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 叔向贺贫(一)
看到题目,我们一定很熟悉哈,《叔向贺贫》的故事可谓是耳熟能详了。关于叔向,之前在《祁奚请免叔向》一文中聊过他。
叔向,羊舌氏,他是晋的公族,六世为官,历事晋悼公、平公和昭公。
晋悼公时,他因熟悉各诸侯国历史,就被引荐给太子彪为傅,也就是太子彪的老师,后太子彪即位,是为晋平公,仍尊叔向为老师。
叔向在晋国虽没有执掌国政,但却以正直和才识著称于时,且留下了一些重要的政治见解和政治风范。
公元前552年,晋平公六年,因栾盈之乱,叔向的异母弟弟羊舌虎因罪被杀,叔向被其牵连而被囚禁。
当时,晋国的执政卿是范宣子,范宣子本欲制其罪,但因没有足够的证据,又因叔向在晋国德高望重,又是平公的老师,所以没敢轻举妄动。
而叔向本人呢,对此并没有做任何解释,始终保持沉默,就在他的家臣一筹莫展之时,他却说:“必祁大夫”。
而事情的结局也正如叔向所料,祁大夫出面,直接摆平了范宣子,祁奚果真没有让他这颗“明珠”蒙尘。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仍出自《国语》,讲的是晋国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依然是叔向。
公元前541年,韩宣子被任命为晋国正卿,他忧虑自己钱财不足,不能和其他卿大夫交往,便在与叔向的谈话中抱怨自己空有其名,而没有实际的收入。
韩宣子的本意是想借这通感慨的牢骚话博取叔向的同情,岂料叔向兄弟却向他拱手表示祝贺。
韩宣子不解其意,于是叔向便结合晋国大夫栾武子一家三代的经历,以及晋卿郤昭子极尽富贵却不得善终的故事,以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贫富,而在于德行。如果没有德行,富贵只能带来祸患,有了德行,贫穷也可以转祸为福。
听了叔向的一番谏言,韩宣子幡然醒悟,豁然开朗,起身拜谢,并让自韩氏之祖恒叔以下的子孙都要牢记叔向的告诫。
我们简单聊下韩宣子,即韩起,姬姓,韩氏,谥宣,晋国的六卿之一,他是政治生命超长的政治家,执政晋国长达27年之久。
他的祖先是周朝的贵族,家族底蕴深厚,他自幼聪明好学,精通音乐、诗歌和礼仪,且具备卓越的才智和文采。在晋国内部政治斗争中,他多次挺身而出,引领百姓抗争,保障了晋国的稳定和繁荣。
公元前566年,时任正卿的韩献子韩厥告老,晋悼公应允并破格提拔荀罃执政。
韩厥的长子韩无忌,以自己有略微的残疾为由推辞,向晋悼公推荐自己的弟弟韩起为卿。不是嫡长子的韩起幸运的成为韩氏家族的宗主。
此后韩起一直在晋国高层任职,于公元前563年协助晋悼公复兴晋国霸业。
公元前560年,卿士荀罃、士鲂去世,晋悼公重组三军六卿,韩起礼让赵武,辅赵武佐上军。赵韩两家的关系更为亲密。
公元前541年,已担任正卿7年有余的赵武撒手人寰,韩起继之为中军元帅,开始对晋国长达27年的执政。
韩起为臣低调,但却贪心有余,物欲虽强,却对晋国的霸业漠不关心。在这27年的执政时间里,韩起始终在平衡六卿之间的利益,使之未能表面化,却又从中获利良多,壮大韩氏的根基。
经过韩起执政后,韩氏得到极大地发展,奠定百年后“三家分晋”韩氏有其一的物质基础。
公元前514年,年过七旬的韩起寿终正寝,魏献子魏舒担任执政。
韩宣子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杰出领袖,他的思想、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和贡献。
他主张以德治国,反对奢侈浪费和权利滥用,并且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为晋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军事方面,韩起作为晋国大夫,曾率领晋军参加过多次战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其中,最著名就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他率军攻打楚国,大破楚军,俘虏楚王囚车,震慑了周边的敌人,提升了晋国的国际地位,并助文公成就霸业。
此外,在政治方面,他还擅长利用外交手段,在周边各国之间推行和平政策,构建了强大的晋国联盟。
他推行轻徭薄赋,保障人民的生计和利益,同时倡导节约俭朴、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他还实施军事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发展。
在文化方面,他同样具有独特的贡献和影响。作为音乐家和诗人,他曾创作出许多优美的音乐和诗歌作品,为晋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致力于礼仪规范的制定和宣传,提升了晋国的文化知名度和形象。
韩宣子被后人称为“晋国贤相”,这是对他政治才能和贤德的高度认可。
聊完了韩宣子,我们明天开始学习正文!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