这两方面的意思,作者选用了4个典故。一是陈涉辍耕垄上,概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故事。

借此表明自己理解范的志向,他的不愿就任是想有更大的作为。二是用南宋将军周盘龙的故事。周年老不能守边,还朝为散骑常侍(皇帝侍从,能预闻要政),世祖戏问他:“你戴貂婵(近侍贵臣冠饰)冠比起戴兜鍪(dounouF都谋)战盔来如何?”周答:“此貂婵从兜鍪中出耳。

“意思是说我成为近臣是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不是靠了恩宠。这里表示自己理解范有更大的才能,想得到更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但要想得到更大的尊荣,要想得到参预朝政的要位,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多所表现,积累“战功”。

三是南朝宋大将军宗悫(que却)的故事。宗晚年为豫州刺史典签多所违执,宗怒叹“得一州如斗大,竟遭到典签的慢待!”辛借此表示自己体会到范的心情----以大材而居小小卢溪,且行动不能自主,难有作为。

但也是劝他:宗悫都难免屈居下位,受小人之气,何况你我。四是孔子至武城,闻弦歌之声,认为割鸡无无需用牛刀的故事。辛反其意而用之,鼓励范南不妨以牛刀杀鸡,一试身手,把卢溪治里好,以显示自己的才能。

这6个典故,有明用(如三、四),有暗用(如五)(如一、二、、三、四),有反用(如六),有的字面上已经把意思点明,有的意在言外,必须细加品味,才能体会得到,全词变化丰富而始终扣紧主题。

来自网络

图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