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臻作

写文,从修改开始

2020-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梦里依稀风铃
赏心摄

相传贾岛当年作诗,为僧“ 推 ” 月下门,还是应改为“敲” 字洽当,而不觉 推敲着入了迷,想得出神,竟忘了回避迎面而来,韩愈的出巡队伍。

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豪不可惜。” 他的著名小说《藤野先生》 ,修改的地方有160~170处。

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反复修改了39次,只为了找到准确的词。

村上春树一般花六个月写完小说的第一稿,再花七八个月进行修改。

福楼拜告诉莫泊桑:  你所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贴切的,不可能有第二个,一定要找到它。

杜拉斯获奖的小说 《情人》,完稿后曾被她细细诵读了无数遍,修改修改再修改,力求每句每段是那么自然,不会显露精心的雕琢,成了新颖独特的“ 杜拉斯” 味。

作家老舍也常说  “  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 又快又好  ……  ”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 “  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  被表达的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 ”

所以,精典的小说、文章,经得起搁置的考验,总会历久弥新,在时间的长河里散发它独特的魅力。

一流的作家们,尚且对文字如此偏执、  严格,永远追求一种文字与境界完美的表达。为此,不惜反复推敲思考规划,在不断的修改中提升自我的认识,使文字达到上乘。

榜样的力量无穷,对于普通的我们, 每一篇的原创文章,都需要充分的拆解和粉碎,  从有所感的初稿, 到隔置后的再阅, 逐一地去读, 改正错字病句,修剪整合, 如此往返数次,一篇像样的文章才能诞生。

共勉之。

2020  --1    ( 赏心  )

修改一一不是捷径的法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