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所感,谈谈爱
不知道要写什么,虽然我一直打算着写东西。可是每次要写东西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无东西可写,因为每天过着挺无聊的生活,没有灵感。
每每我要写东西前,都这样丧一下,然后写出下面的一大段话,真是好笑。
最近没有事做,就给自己找些事情来打发日子,于是看书便是我打发日子的其中一个方式。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皮囊》。可以说看书过程中,有些东西不断的冲击着我的内心世界,这感觉就像是我在这些书里发现了自己的内心。
《皮囊》是蔡崇达写的。书中没有虚浮的内容,就像作者待过的小镇那般质朴。
从盖房件就能够看出母亲的性格,特别玄妙,看到最后才明白,为什么在家里没那么多钱且女儿要嫁妆儿子要用到学费的情况下,母亲可以不顾这些,依然执着去盖房子。这是因为“她想让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这就是那个年代他们的爱情,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
年轻人的爱情又是什么呢?
女孩子很容易陷入爱情里,觉得他对自己好,他就是一辈子想要在一起的人,为他生孩子为他放弃工作,她觉得这便是爱情。而男孩子,找到了心爱的女孩子,想要一辈子对她好,和她走过一生,这便是爱情。
和平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一对情侣之间的生活都是美好,彼此也认为是美好的。
然而他们的爱情之间没有共同跨过的坎坷,没有让他们互相扶持的事情发生。那维系感情的纽带又是什么呢?
是结婚证吗?一纸证书后照样能够分开;难道是孩子?可有了孩子,也可以划分责任后分开;我一直在想是什么。
嘿嘿,俗套一些,那纽带还是“爱”。
一夜激情过后,彼此觉得这感觉就是爱;那个人对我好,心里蠢蠢欲动,小鹿乱撞,啊,这便是是爱;这个长得帅,越看越顺眼,顺眼到心里,这便是爱。
可是,你觉得是这样吗?爱到底是什么。
我喜欢看一些过了热度的影片,在他人不断对我透露影片内容以及做出评价后,我心里大概有了数,放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我忘了那些内容及评价,这样我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心去看影片。
不断这样操作,《唐山大地震》就是其中之一。那天我看过影片,主人公的妈妈大概在她30岁左右的时候,遭遇大地震,当时她的孩子在破裂的屋子叫喊着妈妈,她应着准备冲击摇晃的大楼中去救出自己心爱的孩子们,拉着她的丈夫猜出她的心思,一把把她甩到一旁,自己冲进去,顷刻间大楼倒塌,抬出的是他的尸体。
年纪轻轻的妈妈失去了丈夫,还有她的选择下误以为失去的女儿。在和女儿相遇前那个30年里,她没有再婚,身边有追求的人,可是她很清醒。她孩子说:“我也不是没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这个世界上哪还会有用命爱我的男人?”。从此,她不再嫁,一辈子都是他的人。
这个父亲明知前面是危险,也奋不顾身替他妻子去危险的楼中,一个父亲保护着整个家人,这对女人来说就是爱。女人不再嫁,想要继续守护她那个家,这也是爱。
常说,爱是一种责任。从小到大听了很多那种不负责任的爱。
不知天高地厚的未成年人,试着偷尝苹果,吐了核,长了小苹果树。这些例子,中国每年不知出多少起。
正在上高中的小红和小明谈了一段时间,俩人你侬我侬,就像个连体人一样。有一天,俩人偷吃了苹果,过了不久小红怀孕了,不敢给家里人说,只能偷偷去打胎。然而俩人都没那么多钱,男孩也不肯向别人借钱,于是女孩便向班里的男孩们借钱去打胎。最后这俩人也没在一起,整件事传的沸沸扬扬的。
假设再把这对男女放到大学,好,成年了。男孩兼职赚了些钱,有钱打胎了,但是不打了。男孩要对女孩负责任,俩人走向了婚姻的殿堂。然而孩子生下来,男的以为完事了,但其实责任才刚刚开始。
爱更是一种长久的守护,守护的是一个家。
最近在看《带着爸爸去留学》,开头就讲因为爸妈离婚,爸爸把不知情的孩子武丹丹交给突然冒出来的后妈手里,由此给深处异国的丹丹带来了伤痛。这一个家庭和孙红雷饰演的小栋的爸爸代表的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爸爸在国外不仅把孩子照顾的周到,同时也理解体谅关爱着身在国内的妻子,给晚回家的妈妈在网上买些蔬菜。大事也不自己做主,会问一问孩子妈的意见。这种充满爱的家庭真的很让人羡慕。
总爱笑自己,还说不知道写什么,然后就来了这么多字。