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成长”是把杀猪刀,刀刀砍人乱(一)
“让孩子快乐成长”,是父母心中美好愿景
抖音里有个小视频,说了个美丽的故事。
稚嫩清脆的娃娃呼唤声和着温柔的爸爸妈妈回应声:
爸爸……哎!妈妈……哎!我爱你哦!
呵呵……哈……
字幕出现:
我出生前在天上挑妈妈——
每天宝宝们轮番在彩虹上排队看望人间,选择自己最中意的妈妈
天使问:你喜欢这个妈妈吗?宝宝回答:好喜欢。
于是,天使就护送宝宝飞到妈妈肚子里。上帝爷爷因为舍不得,就握着小尾巴不放,宝宝拼命扯断尾巴去找妈妈。所以宝宝出生时的,屁股都会有因此而产生的淤青。有的宝宝生下来有特殊的胎记的,那时天使吻过的痕迹。这样是为了让妈妈在人群里一下就能找到你。
宝宝放弃云上快乐的生活,只为了到这个世界上叫你一声妈妈!
视频评论区留下了观看者满满的爱,读来令人动容:
“谢谢我的两个小宝宝选中我们。余生我将不遗余力地照顾你们长大,陪你们度过快乐的每一天。”
“既然你挑了我,我就给你所有。”
“谢谢我的孩子选中了我。就算全世界辜负了妈妈,妈妈也宁可辜负全世界,唯独我的孩子不可辜负。”
这些留言说出了所有妈妈、爸爸们,在听到孩子清脆的啼哭声看到孩子粉红色胖嘟嘟小脸蛋时那美好的心愿,纯粹的绝对的毫无保留的爱,一切围绕孩子快乐幸福的爱。
“孩子,你喜欢吃吗?喜欢,妈妈再给你做!”
“孩子,哪里去玩你最开心?爸爸带你去!”、
“学什么你喜欢?不喜欢就不学呗!”
被天使选中的爸爸妈妈们不遗余力地爱着宝宝,希望用自己的生命装点出孩子的璀璨。
……
我曾问过一些家长:
“你对孩子最大希望是什么?”
“快乐!”对方回答得不假思索。
“你希望孩子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我问。
“只要他喜欢。”
非常地“爱和自由”——让孩子天性得到充分发展,让孩子一生快乐幸福。
为何学习娃普遍不快乐
然而,随着孩子长大,那份纯粹慢慢增添了岁月杂质。尤其是在中国,爱的蜜罐里泡大的孩子碰到学校高压的教育,再加上个青春期逆反,父母顿时将当初爱的誓言抛到了九霄云外。
打骂姑且不论,下面的“咒语”在家庭中常闻不衰:
“……学习好才有好工作……作业总是要做的……老师的话总是要听的……你怎么能老玩游戏?……你这样没出息,以后只能扫大街……你也太不听话了!”
于是画风大变,天使送来的宝贝相亲相爱的幸福融融转眼变成硝烟充斥相恨相骂。
有个家长,她对孩子一直秉承快乐为上教育原则。小学中低年纪,孩子凭小聪明不用花太大力气成绩也还可以。孩子作业家长从来不管,课余时间基本就是让孩子放松、玩,只要他感兴趣。
到了初中学习压力增加,以往的精力投入再难得高分,孩子成绩每况愈下。家长急了但孩子依然一副松垮样,看小说、玩游戏……父母情绪好的时候就对孩子讲一堆道理,情绪不好时就是厉声指责和骂人,上面那些话语成了挂在母亲嘴边口头禅。亲子关系异常紧张,母亲嫌孩子太懒不听话没上进心,孩子嫌母亲烦说她管得太多还蛮不讲理。
如果我们跳出这对母子情感纠结,放下天下父母对孩子期望去看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就能听到孩子心声:“不是说只要我喜欢我快乐,为什么现在,不喜欢枯燥的学习,不喜欢日复一日做题,我觉得这样的日子不快乐,就说我错了,还对我这么凶?说好的快乐去哪儿了?”
有个小学三年级就不愿去学校读书的女孩给我带了本《窗边小豆豆》,两眼看着我认真地问:“林老师,你看过《窗边的小豆豆》吗?书中的学校多好!他们不用做作业。可惜让美国给炸掉了,美国真坏!否则我也可以去那里读书……看到这么多试卷我就想吐……老师这么凶,每天骂人……只要给我看电视,我就很快乐,我不要去读书……”
平日里她不爱看书,但这本书却看了好几遍;平日里极少关心身边以外的事,但为了小豆豆那可爱的学校,她痛恨美国,可见这本书在她心中地位。
若进入女孩内心我们是否就能听到:“书中告诉我,学校是快乐的,学习并不是每天的作业。可为什么我在学校里找不到快乐?为什么我总有做不完的作业?我的人生哪里能找到快乐?”
女孩父母从讲道理到打骂到威吓都用遍,女孩也从对抗到离家出走甚至跳窗轻生,可问题毫无进展,女孩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理想王国里不愿出来。
近几年,类似的孩子问题越来越多,真的是“快乐教育”出问题了吗?它真的只能像杀猪刀那样在孩子生命中刻下致命的一刀一刀,让鲜活生命窒息?
二十多年教育生涯中,孩子们内心满满的“希望快乐、厌烦学习”,是我碰到的普遍现象。即便是表面努力的好学生,有机会撩起平日里遮盖着的心灵面纱,痛苦也会像决堤洪水一泻而下。
那年夏令营,有个很努力的初一女孩痛哭着对我说:“林老师,你知道吗?不是老师逼我学,也不是妈妈逼我学,我是没办法……我不得不学,我不能比别人差,我必须得学……”那一通哭声那一番话当时把我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给整懵了。
接触教育二十多年,以前社会上没有如此提倡给孩子自由快乐,爱学习的孩子鲜有有如此痛彻心扉呢!现如今,生活越来越富裕,家长越来越关注,爱和自由越来越多,这孩子的快乐却越来越少,痛苦却越来越深重。
能说他们是吃饱了撑的吗?父母为了他们的幸福吃的苦绝对比他们多得多,给他们的幸福绝对比父母自己从小得到的要多得多,他们为何还会感觉如此痛苦?
道理有对错,情绪无对错呢!他们觉得痛苦那就是真的,别人觉得不该如此痛苦,那只是别人的感觉罢了。
看来,再爱孩子的父母也无法承诺给孩子一辈子快乐。
于是乎,就有舆论认为,学习就是个艰苦的过程,提倡快乐学习有悖于事情本源。
“学习”和“快乐”真的是冤家?
但是,搞了二十多年教育的我却一直保持初衷:学习是人生快乐的事。
想当年,我的第一个作文班就取名为“小星星作文俱乐部”。我跟孩子们说:“天上北斗星只有一颗,但小星星却挂满天,愿你们通过学习个个都成为闪闪发光的星星……至于俱乐部,那当然 就是要感受学习快乐喽!十几年如一日,若没有快乐同行,怎么能走得好走得远?”
我的性格中现实型是霸道总裁(参看本书 页 )刻苦学习、笨鸟先飞是我从小为之的。可不知为何,人到中年居然强烈反对“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这类提法:社会早已从“土豆烧牛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追求跳跃到家家都是百万元户(每家一套房),学习中若再一味提倡吃苦刻苦和我们生活不搭呀!
这么想当然也就这么做,二十多年来,我在教学探索中一直试图为学习和快乐两者穿针引线试图将它们缝合在一起。为此不断学习脑科学、思维学、心理学,哲学,并从养生保健、宗教、灵性流派、中国古文化中吸取有用的内容把它们揉合到教育中,刻意营造能让孩子内心嫩芽不断梳理不断成长的课堂氛围。付出就有回报,很多孩子对学习的感受有了巨大变化。
有个初一开学没几天就不愿去上学的孩子,到我这里一学期后返校,结果变成学霸了;有些从小对学习马马虎虎的孩子,到了五年级底突然开始发愤考入名校了;有些小时候一直畏惧高压学习的,如今到了大学能非常淡定地应对周边人认为痛苦的学习过程……这些结果并非自然为之,其间的心路历程在我教学录中详尽清晰步步明了。
尤其是下面这个个案,同一个人身上,差不多的时间里,对于繁重的学习,从痛苦的感受、极力的抗争到平静接纳、自信向前,是否更能让我们悟到“快乐”和“学习”成为一家人的门道?
真实事件,发生在我的生命成长课中。
案例一
那个初二女生,第一次咨询,就让我清晰看到她身上“鱼死网破”的极端思维。很担心什么事激惹了她会造成不可估量后果,那晚,和她母亲聊了很久。
感情型极强的孩子,从小离开妈妈被寄养在老人身边,又碰到后来父母感情破裂。现在,母亲把孩子接到身边想好好管教,可孩子一心在情感纠结和生命意义的困惑中,母亲却一味在尽职尽力的管教中,两个极端一碰面就爆出冲突火焰。女儿斗不过母亲就转而上网、玩游戏。母亲痛苦,一边工作一边还得每天关注孩子学习;孩子也痛苦,内心纠缠的情感无人能帮忙理顺。
女孩的同学在我这里上生命成长课,她也很愿意来。
半年后,她脱胎换骨。以前被认为极其痛苦的学习,如今已能坦然面对;以前被认为毫无意义前途黑暗的人生,如今不仅能看清远处的光明还能享受当下奋斗时各种能力的绽放。
“不知如何面对的时候,你的面前是黑暗是恐惧。可只有这样,你才能看清最本质的自己。在你坠入低谷的时候,谁又会料到这人间宝藏就在这低谷里?”
"我也明白我终将会死去,化作一阵风去感受去体验这我曾经跨过的山山海海,以另一种方式存活在这世界上。此生,足矣!”
这是生命成长课上她即兴写下的,与起先总纠结于父母的过往情感截然不同,她对自己的生命不再迷茫不再困惑,相信自己能走好今后的人生路。我的家长成长课学员看了女孩的文字也都惊叹不已,感慨小小年纪拥有了如此丰厚的生命养料。
其实,正是生命中那一段曾经别人没有的痛苦铸就了女孩今日的淡定,也正是那一段过往的黑暗点亮了女孩今后的光明,还让她拥有较同龄人更为丰厚的生命。
案例二
某个抖音作品,一帧帧艺术生考试前后画面,一个男生画外音,声嘶力竭喊着:
“考~试~,就是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地去洗。
等到上了考场的那一刻,灯亮了,你才发现,有些人忘了加洗衣粉,有些人用的是洗衣机。
但只要你认真地洗过了每一个地方,那衣服一定是可以光亮如新。”
最后那句表示了英雄气概,但喊的人都快断气了。
这个作品,无论是画面还是配音,都极富感染力,给人深深的震撼,尤如历经血雨腥风劫后余生之人的悲嚎。
我把它发到家长群,很多反馈觉得这些考生经历了太多痛苦很值得同情,但作品最后那两句还挺励志。
我把它发给曾经的学生,也经历过艺考生死劫,如今中国美术学院大一学生慧儿。没想到,她的回答全然颠覆了一般人对这个抖音作品的感受。
“虽然他挺正能量的,但是我不喜欢。考试只是一种最方便直接表现你掌握知识的媒介,没有他说的那么恐怖。我喜欢跟那些喜欢画画而选择画画的人一起讨论,而不喜欢跟那些为了某种目的无奈画画的人一起。还有一点,并不是在黑暗中擦过所有的滴地方衣服就会光亮,我考试后感受到很多比我出色比我努力的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有付出就会得到回报是一定的,但不一定是i最期望的那个方面。你眼中的光亮在他人眼中也许是另一回事。”
虽然开始我也预期到慧儿看了这个作品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感觉,但也没想到她的回答居然有些截然相反。让我在惊异之余对慧儿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多了份刮目相看。
如果说慧儿向来就是那种强强壮壮特立独行之人无论身心,我也许不会太意外,然而过去的她却是个白日里也见鬼的胆怯女孩。
我们课堂上的成长,让这个小能量女孩到了六年级,因“见义勇为”惩罚捣乱的同学被老师罚站在讲台桌旁(这个向来的乖乖女从未有过的事),众目睽睽之下,俨然一副大义凛然相。
后来,我引导她用平日里教授的四型人格理论分析那个捣乱同学的人格特质,很快与那个同学冰释前嫌。
慧在这件事中表现得颇有大侠风范,已从原来安分守己的乖乖女形象中脱颖而出。
那时候,我带的慧所在六年级班,经常做沙盘游戏。一日,她为将想象付诸现实,不嫌麻烦不怕失败,寻找铁丝、小木棒等物件,楞把一些沙具高高挂起在她的沙盘场景中。
头一次这么费劲地做沙盘游戏,但她乐此不疲。
心理学意义上讲,沙盘游戏中的这些举动,表明她内在生命力强大。然而,几年沙游下来首次呈现,又是一个原本文弱平静细声懒语的乖乖女,不能不说是我们这里人格重塑课程的重大影响。
如今的她,同样经历极为辛苦的艺考,却与很多人感受不同。平静而淡定,有自己的观点有既定目标,走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这样的孩子,我想很多家长都会欣赏。但这一过程,又有多少家长能从容去走?
一样的经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是否值得各位家长深思?!
------------------------------------------------------------------------------------------------------
案例二后记:
我将慧儿的答复发给她妈妈,妈妈感到很意外,没想到孩子内心竟然如此强大。
她给我留言:
“孩子到了你这里,能得到心灵的救赎,因为你能正确引导,而家长缺乏这个能力。
这些年很多朋友羡慕我女儿这么早就有目标有方向,而他们为孩子找不到努力方向苦恼,到了高中孩子还是没有学习动力,家长急孩子不急。
我深深体会家长要发现挖掘孩子特长并一路支持太难太难了,我和慧儿有幸一路有林老师指点。”
从教20多年至今,我只追求一个教育目标:唤醒孩子灵魂激发孩子生命能量,让他们有自己的希望、目标和行动,找到生命的快乐所在。
一个人能力有限,我希望有更多人掌握这些育人方法,于是就写书。虽然过程困难重重,但是我依然坚持,相信二十多年经验提炼,对更多家长有用,让更多孩子从学习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