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在哪里?
我们想要一份长久的爱,需要永远学会:倾听对方,感谢对方,尊重对方,宽恕对方。
1、
行走在人世间,要问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是什么?思来想去,恐怕还是“沟通”二字。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是沟通。
海明威说,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说的也是沟通。
婆媳之间,有的亲密有度,有的仇恨无视,虽说大部分原因是观念不同,但症结还是沟通。
夫妻之间,有的相敬如宾,有的形同陌路,归根结底也是沟通。
更别提青春期的孩子们,大多个性十足,叛逆张扬,若无良好沟通形成的和谐关系,家里只怕是隔三差五就战火纷飞,深陷其中。
是的,我们都需要被别人听见,同时也要学会去很好地倾听别人。沟通,这是一把打开彼此心门的钥匙。
2、
前几天,孩子爷爷婉转地电话来,问我们是否需要奶奶过来帮忙一阵子。我们一问,方才知道家里又闹了矛盾。婆婆和她八十多岁的婆婆又是一顿大战,作为儿子和老公的爷爷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这是整个家族至今都难以解决的矛盾。
说来爷爷奶奶都是比较善良的人,爷爷孝顺,奶奶温和。但无奈摊上这个八十几岁的老母亲,实在是不如人意。这个老太太行为固执,观念僵化,为人强势,对子女孙辈控制欲极强,简直就活在旧时代,看儿子什么都好,看媳妇却千般不顺眼。经常是她到了谁家生活,谁家就得发生战争。所以,非常令人头疼。
老太太脾气火爆,稍有不顺就将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一溜儿排开数落一顿。但让我非常感恩的是,嫁来十余年,她人前人后却从未说过我一个“不”字。
再张牙舞爪的个性下,也有一颗需要别人听到的脆弱心灵。
去年暑假,在知道家里发生矛盾后,先生专程回去,将老太太特意接来过了几天。大概有三四天的时间里,她追着我诉说着婆婆的种种不是,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的诉说。大部分的时候,我都微笑着一边做事一边听她诉说。
说了几天,方才仿佛将积攒的怨气统统发泄出去了,她逐渐安静了下来,开始能够听得进我们的分析和劝说。回家后,和谐了好几个月。
她知道,我是真心敬重她。她明白,我是真心希望家人都能对她好。
其实,不仅她知道。这个家族的人都知道。
从小周旋在老妈和嫂子的情绪中,很早我就学会了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出,从不添油加醋地挑起矛盾,反而一直做息事宁人希望家和万事兴的那一个。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自己,不懂什么沟通的技巧,甚至有的时候还特别好为人师,但基本不站队不评判,尽量去做到倾听和共情。所以,大家都认为可以和我聊聊心里话。
有时候想,如果我要是能够多懂得一些关于沟通的知识,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是不是能够更加有方向地引领家庭走向更加和谐美好些?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喜马拉雅买了马东老师们的“奇葩说”,买了《好好说话》。但更重要的是再次跟紧婚姻大学2017年度重磅课程——《非暴力沟通》的课程讲解和落地实践。
3、
婚姻大学的非暴力沟通课程现在已经上了一节理论课,两节案例课。有的时候跟直播,有的时候听回放,并记得时时反思,受益匪浅。
第一节重新复习了《非暴力沟通》的知识点,4个词语8个字——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委实不容易。
第二节、第三节因为有学员分享的真实沟通案例做讨论,大家都觉得非常接地气。这是一幕家庭生活中夫妻日常沟通的情景。因为礼金的问题,夫妻二人有了不同的看法,在沟通中也就有了不同的场景。
课程中,啦啦和学员分别扮演夫妻二人,按照非暴力沟通的流程再走了一遍。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沟通真的让人心情舒畅,愿意接受。
当我们不断地换位到妻子、丈夫的角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多被看见、被听见、被懂得、被理解的渴求。就会发现,生活中琐事只有角度不同,没有是非对错。
所有的知识,知道概念仅仅是第一步,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强化练习,将其变为自己熟练的技能,方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没有落地实践非暴力沟通的我们,大部分现实生活中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联想到昨晚课程中谈到的亲密之旅修复关系十步骤,发现前四个步骤也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十步骤。
这再次证明,知识都是相通的,只要你能坚持学习坚持践行,条条大路通罗马。
虽然学习了那么多,但自己这四个步骤仍然难以完全做到。常常不经意就滑入旧有的固定模式,在争吵中一招制敌获得胜利。因为共同生活多年,我们都非常明了对方的死穴在哪里。
可是,生活有输赢对错吗?
沟通是双赢的结果,而争吵常常是双输的结果。所以虽然都说争吵也是一种沟通,只是比较激烈;但还是觉得如果可以,我们应该学会更加有效的沟通,去学会用时光煮酒,以温和的方式在婚姻或者生活中一起臻入佳境。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